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汉末三国之乱世道皇 > 第九百六十五章 翁婿定计

第九百六十五章 翁婿定计

当然,董卓还不至于忘掉当下最要紧的事情:“贼子到了洛阳之后,安排好了吗?”
“那是当然,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把各路诸侯引到洛阳,然后一举歼灭。董越已经带着亲兵,在洛阳埋下五万桶火油。到时候各路诸侯进入洛阳,我们只需派出一个人,点燃火油,整个洛阳就是一片火海,谅那些贼子也逃不出去。”
“嗯,要是真的逃出去了呢?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进入洛阳呢?”董卓担心的问道。
“相国,我们不是还有后招吗?就算火烧洛阳失败,我们不是还留下了玉玺吗?这些诸侯难道就没有一点私心?”李儒一点不担心的说道。
人性这东西奇怪得很,李儒和贾诩研究了很久,才找到这一个破敌的招数。
在看人这一点上,李儒对贾诩这个师弟是不得不佩服。所以,用传国玉玺来分裂山东诸侯,李儒一点都不担心会失败。
“这······”传国玉玺,董卓还是有些舍不得:“这东西值不少钱吧?”
“噗······”李儒没忍住,在董卓面前第一次失礼。稳了一下心神,李儒笑道:“的确是值不少钱,可是有人买吗?不但没人买,留着还是祸害。”
“也罢,要是能用一块破石头退数十万大军,也算值了。”董卓最终还是同意了用传国玉玺设计。
二人又研究了许久,把每一个细节都反复的斟酌了一遍,这才把方案定下来。
长安的迁都工作不紧不慢的进行着,洛阳的战斗也在不急不缓地打着,董卓和山东诸侯各有输赢,但是都大局都没什么影响。
虎牢关内,普通居民都被迁走,那些不愿意迁走的富户,在被杀死几家过后,也被迫的跟着西凉军向长安移动。
这时候,西凉军再也没有当初的好脾气,看到那些大户人家的钱财,就如同苍蝇盯上的血肉,烧杀抢夺,只要不传到李儒耳朵里就行。
伊洛平原上弥漫着低沉的阴霾,这是冒险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狱。
兵、匪、盗,一波接着一波,在伊洛平原上肆虐。
老百姓怨声载道,只要没被当面听到,说去管你骂还是不骂。
当然,这样也有好处,那就是西迁的速度快了不少。但凡没有自保能力的大户,在西凉大军第一次来劝说的时候,乖乖的献上财货,请西凉军保护着西行。
那些自以为有些势力的世家大族,在西凉兵走后,很快就受到攻击,不但财货被抢,房屋被烧,就连家人也没能逃出几个。
死在乱军之中的世家大户越来越多,也有一些逃得性命的,仔细回想,谁还不知道这是董卓西凉军所为。
一时间,董卓的恶名响彻整个伊洛平原,就算小孩啼哭只要说声董卓来了,也会停止啼哭的。
洛阳诏狱,袁隗静静的坐在地上,脸上毫无表情。
看到袁基焦躁不安的在牢房中走动,袁隗有些恼火的说道:“放心吧,借董卓一万个狗胆,他也不敢杀我们。”
“真的吗?叔父,董卓真的不杀我们吗?”袁基快速的蹲在袁隗面前,脸上全是期待。
“不是不杀,而是不敢杀。这天下是世家的天下,董卓一个西凉匹夫,岂敢对世家动手。顶多就是吓唬吓唬我们,从我们手中夺取一点利益而已。”袁隗胸有成竹的说道。
“那······我们要给他想要的吗?”袁基小心的问道。
“哼,做梦。我们外有诸侯大军,内有世家支持,一个小小的军中莽夫,就想让我们屈服,做梦去吧。”袁隗冷冷的说道。根本不理睬旁边牢房中,他的妻儿的哭泣。
长安城外,旌旗蔽日,战马嘶鸣。刘协坐在六匹马拉的巨大马车上,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中缓缓的驶入长安城。
“陛下,这边请。”太常寺的官员站在一旁,引导着刘协。
刘协从马车上走下来,缓步登上太庙的台阶。一众官员紧紧相随,走到太庙门口,官员们停住了脚步,只有太常寺的礼官相随。
走进太庙,便有官员将光武皇帝的灵位捧过来,刘协严肃的结果灵位,在礼官的引导下,缓缓走到摆放灵位的案桌前,见光武皇帝的灵位放上去。
退后几步,刘协才在蒲团上跪下。
礼官在旁边诵读祭文,大意就是敬告祖宗,形势所逼,迁都长安,望祖宗谅解。
然后就是上香,祭拜。
大约半个时辰,这安放灵位敬告祖先的仪式才宣告结束。
出了太庙,刘协又去了未央宫,文武百官入朝道贺,刘协下诏,宣布迁都成功。
然后就是宴饮,这些大臣也真的没心没肺,京城都丢了,还在这里兴致勃勃的喝酒庆祝。
洛阳东面,董卓李儒带着人做最后的巡查。
坚壁清野,就是一座房子,一颗粮食,一个青壮都不给山东诸侯留下。
短短一个月,洛阳东面就只剩下一片焦土。
“相国,这里的民众迁移得很干净,谋划可以实施了。”李儒笑着说道。
“文优,那些世家集聚在洛阳,我们对袁家动手,他们会不会······”董卓还是有些后怕,这一刀下去,董卓几乎就与全国的世家结下了死仇。那些活着的世家,不说站出来与董卓做对,就算他们铁了心不与董卓合作,董卓的日子也不好过。
“相国,箭在弦上。”李儒自然知道杀掉袁隗的后果,可是事已至此,袁隗不肯屈服为董卓所用,那就只有杀掉一途。
“也罢,实施吧。”董卓点头应道。
长安城中,刘协站在鸿台上,看着一望无际的渭河平原。
自从来到长安,刘协就喜欢站在鸿台上眺望。
广阔的渭河平原,给了关中人民一个安身立命之所。随着洛阳的流民涌入关中,长安周边人口暴增,原本不到百万人口的长安城,数日之间人数就达到二百多万。这些人没有住处没有田地,总有一天,身上的钱财就会被消耗干净,到时候长安就会大乱。
这时候,王允提出修建水利,开荒垦田,得到了刘协的大力支持。
刘协再次使用修葺长安的办法,开出了青壮十钱一天,壮妇八钱一天的工钱,并采用太监监工,当日结算,内库直接发放工钱的办法,确保每一个五铢钱都能用到点子上。
那些从洛阳过来的流民,一对夫妇每天能够领到十八枚五铢钱,足够养活一家人,还能有所剩余。
如此一来,流民们纷纷搬出长安城,直接住到了工地上,长安城里的治安迅速扭转。那些游侠儿没有欺负的对象,自然回归到正途。而流民们住在工地,每天有皇帝派出的监工守着,游侠儿根本不敢在这里闹事,也得到一分安宁。
关键的是,刘协还下令,凡是参与开荒的流民,每户人家可以享受十亩田地的优惠价。只需付市场价五成的价格,就可以获得十亩田地。当然,如果家中钱财有富余的,在享受了优惠价之后,可以按照市场价购买开垦出来的田地。
这道命令下去,开荒的流民积极性更高了,这等于是拿着朝廷的钱,给自己开荒修渠啊,这种好事在大汉朝从来就没有过,现在被他们碰到了,还不抓住。
工地上,经常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工人白天辛辛苦苦的挖渠引水,晚上收工过后,几家人又聚在一起,在自家新购买的田地上修房子,虽然不大,但是好歹可以遮风挡雨。
也有在土地的边界上修建房屋的,这样一来两三户人家就可以集中在一起,互相照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