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让我强大正文卷第二千一百零三章绊倒巡按闻人升吩咐之后,三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义子,就去活动了。
此时的孩子可和后世人不一样。
他们一个个能在艰苦的流民生活中能活下来,没有一点精明,那是做不到的。
两日之后。
李大三个义子就将闻人升的吩咐给搞定了。
这个吴巡按的非法之事太好找了。
因为他就根本就没有任何掩饰。
说实话,大明官员就是明目张胆的作恶。
谁会做什么掩饰?
多此一举。
真要倒霉也不是因为作恶,而是得罪了更大的官。
得罪了更大的官,你再怎么掩饰,也是没用。
因为还有一招,叫“心怀怨望”,没有证据也能办你。
这个吴巡按最大的罪证就是勒索良家。
极为贪财。
来到阳和城后,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他之前已经靠着勾结胡经历,和买了十三家背景不大的商户。
吃相极为难看。
平均家产都在3000两到6000两之间。
这一次盯上谢长庚,是想一口吃个大的。
一般商家都是多少有背景,或者靠钱勾搭出一个背景来的。
问题是这家伙靠着巡按之尊,根本不讲规矩,就是硬吃硬来。
而诸多官员也畏惧他向上弹劾自己,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发一言。
反正这阳和靠近北境,贸易发达,尤其是走私贸易,这些商家大大小小都有走私背景。
所以真要查办起来,一个也跑不掉。
而且吃了这些又会有人前仆后继跟上来。
小民就是这样。
北方边镇苦寒,水利又不兴,种地活不下去,只能靠着经商求活。
这里就是晋西北之地,北面就是蒙古诸部。
也就是时人所称的北虏,蒙古诸部内部非常复杂,在大明人眼中,统一就是北虏了。
要让他们分清什么漠北,漠南,东部蒙古,西部蒙古,各种台吉,济农,那真是太为难他们了。
实际上,大部分官员都不清楚。
一说起来就是北虏凶恶,擅长骑射,时常寇边。
就在几十年前,察哈部答安汗还率20万牧民,3万甲骑攻破边墙,包围京师,天下震动。
入寇者到底是哪一部蒙|古,其实没有几个官员说的清楚,也只有少数几个知兵的官员和常与蒙|古交战的边将们,清楚内情。
这个吴巡按,就是来阳和巡边,然而对方根本没用心在边事上,反而是一心捞银子。
如果闻人升估计没错,对方出来一趟,就捞了差不多五万两银子了。
难怪没有家族背景的京官们,大多走的是借钱度日,外放还债。
这个吴巡按可是一口气吃肥了。
而且他已经吃上瘾了。
算算时间,这个吴巡按还有一个月就要回京述职。
看来是要疯狂的捞上一把。
至于选中谢长庚,也是因为对方的靠山倒了。
其实像谢长庚这样家产过万的商人,相当有实力了。
世代经商,几代本地,总会结交上县令、参将,几个秀才、举人等等。
这种人不好动的。
别觉得万两家产就很少了。
在大明这种背景下绝对不少。
如今土地不过是5两一亩,两万两的家产就是4000亩土地,这绝对是个中等地主豪强。
只是对方真要是拥有4000亩土地的地主豪强,那背景绝对更大了。
因为背景小的,这土地早就让将官、官员给抢走了。
他们对土地的渴望,比对银子的渴望还大。
因为有银子往往也没办法买到土地。
大部分好地早就被人给抢走了。
王府、太监、勋贵等。
闻人升看明白这些之后,就去找王巡抚。
这些天,王巡抚心情不错。
靠着闻人升的识人之能,他清理了自己的幕僚、直属吏员、衙役、师爷等……
提拔了一批秉性老实,干活卖力的人员。
明显整个巡抚衙门上下风气一变。
他正在准备一件大事。
都说官员干不过吏员,那是大面上,但具体到每个官员,还是大有不同。
那些秉性强悍,精明能干,手段高强,精力旺盛的官员,还是能够压制住手下吏员,干出一番事业,以“能员”之号,不停向上升职。
比如明末的宣大总督卢象升,就能清查屯田,不仅不再需要朝廷的军饷,还能上交粮食二十多万石,简直是一股真正的清流。
要知道当时的土地几乎都让边将瓜分了,士兵沦为佃农,除去家丁根本毫无战斗力,烂得不成样子。
而且还要索取粮饷,让朝廷负担越来越重。
朝廷本来下发的土地就是让士兵们自行负担粮草,自己屯田自己耕战。
然而土地被将领侵占,非但做不到自行负担,还要朝廷再下拨粮食。
如此一进一出,财政立刻大坏。
而现在的王巡抚,有着闻人升的识人辅助,可以说发挥出的效果,等于80%的卢象升本事。
明朝为啥完蛋?
还是官吏风气腐烂了,从上到下都烂透了。
包括边将也是如此。
贪于享受,当地主,哪还有艰苦打仗的心思?
每每上阵,一遇逆风就想逃跑。
当然也有少部分敢于拼命的。
正如闻人升所说,太少了。
而且大部分都是庸碌之将,他们一逃,阵势崩溃,勇将勇丁都被坑死了,久而久之,再没人拼死,大家就是比拼谁跑得快。
王巡抚现在就在准备做一件事,清查屯田。
以前做不了,那是因为手下人不行,不能支持。
现在手中多了一批能干吏员。
如果能够清查屯田,让他巡抚之地,田赋大增,不需要朝廷下拨军粮,反而能够贡献。
那他在天下督抚之中,立刻就能展露头角。
毕竟皇帝、阁老、部堂们,最发愁的事情之一,就是给九边供应粮饷一事。
他若是展现出这种本事来,即便有人想要用派系压制,都不可能了。
毕竟粮食是实打实的上缴了。
考评绝对不会差了。
否则的话,传扬出去,那就是打压良臣的名声了。
即便是权宦,也不敢冒这个风险。
毕竟当今皇上并不昏庸。
而缴纳的田赋又是实打实的,这个没法作假隐藏,不用下拨粮食,还能够上缴粮食,一进一出,太过明显。
这也是王巡抚想要干的事。
以前他是万万做不了的。
毕竟手下没人,如何清查土地,如何确定将官侵占了多少?
当然他第一刀不会挥向将官,而是挥向几个王府太监。
此时的阳和附近,有一个郡王,府中几个太监,仗着郡王的名头,侵占了一万多亩好地。
都是靠河的水浇地,旱涝保收的那种。
这种地,一亩就要10两甚至20两银子之高,绝非普通旱地能比的。
而王巡抚也早就知道这位郡王是不管事的,那些土地都被太监给占去了。
好处并没有落进王府里。
这其中就大有文章可做。
得罪几个太监,但不会得罪王爷。
王爷非但不会向朝廷上书,还会感谢他。
问题是他得有人将这事办下来,他一个巡抚不可能跑到田间地头去查这事的。
得有可靠的,胆子够大,心又细,又有本事,又忠心……这样的干才去完成。
而闻人升就帮助他筛选出来了。
因此他正在行动。
事情一一安排下去。
“尔等要努力办差,阳和郡王的典宝正韩于、典膳正罗星,两人分别侵占大量官田,对下欺压,对上隐瞒,你们务必要清查清楚,地在何方,数量多少,流转史,经手之人,田庄……”
他一一吩咐着。
这事若是办好了,他在士林中有了名声,朝廷也有了用度。
一万亩官田水浇地,一亩平均有4石的收成,那就是4万石的粮食。
要知道整个sx省,一年缴纳的赋税不过是280万石。
清查两个太监,就能得到4万石,可想而知能给朝廷多少震撼?
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他还要继续清查下去。
当下有兵的将官,他仍然不会动,还要拿出部分来安抚对方……
这都是套路。
得罪勋贵,太监可以,但不能碰官员、将门……
说白了前者名声臭,又没有兵权,后者有名声,有兵权。
王巡抚是要做能员,不是做海瑞的。
海瑞连徐阁老都能拉下马,皇帝都敢骂,后人却没有几个敢学他的。
王巡抚刚刚吩咐完,管家就来传李先生求见。
他立刻让闻人升进来。
“以后,你就不用通传了,我与你叔父相交多年,也视你为子侄。”
“多谢叔父。”闻人升直接说道。
反正他是在与比斗,并不在乎什么口头称呼。
只要不让他下跪认干爹就行。
随后闻人升就将,吴巡按林走之前再捞上最后一把的事说了。
“这个吴正夫,满口道德仁义,私下却如此贪婪。”王巡抚不屑道。
“年初我与他有些过节,刘参将见寇而逃,我曾经弹劾这参将作战不力,却被他保下来了。”
“事后,为叔才知这个参将送给了吴正夫1200两银子。”
“真真可笑,为了银两败坏军国法度,难怪众将畏敌如虎,轻易逃窜。”
闻人升点点头。
女真人战斗力强,和早期的军纪森严就很有关系。
刚刚从勤苦中崛起,还保持着朴实的作风。
军纪严明,见敌就逃,必然要被斩首。
甚至是首领之子,也不例外。
这就造成了人人争先作战。
至于对方为什么能维持住这种军纪,那自然是因为条件恶劣,四周都是强敌。
若是松散一二,就会颠覆之危险。
这也是所谓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也不是女真人的什么种族特性加成,等到他们开始享受了,生活好了,迅速就沦落为手无缚鸡之力的八旗大爷。
临战之时,都要请人替自己上阵。
被农民军打得狼狈逃窜。
见贼而逃为上勇,闻风而逃为中勇,误听而逃为下勇。
完美复制了当年他们祖先打败的明军特色。
所以说,谁也别说谁。
日子过得太好,又缺少近现代训练体系,自然是军纪松弛。
即便是有一两个将领与众不同,但也改不了大势。
这一两个将只能影响局部,最后还是要被女真人以多数包围消灭。
其他人更加畏惧。
“叔父,这1200两的确是一笔大钱,难怪这个吴巡按会保他。不过如此一来,以后将领遇到危险就会选择逃亡,而非作战,反正出事了也只要花钱就能免罪,命可是他们自己的。”闻人升接着道。
“是啊,这个吴正夫,真真该死,可惜他在朝中颇有后援,即便为叔弹劾过他,也不被内阁所信。如之奈何?”王巡抚叹气道。
闻人升笑笑。
这就是大明的内部官僚关系。
互相内耗。
互相找靠山。
不是靠道理和纪律,而是靠派系和银两。
如此下去,如何不败?
他想要摆平这个吴巡按,还是需要另辟蹊径。
“既如此,不如交给学生来办,保管几日之内,让这巡按无脸呆下去。”闻人升说道。
“你要如何?”
“看着便是。”
五日后。
十多位被这个吴巡按破家之男,来到京城,在各处士子会馆处,手持一张大字横幅“冤枉”……
身后自然有人安排食宿路费。
总之他们都是被闻人升挑中,已经做好破釜沉舟之准备。
又有人直接撞在某会馆中。
差点撞死。
他们向来京赶考的士子们,哭诉吴巡按勒索良民,逼迫缙绅之事……
这事情就闹大了……
吴巡按哪里知道有人还能玩这一手?
这些人没去衙门告状,反而去士子举人们聚集的各大会馆中喊冤?
这一套下来。
吴巡按再是朝中有人,此时要做的也是和他切割。
因为他作为巡按,名声臭了,就没用了。
没有大员会相信一个名声臭掉的巡按能主持什么公道,弹劾之中,带有公正。
皇上也不会相信。
没多久,朝廷就下诏,将吴巡按免职回京询问。
没有撤职逮捕。
朝廷不会因为几个小民的喊冤,就抓捕一个巡按的。
如果到了清朝,这几个小民反而都要被砍头了。
也就是在明末,皇帝软,大臣们也软,都怕名声太坏。
然而他们自己捞银子,欺压百姓,兼并土地之时,却是前仆后继,很是不怕的。
他们也不怕几个百姓闹事,他们怕的是士林名声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