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牛峤〔唐代〕
……
白复坐在马车里细细打量,车厢宽大高阔,装饰豪奢华贵,车内并排两个宽大的座位,脚下还有隆起的脚凳,无论是伸腿,还是搁脚,都自在舒适。
车厢分内外两间,内厢有一个小巧的卧榻,卧榻可以伸缩,一人蜷卧绰绰有余。榻上锦被厚枕,榻下有暗箱,内装更换衣袍、文房四宝,茶酒糕点。
两名温婉乖巧的侍女,拿着绢帕水盆,跪坐在内厢。
为首的侍女轻声道:「从这里到宫中,尚有一段距离。公子可小憩片刻,蓄养精神,我们会帮公子收拾妥当。」https://
白复按侍女嘱咐,闭目养神。两名侍女轻手轻脚服侍白复漱口抹脸、束发箍冠、熏香更衣。
一番收拾过后,白复酒醒大半,神清气爽。
跟随着马车颠簸起伏的节奏,白复思绪万千,心道:「要论财富,孙大善人等商贾恐怕远胜李若幽等官宦。可是要论排场和享受,寻常富绅哪里比得上皇亲国戚、豪门望族。
不过,太傅和长孙大人这几位门阀世家的族长似乎又高出一个境界,吃穿用度朴素淡雅、恬静简约。这就是魏晋风度、返璞归真吧。」
到了宫门,白复下车,神采奕奕,丝毫看不出酒后疲态。
白复躬身一礼,向传旨宦官施礼道谢。
传旨宦官也不多话,冲白复笑笑、点点头,快步带白复入宫。
……
君命天授,帝王的威仪被宫殿恢弘的格局、华贵的陈设无限放大。等级森严的神秘气氛弥散整个殿宇。
来到麟德殿,肃宗正在批阅奏章,火烛之下,可见肃宗两鬓斑白,比当年丹凤门阅兵时衰老不少。
见到白复到来,肃宗神色和煦,放下手中奏折,让白复近前答话。
白复深施一礼,按内侍宦官指点,跪坐在塌上。
离君王如此之近,又是单独一人,白复多少还是有几分惶恐,不由自主挺拔身躯,聆听圣训。
肃宗目光如炬,仔细观察着白复。他很满意白复拘谨的神情,这才是作为臣子该有的反应——哪怕这名臣子立下盖世军功。
看着眼前这位平定渤海、新罗和倭国三夷之乱的主帅,肃宗越看越是欣赏,深感庆王李琮当年对白复的评价不虚:以郭子仪、白复为将,可保大唐国境无恙,再无战乱之忧;若将白复收为驸马,李唐一朝,国祚绵长。
肃宗今日接到回纥国书:因黑水靺鞨等联军入侵回纥王庭,回纥大军北返王庭牙帐。北归之时,登里可汗亲上奏表,对回纥与大唐之间因青鸾公主造成的误会,深表歉意。回纥愿与大唐重新缔结盟约,互为国之藩篱。
肃宗心道:「白复真乃朕之福将!有其辅佐朕,朕何惧之有?!」
自从两位公主返回长安后,宁国公主就不断向肃宗进言,希望尽快将青鸾公主许配给白复。青鸾公主盼嫁之意更是溢于言表。
肃宗本想今日下诏,赐婚白复。
跟张皇后商量时,张皇后委婉谏言:「陛下,登里可汗狼子野心,逼迫青鸾和亲之事,路人皆知。
登里可汗吃了哑巴亏,若不是回纥王庭吃紧、不得不北返,他岂能善罢甘休?
这个当口,把青鸾许配给白复将军,无疑是公开羞辱登里可汗。
史思明之乱未平,此时得罪回纥,恐怕不智。
臣妾以为,青鸾公主年龄尚小,再多等一年半载,也不为过。等到平定叛乱,国事稳固之时,再赐婚白复将军,也不迟。
臣妾愚鲁之言,恐有不妥,还请陛下明察!」
肃宗沉思片刻,深以为然。史思明之乱尚未结束,还不能公然开罪回纥。
况且,当下还有一件大事需要白复去办,也算是终极考验。这件事办妥之后,昭告天下,将公主隆重赐婚与白复,更是最佳的犒赏。
想到此处,肃宗决定采纳张皇后之言,赐婚一事可以再等等。
……
肃宗和颜悦色,对白复道:「你不顾个人安危,单枪匹马,救援青鸾,朕甚感欣慰。
白复赶忙施礼回道:「都是托陛下隆恩,臣尺寸之劳,不足挂齿。」
肃宗叹道:「像你这样不居功自傲的将军,大唐已经不多啦。」
白复心头一凛,不敢接话。
肃宗感慨道:「当年元夕花灯,你救下青鸾,你对鸾儿的恩情,朕一直记得。
你因此被太上皇贬出武举,所受的委屈,朕也记得。」
见到白复神情有细微变化,肃宗话锋一转,语气转冷,道:「当年,朕虽贵为储君,但日子也不好过。
太上皇对朕猜忌过重,你救下青鸾的事,差点让朕落个私养死士,图谋不轨的大罪。」
李林甫罗织罪名,构陷太子之事,白复后来听徐太傅说起过。
想想当年如日中天的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等权臣悲惨的命运,白复唏嘘不已。
肃宗停顿片刻,突然问道:「朕听鸾儿说,她带你见过她的娘亲?」
「是。」白复点头回应。
肃宗叹道:「当年,朕身为储君,连太子妃都保不住,眼睁睁看着鸾儿的娘亲被贬为庶人,落发为尼。」
肃宗道:「朕做了几十年的太子,每日都在谨小慎微中度过。
登基以来,更不太平。好不容易剿灭逆贼安禄山,没想到贼子史思明又再度复叛。
自西向东,从南到北,吐蕃、羌、党项、回纥、渤海、新罗、倭国等外夷,虎视眈眈,亡我大唐之心不死。
内忧外患,烽烟四起,让朕没能睡上一天安稳觉……」
白复深感肃宗不易,挺直脊梁,朗声道:「末将愿为陛下分忧,替圣上征讨四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肃宗起身,在殿内踱了几步,突然停下脚步,望着白复,一字一顿道:「眼下,最凶险之敌,不是外夷,而是内患!
大唐之灾,祸在萧墙之内。就在这长安城中,有人见不得朕好,起了不臣之心,要害朕!
攘外必先安内,内患不除,朕寝食难安。这才是朕用十二道金牌召你回京的真正原因。」
此话一出,白复终于明白为何肃宗要急着召见他了。
白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道:「微臣不才,愿为陛下剪除逆党,诛尽叛贼,还我大唐朗朗乾坤!」
肃宗走到白复身旁,把白复托起,笑道:「复儿,因为鸾儿的缘故,朕从没把你当外人。你也从没让朕失望!」
说罢,肃宗一按桌案,从暗格中取出一把镶满名贵宝石的短刀。
肃宗把这柄刀赐给白复,郑重嘱咐道:「此刀名为『千牛刀』,是我的佩刀。
凭此刀,如朕亲临,上可斩皇亲国戚、王公贵胄,下可杀贪官污吏、奸佞劣绅。
朕许你,三品以下,先斩后奏!」
「臣领旨谢恩,定不负陛下隆恩!」白复再次跪地,伏身叩谢。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蜀山悬剑传更新,第六百七十五章内忧外患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