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吐蕃局势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吐蕃局势

朱标领命后就去接见镇西武靖王卜纳剌的左相,此次前来的的使臣都被礼部安顿在理藩院中,朱标命礼部将人将请来。
朱标准备在前宫内新建的处宫殿接见使臣,皇宫自从修建开始一直就没有停下过,当初朱元璋开国的时候只不过是完成了核心建筑的修建,随着大明步入正轨,皇宫自然也要扩建。
在使臣没有来之前,礼部尚书领着几个人来拜见,等他们行完礼后,朱标挥手让他们起来问道:“赵尚书是担心本宫,所以来陪同本宫一起接见武靖王使者的吗?”
礼部尚书站起身回答道:“殿下文武兼备,见区区一个使者何足挂齿,只不过按规矩应有礼部官员在旁记录大致的谈话内容,以供以后查阅,当然还是要看殿下的意思,若是殿下不想,那臣就领他们下去。”
朱标自然是不想说个话都有人在一旁拿笔记着,不过规矩就是规矩,他这个规矩的得利者自然应该带头维护,于是说道:“既然是朝廷的规矩那自然应当遵守,留下人在旁记录吧,不过不要说话。”
礼部尚书身后的几人一齐躬身应诺,然后就走到一旁拿出纸笔,礼部尚书躬身说道:“刚才释迦坚赞的使者也派人来打听何时才有人接见他,希望大明能尽快予以答复。”
朱标眉头一挑:“这帮番僧着什么急?尚书可打探到什么了?”
礼部尚书接着说道:“刚接到松藩卫的消息,前元摄帝师喃加巴藏卜带领六十多人正在朝着京城赶来,说是要来朝见圣上,臣以为他们是眼看着雄踞巴蜀夏国这么快被覆灭心生恐惧了,想着趁着还没撕破脸来把身上前元标志洗下去。”
朱标闻言点点头,明夏原来挡在他们的前面,所以他们自然是不怕的,毕竟事不临头不知惧,而现在情况不同了,说唇亡齿寒也晚了,夏国好歹还有统一的领导,吐蕃可就是各自为政了,所以现在才会争先恐后的来投靠。
跟昆明的梁王和大理的段氏不一样,吐蕃各部还是习惯了臣服于中央王朝,毕竟他们是靠宗教信仰管理其百姓的,跟朝廷并不冲突。
朱标想了想说道:“亲自前来,倒是比这两个派使者的有诚意,礼部派人去迎接一下,不必过客气,但也不要失了礼貌。”
礼部尚书躬身领命而去,不一会儿镇西武靖王的使者到了,身后跟着两名随从,进到大殿内看了眼朱标然后就恭敬的跪了下去:“外藩小臣参见大明皇太子殿下。”
其口音有点奇怪,不过朱标还能听懂,于是伸手虚扶一下说道:“使者汉语说得不错,请起身吧。”
那人恭敬的磕了一个头,然后让身后的俩人打开手里的盒子,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璀璨的奇珍异宝,那镇西武靖王的左相低头说道:“这都是当年我王先祖离京之时,世祖皇帝所赐之宝,如今小臣奉王命敬献给大明皇帝陛下。”
朱标闻言笑了笑,这个镇西武靖王卜纳剌倒是个人才,那些宝物是不是忽必烈所赐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表明态度,他跟元朝的联系只有这个,现在也愿意献出来。
朱标身后的刘瑾领着两个小太监接过了那两个颇为沉重的盒子,朱标说道:“本宫替我大明皇帝陛下收下使者的礼物,使者有何请求直说吧。”
那人见朱标收下了礼物松了一口气,然后认真的说道:“镇西武靖王请求领吐蕃归附大明,还请大明大皇帝赐下王印、圣旨、以及亲王礼服,我王愿意世代臣服,年年纳贡岁岁来朝。”
朱标听完后认真的说道:“使者还是莫要开玩笑了,镇西武靖王虽然名义上吐蕃之主,但自从元朝末年之后,实际掌控的地方也不过是朵哥麻思算木多城以及一些周边地区罢了,凭这点儿就想要我大明的王爵未免太异想天开了吧。”
那使臣躬身身体认真的说道:“名义上的吐蕃之主也还是吐蕃之主,至少吐蕃的牧民们是承认的。”
朱标一点儿没有收了人家礼物的自觉,直接说道:“相比元朝册封的镇西武靖王,吐蕃的牧民们应该更信那些僧侣吧,你可知喃加巴藏卜已经亲自领着人往这里来了。”
话说到这里那使者也无奈了,吐蕃自古如此,宗教势力庞大,当初前几代的镇西武靖王凭借元朝横扫天下的威势还能压住那些喇嘛,而现在只能固守一地,说是吐蕃之主,其实已经破落了。
朱标没有接着在这个问题上谈,而是问道:“使者可否给本宫讲一下吐蕃现在的情况,本宫自有答谢。”
那人听后燃起一丝希望道:“小臣不敢受皇太子殿下的答谢,只希望殿下能多考虑一下小臣臣的提议,我王真心希望能回到中央王朝的庇护之下。”
说完后就开始给朱标讲述起来,他是镇西武靖王的家仆是蒙古人,所以对吐蕃的颇多情况并不理解,尤其是那种狂热的宗教信仰,所以说起来也颇为客观。
朱标听的很是认真,亲近都尉府传来的消息很好,西藏那边实在不好渗透,只能说有信仰的地方都很麻烦。
吐蕃这个时候已经基本完全建立了农奴制,藏传佛教的某些教派,如萨迦、噶举等先后进入极盛阶段,这些教派的上层僧人直接掌握政治、经济权力,享有特权,免税免役,追逐财富。
有些僧人还饮酒作乐,蹂躏妇女,欺压百姓,借密修欢喜禅之名到处为非作歹,教派之间为争夺势力地盘,也常常争斗不休,
由于戒律废驰,僧人腐化,已呈现一派颓废萎靡之相,换而言之,宗教的灵光圈在人们心中逐渐地黯淡,原来掌权的教派逐渐丧失民心,走向衰落,难以再发挥宗教号召力和协助政治统治的作用。
这也就是为何会突然有这么多僧侣赶来大明,希望得到中央王朝册封的国师之名,他们是希望能通过这个壮大自己教派得声势,挽回神圣的光辉,从而继续统治治下的牧民。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