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迷糊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正文卷470.迷糊5月10号,晚。
世博会演出现场。
所有人都在紧张的等待各个忍村的们抵达现场。而整个场馆内外更是被安保力量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后台的走廊通道内,许鑫看了下手表,笑着对歌舞团的姑娘们挥了挥手:
这群人纷纷点头。
而有个大胆的姑娘还问道:
得到了许诺的小姑娘眉开眼笑。
在一片笑声中,许鑫点点头:
给歌舞团、杂技团的表演者们减完压,许鑫就从后台一路上了导播台的楼层。期间还路过几个....
嗯,怎么说呢。
那真是目光如电,阔鼻宽口,肩上能跑马,胳膊似重锤的.....路人甲。
姑且就这么喊着吧。
反正这些人单独拎出来一个,许鑫估摸打自己这德行的十个不成问题。大内高手。
暗部大佬。惹不起惹不起。
他赶紧配合的亮一下自己挂着的胸卡,这才上了楼,一路来到了导播厅里面。导播厅内,烟雾缭绕。
这种大型活动.....还是这么多影级大佬来现场观礼的演出...
虽然万全之策已经做了一万遍,可真事到临头时,该紧张的还是紧张。
有的人甚至已经是满头汗水,双目血红,盯着现在还空无一人的舞台在发着呆。许鑫挺想笑的。
但没敢。太得罪人了。但想想也正常。
虽然他们的演出不算焰火表演,只有四十六分左右的时间。但受关注的程度.....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也不比奥运会差。所以紧张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在他心里却绝对不认为这次的演出有什么难度。甚至说是也不为过。
一场舞台演出而已,楼下那些千锤百炼的姑娘们,小伙子们一定可以光荣的完成自己的使命。
你们就在这等着好消息就行。有点出息好不好?
你知道我们当初奥运会的时候,那几万人的调度有多难么?你们和我们那个难度比,简直小巫见大巫了。
完全不是一个等级嘛....
没来由的,他心里涌出了一股优越感。
走到了张武旁边,递过去了一支烟,张武问道:
听到这话,张武压低了声音:
许鑫先是摇头。不过.
他用一种的眼神求证着答案。张武没吭声。
大佬嘛。喜怒不形于色。谁知道心里咋想的。
反正脸上是不可能表现出来的。这时,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的眼神忽然变得古怪起来。包括许鑫和张武。
行.....行吧。这是哪个愣头青?还观众....啧。
他摇了摇头,默默的跟在张武旁边当起了小透明。
而就在这股透明人的气氛之中,倒计时一分一秒的走到了尽头。
先演出,后致辞。
演出环节,第一个节目:《和谐欢歌》,开始。一阵《茉莉花》的旋律响了起来。
--
其实,虽然演出前,他还想着什么这比奥运会差远了之类的想法。但真到演出开始后,这些想法也就没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是天朝的世博会。
是天朝继奥运会后,又一张展露给世界的名片。
本届世博会的成功与否,同样关乎着十几亿同胞在世界上的面子。力气自然得往一处使才对。
作为有着奥运会上半场导播经验的张武在演出开始后,就进入到了导播室内。而许鑫虽然没具体职务,却也在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祈祷。
比如随着演出的进行,与众人一同在心头刮起狂风巨浪时,维持着表面上的平静。四十六分钟....
很快的。一眨眼,就过去了。
从第一场的《和谐欢歌》到最后的明星大合唱。
当场馆内演出结束,大荧幕上开始了实时的焰火转播讯号时....穿着衬衫的他后脊背也已经透了。
可伴随着一股脱力一般的虚弱过后,取而代之的就是狂喜。整个导播厅变成了一座如同火山喷发似的欢乐海洋。
成功了。
一年多的努力,全部凝结到了这46分钟的时间里。他们再次贡献了一场完美的演出。
虽然只是这个大主题之下,微不足道的扉页部分。
可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成功了。
而身在现场,加入到这场狂欢的海洋中的许鑫暂时也没意识到,他那几乎可以说从出道开始,就光辉灿烂的履历,再一次添上了荣耀的一笔。
5月11日,中午。
世博会开幕式圆满成功庆功宴。
注意,这场宴会呢,严格意义上讲并不算在世博委员会旗下主持的庆功宴。那场宴会要等到闭幕时才会举办。
今天这一场,算是一个小型的庆功宴。
主办方也是魔都当地班子,并且也会来几个影级大佬。所以说是顶级规格的宴会,也没错。
第二次吃这种宴会了.....还行,许鑫不算太激动。
他这会儿虽然谈不上归心似箭,但这场跟了一年多的世博会开幕式重担成功,他和张武作为奥运会过来的顾问,也算是功成名就,圆满身退。
而这种宴会也是又流程的。
具体的流程其实和上一次吃的差不多,入席,讲话,鼓掌,庆祝,开宴。最后大佬们挨桌过来提杯酒,为这些辛苦的同志们庆祝。
而来的人不仅仅有刘宽,还有挺多人的。不过....
许鑫瞅着一个人,一个藏在心里许久的疑惑再次冒了出来。
这位.....不是上次单独和自己提了一杯酒,道了声辛苦的那位么?对于上次那一杯酒,他始终有种.....很古怪的感觉。
不明白对方为什么偏偏找到自己。但他也不敢问。
难不成真让他问一句:领导,您老人家为啥单独找我喝杯酒?他疯了才这么去做。
不现实。
而想来时间也过了这么久了。恐怕大佬他自己也忘了吧。
正琢磨着呢,随着几个大佬们走过来,这一桌人都站了起来。这个场合的称呼可没有什么"张导、刘导、孙导」这一说。
统一的都是。
「同志们,大家一起来碰一杯吧。这一次的世博会开幕式取得了圆满成功
,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热情而喜悦的讲话中,众人举起了手中的杯子。
有的大佬就抿了一口,但在场的所有人不管会喝的不会喝的,都得把这杯酒喝干净。许鑫一口饮尽后,笑呵呵的大佬们打手势,众人落座。
他以为这就完事了。可是没想到.....
刚要落座的许鑫赶紧又恭敬的站了起来。
而随着他起身的动作,是他这一桌,以及在这个安静等待领导来敬酒的宴会厅里,周围几张听到了这话的人,望向这边那.....莫名的目光。
.有人惊讶。有人震惊。有人皱眉。
但更多的人是疑惑...什么情况.....
而别说他们了,许鑫自己也懵。啥情况?
大佬您老人家不仅记得我.....还这么给我面子?
这么多人不聊,单独找了我.
这.....可还没完。
他起身的功夫,中年人已经压了压手:
说完,摆摆手,大佬们组队离开了。
而队伍之中,连刘宽都有些诧异的看了许鑫两眼。气氛有些安静。
可包括张武在内,谁也没问。隔墙有耳嘛。
更何况.....
张武看着许鑫那满脸茫然的德行。
心里跟明镜一样,别说其他人懵了,连小许自己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吧?而那位.....
他隐晦的瞟了一眼。
眼里有些感慨的发出了一声咋舌的动静:
许鑫听到这声后,瞬间扭头。
可张武却微微摇头,示意一会儿私下说。许鑫心中了然。
就这样,这顿酒结束了。
大佬确实来和许鑫喝了一杯,又拍了拍他肩膀,留下了的鼓励话语。
对他的态度亲昵的别说旁人了,连许鑫自己都有些懵。
可不管怎么样,这一幕,算是落到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人的眼中。而结束之后,回到了酒店,许鑫单独又找张武聊了聊。
他明白了一些事。
也明白了光这宴会上的一幕,就能带给他什么样的提升。可对于张武的「你到底怎么认识的"的问题,许鑫却一脸茫然。我哪知道啊。
可不管怎么说吧。
按照张武的话来讲....
带着张武的话,一肚子疑惑与不解的许鑫提着包,扛着行李,朝着宜昌杀了过去。不管怎样,先拍戏吧。
剧组都等那么多天了。.....
5月份是山楂树花期。
漫山遍野的花朵,在五一黄金周的喧嚣之后,开的愈发繁盛。光是看一眼,就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这个阶段的花期,是最重要的时候,剧组的好多镜头都要在花期内全部完成。真正的拍摄难点就在于,在这个花期之中的几场戏,都是特别需要情绪的。首先有一段老三和静秋相互陪伴朝着青龙村走的戏份。
戏份的地点就安排河边——山路—村口这三个景点。
河边代表着城里,山路则是随着俩人的心态起伏而变化,村口则代表着俩人感情的,或者说。
河边的戏份其实没啥难度,就是俩人一起坐渡船的景象。
静秋坐船到对岸,发现老三来接她了,表现出那种羞涩的喜悦。
而山路的镜头,则是因为山路崎岖,老三主动要拉着静秋的手走路。但这种行为放在这个苍白的年代无疑是很大胆的,所以静秋拒绝了。而见招拆招的老三则干脆折了一截树枝,口中说着什么之类的话语。
可最后,俩人的手在这截树枝上越来越短,越来越短。最后终于握在了一起。
而村口的那座石桥,他则用了一个闭环的叙事结构。
静秋和老三的故事,是在这座石桥上,张队长把静秋领到了家里居住开始,而俩人走过这段石桥的戏份,则是代表着的结束,以及崭新的开始。
许鑫在这段镜头里面掺杂了多重的叙事隐喻。
比如老三接静秋时,他本不应该出现在渡口,而是应该在村子里。可偏偏他来了。
所以,这里的船只渡河时,方向其实是逆流的。代表着逆流而上。
而整部电影里,不管是远近景的走路,还是各种苍白背景之下的鲜花、荒芜的山坡,杂草等等,都被许鑫赋予了各种意义上的隐喻。
船只从青龙村进入远安时,是顺流。
那同样代表着回到了城里的静秋在母亲和家庭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必须要的人生。
又比如俩人互相拉着棍子再走的镜头里,俩人的周边景色也是从一开始的荒草丛生,慢慢的在老三的手开始往后挪的时候,背景里会出现鲜花点点代表着他心里的涟漪。
而静秋那边则是凌乱的繁花与杂草的点缀,表达着自己心情如同小兔乱撞一般七上八下。
因为是特殊年代的背景。
在加上许鑫的剧本里,俩人并没有突破情欲的底线。
所以没法有什么亲吻,热恋之类的甜蜜色彩的赋予后,他把一切的情感都做了含蓄的处理。
用他招牌的背景点缀,不同画面的不同构成,把青年男女在懵懂好感到热恋阶段的一切表达的淋漓尽致。
诚然,这样观影会有门槛。
不是专业的影评人,或者喜欢研究电影的资深观众未见的会看的明白。但他做这些也始终没有偏离心里那个的信条。
在他进行这些镜头语言的隐喻同时,表象也没有落下。普通的观众看,也不会有什么门槛。
虽然....不敢说是雅俗共赏。
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首先拍明白一个故事前提下的细节填充与丰富。这部《山楂树》怎么说呢.....不算他的野心之作。
因为题材的缘故,他对自己的发挥评价是:留有余力。剧本不足以支撑他心中那泼墨挥毫的奔流色彩。
不过.....很奇怪。
这种与大开大合截然相反,一点点精雕细琢的乐趣竟然也不少。况且,他还有一个配合高度默契的伙伴。
刘一菲想了想,冒出来了一句:
许鑫一愣:
显然,他压根不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
刘一菲笑着摇摇头:
因为马上就要开拍的缘故,她已经换号了衣服。
穿着一件偏大的小碎花衬衫,背着军绿色的单肩包的她双手捂住了包,肩膀夹了起来。脖子也
微微缩了起来。
在那个年代,年轻人穿衣服普遍要大一些。越是穷人家的孩子的新衣裳越是如此。
先不提什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特征,年轻人正在发育,穿大一些的衣服,可以穿的时间更长。
但缺点就是.....会显得很。
刘一菲这一含胸驼背的,整个人就显得很小只。
许鑫忍不住笑出了声。
她对这部戏,准备的真是太充分了。
充分到甚至有时候许鑫可以完全放弃对她的掌控,给予充分的自由度看她来发挥。啧....
他心里感慨着,点点头:
很快,剧组筹备完毕。
群演上船。
而为了安全起见,旁边还有两艘水上摩托,上面一共坐着四个救生员。
听到许鑫的话,坐在摇臂上的王雷竖起了一根大拇指,示意准备完毕。
许鑫也没带耳机。
用不到。
船只的马达声已经采集完了。这段也没台词。
拍摄难点不再收音,而是在王雷和刘一菲的默契。演员怎么做表演,摄影师怎么拍。
难的是这个。
而当一切准备就绪,请来操控船只的船夫在得到张沫的手势后,开始架船。在发动机的突突突声中,船只朝着河对岸驶去。
而三台监视器前,许鑫看着监视器里缓缓推进的画面眯起了眼睛。船只起步时,有些摇晃。
在那些群演们的拥挤之中,刘一菲饰演的静秋下意识的抓了一下船帮。
而就在这时,她旁边挨着的群演有些没维持住平衡....原本许鑫让他们自由发挥,可这会儿起步的虽然不是突然,但对于一个没习惯坐船的人来讲,特别还是站着....就显得有些笨拙了。
于是,那个背对刘一菲的群演有些没站稳,下意识的朝着她那边倒去。
许鑫刚要喊停,可却见镜头里的静秋在有人失去平衡后,下意识的先缩了下脖子,紧接着察觉到有人靠过来后,原本扶着船帮的手赶紧托了一下那个群演。
她这一托,群演就稳住了身子,抓着船帮下意识的扭头看了一眼,语气里满是歉意与不安的说了一句什么。
没收音,听不清。
可刘一菲却缩着脖子,有了一个小小的后退动作。不是说真的后退,而是那种后退躲避的样子。
没什么嫌弃,只是一边,一边摇头。而这时船已经开的平稳了。
大家也都站稳当了。
她摇头之后,就双手捂住了那军绿色的斜挎包,目光凝视着河水发起了呆。
从扶船帮,到扶人,在到后退、发呆的模样,自然的一塌糊涂。
把那种不喜欢与别人接触,却又存着一份助人为乐热心肠的模样,表现的淋漓尽致。的马达声中,船只来到了河对岸的渡口。
这段戏结束。
看的许鑫满意的点点头。
船上的刘一菲没说话,只是对着镜头那边摆出了个大拇指
后,船只开始缓慢的后退,掉头,又花了一段时间,重新抵达了渡口。
一转眼,半个钟头又过去了。没办法,拍戏就这样。
戏前可能也就几秒钟,但准备工作可能至少半小时.....甚至一个小时都有。而这会儿天也进入到了黄昏阶段。
夕阳映照在河流之上,人的脸孔自然而然染上了一层朦胧的光芒。
于是,在拍完了一遍正常的之后....许鑫想了想,忽然觉得搭配上刚才那种意外的镜头应该不错。
又双给来了一遍。
但这次那个群演因为太做作的缘故,刘一菲也没扶住,直接摔倒了。船又开了回来,继续拍....
来来回回拍了三遍。
始终没达到许鑫想要的效果。可黄昏却错过了。天也开始变黑了。
见状,他就打算让大家伙收工。想着明天还可以补一条。
可这个想法刚诞生,忽然心里一惊....
妈耶。
我怎么和王佳卫一样了?--
要是杨蜜知道许鑫这会儿的想法,她估计绝对会嗤笑一声。可拉倒吧。
你和王导比?你揍是个弟弟。
看到还站在大雨中的梁潮伟了么?没错,还是这场戏。
就他妈的离谱....
一个月下来,包括杨蜜自己,就拍了三四个镜头。整个剧组全都陪梁潮伟耗着。
但你能说梁潮伟没演技?不能。
你能说他不拼命?
他胳膊都被那个武行给踢骨裂了。带伤坚持呢。
这种老一辈香江演员的精神确实值得钦佩与学习......可是,王导。你可真是个大爹啊。
咱真的.....就这么离谱吗?
这一个月感觉自己都要发霉了的杨蜜麻木的看着再次重新落位的各个演员,满脸的生无可恋。
她算是知道王佳卫的戏到底慢在哪了。今天,就是5月12号。
整整一个月的功夫,平均一天两到三场打戏,硬生生的就是过不了,达不到王导心里那的要求。
简直就离谱!
别人都骨裂了啊!非要这么折磨他?
先让梁潮伟去养伤,等伤势好了,调整下状态再拍不行?她后悔了。
真的后悔了。
早知道....真特么不来了啊!我和张子怡竞争这个干啥?
给给给,我让给你了,给你了行不行?特么离谱!
看着那边又打起来了的剧组现场,那人影乱晃的镜头,她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满眼生无可恋。
罢了。磨吧。
咱俩这辈子.....也就合作这么一回。
姑奶奶倒要看看.....一场打戏你拍了一个月是吧?咋地?
这戏你难道还想拍三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