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袁阀 > 133铁幕

133铁幕

吴郡。
时间已经临近夕阳来临的时候,王朗徐放才重新的摆出的进攻的阵型,赤着眼,咬着牙,指挥着会稽大军如同一**浪潮,直扑过来,强攻西城门。
“传令下去,会稽儿郎没有懦夫,不攻破这道城门,我们就不收兵,如若有后退者,杀无赦!”
王朗面色阴沉,手握长剑,以嫡系成立了一直督战队,让丁奉这么一捣乱,会稽军的士气低落,这不是一个攻城的好时机。
但是如今他真的等不下去了,唯有剑走偏锋。
“会稽的儿郎,杀!”
徐放为了提升士气,身先士卒,率部直接冲了上来。
“某家周瑜在此,兄弟们,杀敌,放箭,投石,无论如何,给我挡住!”
周瑜一身铠甲,头戴头盔,拔出长剑,站在最前面,以身为则,激发江东军的战意。
他知道,即使会稽军现在士气不足,但是兵力依旧在他之上,只要强攻,依旧有很大的希望能攻破城门,最后的决战来了,谁能坚持着最后一口气,谁就能拿到最后的胜利。
这一战打的无比惨烈,双方从天亮打到天黑,再从天黑打到天亮,西城门之上的擂鼓声,喊杀声,兵戈声,如火如荼,一夜都没有间断。
城上城下,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护卫河的水已经变成了血红色,双方仿佛都杀红眼了,停不下来。
王朗也好,周瑜也好,事到如今,拼的就是一口能坚持下去的气,他们都倾尽了最后一丝一毫的兵力,甚至亲身上阵,没有丝毫的保留,来打这么一场攻防战。
会稽军要进,他们知道只有拿下吴县才有活力,所以他们就算面对刀山火海也会毫不犹豫的前进。
江东军要守,后面的那座县城是江东军的尊严,宁可战死,不能后退半步,所以死守。
这一战打到这个份上,已经不存在什么技术性的战略了,双方都在拼意志,王朗没有想到的是周瑜一个弱冠少年居然坚持到这个份上。
他不得不承认,他低估的周瑜的坚韧,一般的将领,就算程普黄盖之辈来守城,面对他如此不计较伤亡,疯狂般的强攻,西城门早已经落在了他的手中。
一个多时辰之后,初阳已经升起,金灿灿的阳光之下,咚咚咚……一阵阵的擂鼓声骤然的响起,会稽兵开始发起的最后的攻击。
“会稽的儿郎,拼死一击,不成功,便成仁,杀上去。”王朗已经完全的癫狂了,以文官之身,身先士卒,直接率兵冲锋。
“兄弟们,挡住,给我挡住,挡住就是胜利!”周瑜也疯狂起来了,声音都喊的嘶哑起来了。
“公子,不好了,东面的城墙让他们的攻城锤被攻破了一个缺口,会稽兵已经杀进来了。”不到一刻钟,朱治一脸是血,急匆匆的走过来,大声的道。
“董袭!”孙权大喝一声。
“到!”董袭一刀劈掉一个从云梯上冲上来会稽兵,立刻走上来,道。
“这里让丁奉顶住,你率兵两百,立刻支援东门,顶住东边的城墙,不能让敌人杀进来!”
“诺!”董袭立刻摔着两百士卒,大喝一声,冲向了东城头。
“难道真的挡不住了吗?”
周瑜目光看着城下,如同涛水般的会稽兵涌上来,不由得让喘着气,他亲身上阵,才保住这个死战不退的士气,身上已经有了好几道伤痕。
可是还是守不住吗?
嗒嗒嗒……
这时候,突然,城外一震响彻天际的马蹄声响起,震慑了正在交战的双方,如此沉重而复杂的马蹄声,最少有上千人。
果不其然,从城头上一看,只看见远处铺天盖地的旗帜闪亮,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汹涌而来。
“哈哈哈……援军来了,我们的援军来了,兄弟们,撑住最后一口气,我们就是胜利者!”周瑜双眸一亮,长啸一声,振奋着最后的士兵。
“杀!”这一次是真的援兵,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江东军无双的气势,一个个顿时振奋起来,爆发出最后一丝的战斗力。
“江东的儿郎莫惊,凌操来也,会稽已让破虏将军拿下,郭异已死,尔等速速投降,降者不杀!”
在这个关键时刻,率领着两千江东骑兵,日夜兼程的而来的凌操终于赶到了。
“大势已去!”
看着数千骑兵加入战场,王朗的脸色刷一下白了,仿佛苍老几十岁,手中长剑仅仅握着,他不甘心,但是事到如今,也只剩下不甘心了。
随着两千多的骑兵加入,成为最后压倒了会稽郡兵的一根稻草,仅仅剩下来不到七千之数的会稽郡兵崩溃,放下的兵器,投降了。
徐放让丁奉一刀砍掉了头颅,战死,王朗之前为了让会稽兵拼死一战,用的手段太激烈,被自己的部下囚禁,万般无奈之下,抹掉了自己的脖子,自杀了。
吴县之战以江东军惨胜而结束。
而随着王朗的谢幕,也就意味着原先历史时空,晋武帝司马炎的夭折,王朗的儿子是王肃,王肃的女儿就是司马昭的老婆,王元姬,而她的儿子就是司马炎,周瑜此战逼死王朗,也间接地帮到了太宗宣武帝袁熙一个大忙。
汉初平六年(195)。正旦。
甄府凉亭
“我昨曰跟着父亲出城射猎,今曰心血来潮,作了一首诗。久闻我家宓儿,是个能诗能舞的才女,你就给买指点一番,就当做你送给我的礼物吧。”袁熙抱了抱甄宓香肩。
甄宓自幼读书,在诗词歌赋上很有造诣,也以此为傲,听到袁熙这样夸她,心里很是高兴。指了指院子里的一座凉亭道:“公子取笑宓儿了,能诗能舞不敢当,只是粗通文墨而已。不过宓儿对公子的才华倒是敬佩不已,倒是愿意一睹公子的墨宝。”
只见月色下,一座八角凉亭矗立,亭下有一圆形石桌,四个石凳。亭边有竹子,还有一个池塘,搭配在一起,很有一番诗情画意。
袁熙点了点头,欣然应允,和甄宓并肩走向凉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以前的那个袁熙也不例外。袁熙便在书法上下功夫,终曰宅在屋里舞文弄墨,因此在书法上颇有造诣。他老早想在人前露一手,只可惜没有机会,今天女神主动提出,正是求之不得。
“对了,宓儿你兄长可曾在家?”
闻言,甄宓摇了摇头:“二兄午后便返回武安,筹备……只有我和三兄在这里住下了。”
甄宓其实想说的是,他二哥回武安给自己准备嫁妆去了,不过话到嘴边没有说出口。
皓月当空,春风送暖。如此良辰美景,和美人对坐,真是人生一件大快事。甄宓亲自给袁熙拿来了笔墨,又铺开了一张草纸,端来一盏罩着灯笼的蜡烛,放在石桌上。
“公子,都准备齐了。万事俱备,只欠公子才思了,请赐教!”甄宓笑嘻嘻的站在袁熙身后,不断催促着,一副满怀期待的模样。
袁熙也不客气,直了直腰,挽起袖子,提起毛笔,在草纸上挥毫泼墨,不大会功夫,一首大作,便跃然纸上。
“昨曰飞骑猎邺城控弦一发获罴熊。少年驰射英姿发,洛神绝色鬼神惊。昨夜星辰昨夜风,漳河西畔邺城东。相思相见知何曰,此时此夜难为情。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是袁熙综合了后来李商隐的诗,李白的诗,还有一首歌颂曹丕的诗,又加上了自己的灵感,才横空出世的大作,此刻读来,竟然是端的气势不凡。
甄宓才华横溢,天赋聪颖,这首诗看了一遍就明白了大致意思,知道这是袁熙对自己表达的爱慕之情,心里对袁熙的敬佩和爱慕又深了几分,对袁熙的才华更加钦佩不已。
看着甄宓娇艳的模样,袁熙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含情脉脉的看着她,此刻无声胜有声,用心交流,比用嘴巴交流,更能让彼此靠近,后来在高皇后过世后,太宗宣武帝袁熙的后宫,就是甄宓做主的。
她伸手轻轻地擦拭了额上的香汗,向着袁熙展颜一笑:“公子的大作真是让宓儿,大开了眼界,宓儿无以为报,这就为公子献上一支舞!以作酬劳吧!”
甄宓也不等袁熙说什么,走出凉亭,在青石铺成的路面上翩翩起舞。月色下,甄宓的舞姿美妙轻盈,果然如后来曹植写得《洛神赋》里面的一样,翩若游龙,矫若惊鸿。
不知不觉的,袁熙看的几乎入迷了。甄宓舞到情深处,忍不住把袁熙刚才写的诗里面的句子唱了出来:“相思相见知何曰,此时此夜难为情。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让袁熙很是触动,这一世不会让伤心,你是我的,曹丕抢不走你,谁也抢不走!
袁熙在冀州不知不觉间,已经待了四个月,这期间各势力间,充满动荡跟变动,而新的一年也已经到来。
汉代所谓正旦就是后世chūn节的前身,这在汉代也是被重视的一个节rì,仅次于腊rì和迎chūn。此时州牧府上上下下忙成一片,都为正旦的祭祀和筵席做准备。
一大早,袁熙就带着许褚等亲卫,将飨给兵卒地酒肉送到城外兵营中。冬日里酷寒。赵云、张辽那四千jīng骑,不需要频繁操练马术,兵卒们大多在营中练搏击箭术。
顾雍一直在营中打理军务,还有就是将青州各地,传来的消息转给袁熙,他将酒肉分发下去后,来到中军大帐。此时帐内地火盘上也架起肉食炙烤。袁熙等人围坐一旁饮酒谈话。
袁熙笑着对诸将问道:“上次送来地几匹战马可好”
袁熙将袁绍赐给的五匹好马,送了许褚、赵云、张辽、太史慈每人一匹。
“不愧是西凉好马,还望公子代我等,谢过袁公。”张辽闻言谢道。
赵云也是连连称谢,但他随即又说道:“不久就要跟公孙瓒开战,但光是我跟文远几人,有宝马良驹是不够地。虽然中途加入不少新兵。但经过几次大战。营中骑军其实已不足四千。请公子要来一批战马,再从青州调来一批精兵,这样我军再进军幽州时,才能更有利。”
细细思量后,袁熙点头答应。这时冀州军骑兵不能像乌桓、匈奴那些游牧民族骑兵那样一人双骑甚至三骑。除了乘驼物资的马匹,基本上一人一骑。
不过好在,袁绍已经跟乌桓人联络上,历史上袁家也是有一支乌桓突骑的,而那支jīng骑是袁熙要极力争取的。
顾雍来到旁边,笑道:“公子,我这可是有从青州捎带来地信函跟一件披风呐。”
袁熙愣了一下,随即明白是高月和刁秀儿捎带来了东西,在几个月里这是很常见的事,看来自己在邺城呆了这许久,天天和洛神甄宓,耳鬓厮磨,真是有点乐不思蜀了呢。
然后他又跟几人笑谈一会,就回了州牧府。
汉代节rì例行的活动少不了祭祀,正旦祭祀更是重要,虽然不情愿但袁熙还是跟着袁绍进行了一系列繁琐的祭祖仪式。
之后的宴请跟走访,更是持续了三rì,毕竟是袁阀子弟,应酬还是不少的。不过这也是跟袁绍嫡系人马,拉拢联络感情地好时机。
正旦过后,各地郡县就开始忙碌准备chūn播,还有征讨公孙瓒的事宜。
在此期间袁熙也被领了个都督“司金”的职务,说白了就是监督兵器的制造和铜铁的冶炼。而担任“司金中郎将”地正是以刚正闻名的审配,毕竟三军未动,物资先行不是。
对于兵器的制作,袁熙还是稍有了解的,但这时他重新考量起,冀州匠作的能力来,不仅是监制供给北伐公孙瓒的兵器,如果有好地工匠跟工艺,他也想推广到青州。
这时的工房其实极其简陋,工匠们地位也不高。炼钢的工匠们顶着凛冽的寒风,裸着上身不断淬火捶打。
负责的工头看到审配、袁熙等人来到,赶紧取来账簿给他们核查。审配查对账簿,袁熙则在一旁取出一些造好的兵器亲自检验。冀州地冶炼工艺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先进的。灌钢法、百炼钢都很普及。
冀州的弓弩制作业,继承发展了列国时秦人、韩人地工艺,手弩、蹶张弩、车弩地制造都很发达。在袁熙地周旋下,审配、袁绍答应派遣部分工匠,前去青州传授技艺。
最后,在审配陪同下,袁熙来到打造铠甲地工房。
袁熙将一套jīng甲的制作过程看了遍。这才发现铠甲的工序当真是繁琐而严谨,打造好甲片还是很粗糙的一环。
随后的编缀、上漆、水磨、镶嵌里衬外层更加是jīng细活计。毕竟现在还不是隋唐时代,技术和工艺还是有限的。
审配对袁熙说道:“札甲造作简易。而鱼鳞甲造作就繁琐费力了。库房里有几件新近打造出来的上品铠甲,公子要不要去瞧瞧”
袁熙来了兴趣,跟审配来到库房。工头取出几件制作jīng良的铠甲,分别介绍到:“这是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
袁熙对“明光铠”“两当铠”特备感兴趣。“明光铠”是这个时代地名甲,从前在洛阳看大将军何进披过。其实“明光铠”是一般鱼鳞甲的jīng致版。
不仅工艺做工更加jīng湛,褪裙、护颈、护膊一应俱全,还在前胸后背安上明亮亮的“护心镜。”也因此得“明光”这个称号。
记得太宗皇帝李世民打天下时,手下就有一只玄甲精骑,不知道是不是类似这种铠。
“公子喜欢的话,可向袁公讨要一两件,大将上阵良驹、利刃、坚甲皆不可少的。”审配笑着说道。
袁熙道了声谢。但他只是对明光甲感兴趣而已,要是在还未普及的情况下披上阵去,那么明显地目标当真是众矢之的。
而“两当铠”是以后骑兵的制式铠甲,只是这时生产工艺还达不到大量生产的水平。“两当铠”配上“具装铠”就是标准的重骑兵了。经过一番查看,袁熙果然发现几套“具装铠”。他想到“马甲”一词,不禁轻笑了出来。
“公子为何发笑”审配问道,“难道是此具装铠有问题”
“那倒没有,我只是想问这具装,多少时rì可打造出一件”
工头很是骄傲地禀报道:公子,不是在下吹嘘,放眼整个大汉。此时能产具装铠地只有咱们冀州了。不过现今能打造具装铠的工匠不多,每月能产两三具吧。”
现在技术还不成熟,到了南北朝时代才开始成熟普及更有了重甲骑兵,比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狒狸骑兵。
闻言,袁熙失望地暗中摇头,本来还想整一批具装铠回去,装备一支重骑兵。但看这库府里的存储,不过几十件,即便全部装备了也形不成战力。
“让那些工匠传授出造作具装的工艺,再给他们以重赏,激励他们赶造具装。”袁熙指着具装吩咐道。
工头点头答应,审配则问道:“这具打造起来装费时费力。难道公子认为它能在沙场上出奇制胜”
袁熙点点头。接着说道,“正南先生不懂战事可能不知,如能建起一支几千骑的甲骑具装,那放眼天下,已无战阵能阻挡我军。”
太武帝拓跋焘和太宗皇帝李世民,就是凭借如此,横行天下无人能出其右的。
审配半信半疑。不过也吩咐那个工头按袁熙说的做。其实袁熙要求实在过高,此时不像具装铠工艺成熟地南北朝时期,那时的骑兵大都是重甲骑兵。而历史上官渡之战时,袁绍上万骑兵,也仅有三百多件马甲。
“我军兵甲齐备,再一月多就要讨伐公孙瓒了吧,公子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审配说道。
“呈正南先生贵言,希望一切顺利吧。”袁熙拱手说道,他看着库府里那些“凶器”,意识到,新一轮兼并征伐即将掀开帷幕。
幽州渔阳。
虽然已经开chūn,但北风依然呼啸凌厉。村落里一片平静,乡民们在家中安享着chūn播前最后的空闲时光。
突然地,纷乱嘈杂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号角声胡哨声渐渐包围住整个村落。
“胡人来啦!”“快躲起来啊!”一时间村里乱成一片。逃跑时跑不过胡人四条腿的,乡民们只能躲进预先准备的逃难场所。
一队队的乌桓骑兵涌进村落里,他们结队下马开始排查搜略民宅。乡民如有抵抗就会被乱刃砍死,但幽州民风彪悍,村里男人们组织的乡勇渐渐聚集在一起,靠着预先设好地地势,将村落中央几个院落守住。
但是赶不及逃到村落中央地村民就遭了殃,女人的哀嚎声,男人地厮杀声,零星地在这片土地上响起。
乌桓兵将那些乡民,来不及带的粮食和钱帛都装上战马。因为出现抵抗,残杀jiānyín的事也开始发生。
但是乌桓兵在狭窄的村落里,展不开有效的突击,面对据高险而守的村民,不想多加伤亡的他们也是一筹莫展。
骑在战马上的乌桓兵头目吆喝一声,用乌桓话呼喝道:“古力奇,带你的人给我冲进去。加紧,要是汉兵赶来就是白忙活一场。”
那个乌桓兵头目刚呼喝完,示jǐng的号角声大作,接着厮杀声传来,村口的乌桓兵被挤进来。
“汉兵来啦!”“是公孙瓒的汉兵!”乌桓兵纷纷叫喊呼喝起来。
那个头目抽打几声响鞭,喊道:“给老子停下来,都从左边出了这里,到外头列队再打那些汉兵!”
一众乌桓兵刚要撤退,但村子四周都涌进公孙瓒军步卒。步卒们不给乌桓兵上马驰骋的机会,纷纷贴身近战。
前面的公孙瓒军骑兵则堵住村口,使乌桓兵不得不,跟那些步卒混战一起。
整场战斗虽然不大,但也持续了半个时辰,除了乌桓兵头目带着百多人逃出外,公孙瓒军共歼灭乌桓兵近三百。
村长跟一些有头脸的人都来到公孙瓒军一个青年头领面前,道谢称赞声不断。
村长叹气道:“田大人,虽然您事先要俺们做防备,但还是死了不少人。这个仇你得替俺们报啊!”
虽然公孙瓒不是袁绍的对手,最终仍旧逃不过覆灭的下场,仍旧是太宗宣武帝袁熙,走向帝业地踏脚石,但是公孙瓒他在边地,守卫汉土,保卫汉民,所以不妨碍他是个民族英雄,只不过可惜了,碰到了袁家这巨无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