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399章 迁都?

第399章 迁都?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正文卷第399章迁都?王霖轻叹一声:「太子,你可听到李相四人的话了?官家若是南巡两浙,必定会裹夹东南财赋,另成一国。
届时,你我就是回天乏术,大宋就只能有灭亡一条道。」
赵构稚嫩的脸蛋上满是义愤之色,他跺了跺脚,
赵构愤愤而去。
王霖抬头望向湛蓝的天际,此时北风呼啸,气温更加低了。
赵福金上前来为他紧了紧大氅,柔声道:
此时却见郭志舜去而复返。
赵福金知道郭志舜来必有军国大事商议,就带崇德等人退去了后宅。
……
听完郭志舜的话,王霖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果不其然,与此同时,朝中还起了一波迁都洛阳或长安的声音。
实际前不久,王霖也动过这个念头。
无他,东京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尴尬了。
位于一马平川的中原腹地,只要河北或河东抗金防线不保,东京就会直接暴露在金人的铁蹄下。
在某种意义上说,北宋之所以灭亡,与定都开封有一定关系。
从地理上来说,洛阳无疑是更适合的选择,洛阳坐拥山川之险,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可迁都是何其艰苦繁重的工程,耗费巨大,此时迁都,绝非良机。
更重要的是,东京是当下大宋的漕运中心,南方的粮米都会通过运河源源不断运往京师,一旦迁都,光是漕运就是个巨大难题。
所以王霖再三衡量,还是放弃此念。
在他的计划中,将来逐步光复燕云故地,最终实现以幽州为都城,遥控天下的格局。
就如明人那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朝中此议,肯定形不成主流。
因为即便是要迁都,投降派或议和派都会趋向杭州。
而李纲这些主战派则绝对不会同意迁都。
郭志舜不可能不明白这些,他去而复返,其实为的是旁事。
念及此,王霖笑笑:
王霖又挥挥手命人道:
郭志舜犹豫良久,才起身躬身道:
此刻厅中只有他们二人,郭志舜自称为,显然已经站在了王霖的立场上开始进言,将他视为了主公。
王霖缓缓摇头:「郭相,孤明白你的好意。但,孤心意已决。
我若不亲自坐镇河北,将难以凝聚诸将之心。
而河北防御至关重要,一旦略有差池,东京不保,你我的身家性命便要毁于一旦。」….
郭志舜叹了口气,显然知道王霖一言九鼎,难以改变,他也不过是略作进言以为筹谋。
他想了想,又躬身道:
种家与王霖有仇怨。
天下人皆知。
郭志舜此言显然是担心王霖无法实现对西军的有力控制。
毕竟西军号称三十万兵马,也目前大宋不可忽视的重要军事力量。
目前王霖麾下,神武军,龙骧军,
伏虎军精锐加上新近招募、整编和归拢的河北军余部、河南军大部,以及从东南抽调而来的地方厢军,也不过二十五万人左右。
其中至少要拿出四五万人来防御京师,以保万全。
也就是说,从兵力上说,王霖所部总兵力其实还不如种师道麾下西军。
王霖沉默下去。
他知道西军是个不小的隐患。有可能会不服从调遣。
但西军中,刘延庆所部、吴阶吴璘部基本受王霖掌控。这么算起来,种师道真正统率的兵马也就是在十五万上下。
王霖之所以不能直接接受赵佶的禅位称帝,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西军届时会有极大的反叛的风险。
王霖缓缓道:
郭志舜深深躬身下去。
刚要说话,郭媛匆匆进厅,见女儿进来,郭志舜瞬时就闭住了嘴。
事关军国大事,女子岂能与闻?
郭媛拜见父亲施礼毕,就乖巧坐在王霖身侧。
见郭志舜面色迟疑,王霖淡然道:
郭媛倒是羞不可抑,偷偷瞥了王霖一眼,俏面更加温柔。
郭志舜心中一热。
他知道王霖这是在向他传递信任的信号。
郭志舜定定神道:
听闻父亲自称为臣,郭媛心中一跳,却是垂下头去,装作什么都没听见。
郭志舜提出了三条解决种家军的办法。
其实话虽这么说,他心中真正赞成的还是第三条,直接诓骗种师道返京,甚至杀之以绝后患。
届时,西军即便有个别将领造反,也成不了气候。
毕竟西军的粮秣军饷,都卡在朝廷这边。
王霖沉吟不语。
种家在西军中经营了近百年,历代为将。….
尤其最近这三五年间,种师道兄弟更为西军统率,种家子弟遍布军中,根基深厚。
种师道肯定是不能轻易动的。
再者,此刻正是用人之际,屠戮种家子弟,不利于团结抗金统一战线的形成。
只是种师中死在他的手上,种家子弟对他的怨恨毋庸讳言,仇恨难解。
若他称帝,种家军必反。
这个隐患,早早晚晚都要解决。
实际上,他还曾经动过以宗泽替换种师道的念头。
可宗泽毕竟是文臣,能力虽强,作风也彪悍,可他孤身一人入西军,如同羊入狼羣,很难发挥作用。
他近期准备将朝中一些武勋子弟安置往西军中,其实也是在为处置种师道和种家子弟做铺垫。
甚至还产生过将海外的晁盖等人马抽调回来,充入西军中,以增强自己在西军中的话语权。
可晁盖这波人是他为后路而埋伏的棋子。
若真的退无可退,归隐海外是他保全家眷的最后一招。
念及此,王霖沉声道:

志舜点点头:
王霖眸光一亮:
郭志舜很意外。
他没想到王霖居然知道张浚的存在。
此人是他的嫡系下属,关系甚笃,视他为师。
郭志舜赶紧趁热打铁道:
郭志舜知道王霖对言官深恶痛疾,赶紧解释张浚并未构陷过他。
王霖笑笑:
郭志舜大喜,起身拱手道:
王霖摆摆手:
朝堂之上,权力场中,从来都是互为派系,郭志舜渐成气候,推荐自己的人晋身,实属常理。
既然是一代名臣张浚,那就可用。
在郭志舜眼里,这就是王霖向他施恩的表现。
他顿了顿,又道:
王霖大笑:
郭志舜面色微红,心中振奋。
私心还是有的。
只是他举荐的这张浚和刘琦两人,都为可用之人,日后的名臣良将。
……
刘琦身着月白长衫,缓步而入,神态恭谨,躬身为礼:
王霖深望去。
果然相貌俊美,声如洪钟。
作为将门之后,刘琦此刻在京师为中书省门下一微不足道的小官,他当然是见过王霖很多次,而王霖却还是头次见他。
王霖起身面带微笑道:
刘琦态度愕然,一时间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一是王霖对他的礼遇,二是王霖居然知晓他的字。
而他的表字,在京中知晓的也不过身边同僚和郭志舜这般的长辈故交。
刘琦近乎狂喜。
郭志舜推荐他来拜谒王霖谋求晋身,他其实并没抱太大的指望。
以他目前的籍籍无名,家世又没落,王霖岂能看重于他。
结果……
王霖不但礼遇,还直截了当要将他放在帅府身边为将培养,这几乎让他一步登天了。
就连郭志舜都有些愕然。
格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