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朝做才子 > 第五章 大明时报

第五章 大明时报

何乔新从放银子的箱子里拿出一张纸,利民看到箱子里的银子,大概估算了一下,大概有九百多两,就见何乔新关上了箱子,完了让何三他们先退下,就剩下何乔新和利民两人还在原地,何乔新把纸递给了利民。
利民作为京城最大最好的利良成衣铺的老板,从小生长在商贾之家,见识眼界还是有的,纸上的内容让他很心动,不过条件让他有点难以接受。
利民看着何乔新,指着纸张略带怀疑地问道:“何三少爷,您这纸类似于官家的邸报,但是确是大不相同,邸报是官家通报下达命令的一个物件,您这个分了四个版块,什么八卦娱乐版块,什么广告资讯版块,还有诗词歌赋版块和经济版块,按照您纸上所说,会成为大明朝赚钱的一个新行当,不过您肯定吗?”
何乔新也不说话,而是坐在石凳上,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一口,指着茶杯里的茶水,说道:
“利老板,自古以来,三教九流都会讨论长短实事,而商家也需要宣传广告,名宿大儒也需要名气,达官贵人更是要威名远扬,这张纸,我叫他《大明时报》,一周一发,商家可以在上边打广告,读书人可以发表自己的文章,官员政客可以演讲自己的意见,加上百姓妇孺都喜欢的八卦杂谈,商人也可以阐述对经济发展的观点,这还只是暂时的四个版块,后续还可以增加其它的热点版块,大抵的形式确跟您说的邸报差不多,但是从受众和功能性来说,是不一样的,邸报更多是朝廷官府自己用的,也没法任何人都发表意见,而《大明时报》不同,任何人都可以发表,只要通过咱们的审核,当大江南北都知道了咱们的报纸,利老板你可以想象一下给你的成衣铺带来的影响力有多大…”
利民眼前一亮,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过到何乔新身旁,拍了下何乔新的肩膀,然后恭谨的说道:
“何三少爷,要是不嫌我出身商贾,我就任你当我贤弟了,我就是你兄长,这五百两的大生意我做了,我让账房支取五百两银子,你一会带走,分工什么就按你纸上写的来。”
“好说,好说!”
何乔新回完话,把何三他们喊了进来,带上利民给的五百两银子,把早已准备好写有五百两银子的报纸合作契约给了利民,利民这才知道,何乔新是早就料定他会答应这个五百两银子的大生意。
利民签好名字,自己留下一份,一份给了何乔新。何乔新收好契约,然后带着人走出了利良成衣铺。看着何乔新渐渐走远,送出门的利民脸上笑容满面。
掌柜的看到东家这么轻易的就支取了五百两银子给何乔新带走,脸上带着担忧的道:“东家,这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吧?”
利民示意掌柜的弯腰,然后对着掌柜的反问了一句:“你知道为什么我是东家老板,而你只是一个掌柜的不?是格局,五百两银子而已,交一个以后有机会成为大员的才子不亏,何况他这个大生意,的确不错。”
掌柜的看着东家教训自己,也不回话反驳,只不过心中不以为然,要不是你祖上积德,你还是东家,要不是我这些年帮你坐镇利良成衣铺,你早吃灰了。
这边何乔新带着何三一行人,直奔下一个目标京味轩酒楼而去,跟刚刚一样,直接跟掌柜的说见东家,说何府的三少爷有五百两的大生意要谈。
半个时辰过去,何乔新带着何三从京味轩酒楼出来,同时还带着收获的五百两银子和一纸签了字的契约。
转眼到了中午,在街边带着何三他们吃饭,一行人带着五口箱子在大街上溜达,还是比较引人注目的,上午一共跑了五家,一共收获了两千五百两银子。
何乔新看着箱子,吃着馄饨,知道自己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吃过饭,何乔新接着按照选择好的店铺进行融资工作。一家一家走访,时间走的很快,转眼已到晚上,何乔新带着何三他们几个,还有八口箱子,装在两辆马车上往家里折返。中途带来的五口箱子已经装不下了,何乔新只好又在一个卖箱子的铺子寻思着买三口,结果,老板听说何乔新是到处谈生意,非要入上一股,说是什么就喜欢何乔新的诗词,送了三口箱子不说,顺带着还拿出五百两银子,非要投资,签了契约后客客气气的把何乔新送出来铺子。
何乔新坐在马车上,揉着双腿,虽然心理年龄达标,但是身体还是九岁的身体,这足足的跑了一天,还是有点乏累。
坐马车清点着契约,加上卖箱子那个老板投的,一共十八张,银子共募集到九千两。何乔新也没想到自己神童才子的名声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便利,全都相信自己,只要自己找了,就肯定投资合作。
用过晚饭,何乔新回到房间洗簌后就沉沉睡去。刚睡下不久,听完何三汇报的何文渊准备过来看看,就看到何乔新已经睡去,摇了摇头,露出心疼的面色,转身朝自己房间走去。
一晃一月时间,何乔新终于结束了募集,京城也传遍了何文渊之子,神童何乔新准备做一个名叫报纸的买卖,京城参与的商贾不计其数,具体多少参与的恐怕只有何乔新自己知道。
何乔新正指着面前的楼宇问向何三。
“三叔,不错…这个店铺很适合,对了…我让您找的人你找齐了没有?”
何三在何乔新身旁,恭恭敬敬的回道:“回三少爷,已经找齐了,都是今年落榜的秀才,都是没有考上举人的学子,把要求和工作内容也说了,编辑一个月二两银子的待遇,还供吃供住,他们都很高兴的答应了。”
何乔新哈哈一笑,心想这帮秀才生员能不高兴才怪,读书考取功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凡人百姓中了举就代表有了做官的机会,可是现在大明百分之八十的官员,每个月的奉禄也不过不到一两银子,这还是高的,这也是为什么十年清知府,万两雪花银,知府是这种情况,可是又有多少生员读书人能高中进士,最终熬成知府老爷?
一个月二两银子的工钱,这帮没中举的秀才生员心里就跟中了彩票一样,怎么可能不干,而且干的还是审核文章的活。
正统元年十二月,京城中一个叫大明时报出版社的店铺装修完成,并且开业。各地也都有了合作的印刷作坊,月初第三天,全国各地有名的书店都摆上了《大明时报》,售价十五文钱一份,这些报纸都是免费放在书店里试卖的,各地的书店这一个月来也跟大明时报出版社谈好了,要是火爆,后续会每份七文钱的。
京城新华书局,是京城连锁的大书店,整个京城共有四家分店,一家总店。
新华书局也是参与了大明时报的店铺之一,这天新华书局四家店铺最显眼的位置摆放了大明时报。
有人买自然就有人问,方琦是去年的进士,京城人士,被分配到了刑部做了一个档案归类的官员,虽然只有八品,他也是感到不错。读书让他拥有了这一切,就算是如今已经当了官,还是时不时来新华书局逛一逛,买点书回去温故知新。
今天刚进新华书局的门,就看到平时最显眼的位置的名著换成了跟邸报差不多的玩意,拿起一看,叫什么大名时报第一期,这时候也看到店铺伙计拿着几个写着“大明时报,紧跟潮流”字样的招牌告示架在了门口。
仔细看了一眼,这第一版块上的内容就让他内心震撼不已,朝廷很少发邸报,有些讯息他这个八品的小官总是知道的很晚。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标题“内供撙节”,内容也是详细,写了最近十一月的时候小皇帝撤去了永乐、宣德年间新增之闸办官,又罢停诸处采办及造下西洋船木等项冗费,使民困少苏。
上边还有当世大儒陈献章点评此举利在千秋
这版块还写到了此举相关事件,如内供之物的减少,特别详细,糖蜜、果脯、酥油、茶芽、粳糯、粟米、药材,或较旧数减半,或减三分之二。皇上所用膳食器皿,如南京工部所造金龙凤白瓷诸器,饶州造朱红膳盒诸器,也多有裁省。
这段点评的是行在刑部右侍郎何文渊,点评说此举虽好,但是如果以后中官用事,征索频繁,那么可能会导致民困益厉。
方琦看完就发现伙计盯着自己,不好意思再白看。
“那个伙计,这份大名时报给我来一份。”
伙计呦呵一声:“十五文钱一份。”
方琦掏出十五文钱给到伙计,结了账匆匆往家里赶去,他实在还想看看还有其他什么内容。
结账要走还有不少人,手上都拿着一份大明时报,魏凌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何乔新的铁杆粉丝,刚在门口路过,看到架起来的告示,想起前阶段何乔新传的沸沸扬扬地要做的生意就是什么大明时报。
进来后,拿起一份,就在背后的第二版块看到了何乔新的新诗,也是结了账,准备回到国子监跟同学们第一时间分享一下。
仅仅第一天,大明时报就畅销无比,全国各大书店都是火爆无比,更有甚者,到了晚上还坚持营业,有的书店试卖份额少,都脱销了,一天时间,发酵的很快,大明时报上至王公贵族,下到三教九流,都以读了大明时报为潮流,谁手里没有一份,或者没看过,简直就是跟时代脱节一样。
晚上的何府热闹异常,何文渊一家人吃着饭,听着何三汇报着京城书店大明时报的回报都开心不已。何文渊也是感慨不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还可以发表意见,露露脸。
何乔新听到火爆大卖的大明时报,心里也知道,这事成了,沉思了下,吃了口红烧鱼,对着何三说道:
“三叔,明天通知各个合作的印刷作坊,按照今天的卖量各地双倍加印,争取一周后第二期的数量保证,对了,别忘了请点评那个什么叫陈献章的在广东赶紧写一份八股文刊登在第二期的诗词歌赋版块上,稿费就给一百两,就这样吧。”
何三应了声“是”就转身走了,何乔新转过头就看到父亲何文渊看着自己,然后就听到何文渊说了一句话。
“那个乔新吾儿,我那个点评的稿费呢?”
何乔新:“呃……!”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