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我是三国李世民 > 第二百零二章 疾驰孟津

第二百零二章 疾驰孟津

当初,撤出孟津的李云残部,急忙朝着洛阳方向赶去,李云自然十分清楚敌军的目标是洛阳,自己要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递过去。而且,此时恐怕正有援军在赶过来,心想自己一定要拦住他们,将这里的情况如实上报。孟津距离洛阳大约一百多里,李云仅存的部将大多是步卒,因此行军速度并不快。狂奔了大半天后,暮色沉沉,日落西山,众人早已是饥肠辘辘,人困马乏,李云也感觉实在是跑不动了,索性就在官道旁休息一晚,第二天在出发,好在距离洛阳也只有半天的路程了。翌日一早,正当李云准备出发的时候,魏续的一万大军已经杀了过来。发现是李云后,魏续连忙停下队伍,急忙问道:“李云,你怎么在这?孟津怎么样了?失守了吗?”李云惭愧地说道:“请将军责罚,敌人人多势众,攻势汹汹,末将未能守住孟津,现在敌人已经登岸了。不过此战敌人至少损失五六千人,运兵船也是折损过半,昨天也只转运过来五千人马。”说着俯身跪地,身后的士卒都惭愧不已,不敢抬头直视魏续。看着孟津守军仅存的几百残部,很多还挂了彩,伤痕累累,显然是经过了残酷的血战,这让正要怒斥他们的魏续,收住了脾气。转而厉声吼道:“都他娘的给老子振作起来,能战得都跟上我,杀回孟津,报仇雪恨,等这一战打完了让主公发落。”魏续当然知道众人已经尽力了,没选择杀身成仁,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还给自己传递消息,有时候活着比死了更需要勇气。李云急忙拜谢魏续,率领还能战的部下跟随魏续杀向了孟津。…………大军一路疾驰,不到半天便杀到了距离孟津十里之外的地方。此时负责侦查的斥候军也赶了过来。“启禀将军,曹军已经在孟津搭好了简易营寨,眼下尚有大约五十条大船,不断地运送曹军。”李云补充道:“魏将军,曹军大船平均每艘可运送一百人,正常推算,此时恐怕至少有一万多人已经转运过来了,加上昨日已经杀到的敌人,预计至少有一万五千多人。”魏续想了想,目前敌人立足未稳,且兵力有限,不如就借机突袭,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消灭其有生力量。李云自然是看出了魏续的意图,连忙提示道:“将军,此时曹军恐怕已经搭建好了的营寨,早已做好了防备。我军全是骑兵,强行攻入,恐怕会损失不小啊。”“顾不了那么多了,不可错失良机,否则就再没这么好的机会了,和他们拼了,一定要杀杀敌人的锐气!”魏续不为所动,依旧打算冲杀过去。魏续当即也不再犹豫,擎起大刀怒吼道:“将士们,随我杀啊!”一万多铁骑犹如出笼的猛虎,气势磅礴地杀向孟津。李云知道自己拦不住,也不再多言,随着大军一起出击。…………坦白来说,此时进攻自然是冒着很大的风险,但的确如魏续所言,眼下敌人立足未稳,是最佳的强攻时间,错过了,后面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过,魏续也不是毫无准备,既然敢于强攻必然是有所依仗。再者说了,就一夜时间,敌人的营寨能有多牢固呢。猎猎奔腾的战马,很快便杀进了孟津敌军,在距离一百步的时候,曹仁指挥的守军,立即远程袭击,密集的箭矢“咻咻咻……”的呼啸而至。当即也给魏续的大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成百上千的将士不幸中箭,惨叫着跌落马下,瞬间便淹没在千军万马的冲锋之中,哪怕是轻伤的士卒,恐怕也绝无幸免。突进到五十步的时候,魏续怒吼道:“全军准备,飞矛突刺,进攻!”当即突进入射程内的骑兵士卒,从背后拿出粗壮的飞矛,用足力气飞掷而出,借着战马的冲击力,飞矛如同小型导弹,划破虚空,与空气摩擦出阵阵呼啸声。数千只飞矛,散发着阵阵寒芒,全部打在敌人营寨守军的身上,飞矛得冲击力极大,凡是被击中的,无一生还,更有甚者,飞矛穿透数人,直接被钉死在木桩上。一连数轮的打击,曹仁一线的守军损失惨重,数千弓弩手也被飞矛打的哑了火,攻击力没了以往的犀利。在这波远程进攻中,并州军的飞矛威力无异于完胜。接着这波犀利的攻势,守在最前列的敌人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乘着敌人防备不及之际,魏续一刀挑飞了拦在门口的拒马桩,身后紧随的数十骑战马便迎头撞破了敌人的木栏,当即便杀进敌营。毕竟也是在原先孟津水寨的基础上修建的营垒,并不是十分坚固,在前一波的打击下,加上战马的巨大冲击力,很快便被攻破了。魏续率领麾下大军,鱼贯而入,亮出锋利的屠刀,肆意地砍杀着敌人,曹军一直是被压着打。但曹仁毕竟久经沙场,见惯了风雨,见敌人已经杀了进来,也不再犹豫,率领麾下的将士围了上来,疯狂围杀。曹仁搭建的大营,是在原来孟津水寨的基础上扩建的,位置很小,魏续的骑兵突击进来后,骑兵的机动性也就大打折扣,而且骑兵的目标又很大,很容易成为敌人弓弩手重点照顾的对象。在上万敌人的围攻下,魏续大军彻底陷入了苦战之中,可惜孟津已经刚刚被大火烧过了,也没法在烧一次,这让魏续的计划化作泡影。魏续率军在敌营中奋力搏杀,似乎是打定主意,要来个一换一了,只是随着敌人不断的涌过来,魏续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李云见情况不妙,朝着魏续喊道:“将军,再这样打下去除了同归于尽,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还是先撤出去,在寻找战机啊。”魏续自然也发现了大军了这一情况,知道就算再战下去,也毫无疑义,不如就先撤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