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的勾当,对局外人来说难以琢磨,但身处其中一方阵营的人,却是再清楚不过,哪怕没有证据,太子妃也明白,在里面捣鬼的一定是王贤的手下——正如哪怕没有证据,她也会认定,当初劫持徐妙锦、逼迫王贤上船,要给父皇好看的,正是汉王和纪纲的人。
对于侄子和妯娌的下场,张氏并没有什么不满,因为她知道,要是没有挫败对方的阴谋,她的丈夫和儿子,乃至全家的下场会更惨。从来没有一个废太子能幸免,何况太子的两个弟弟,已经是这般的丧心病狂……
她真正担心的,是王贤和徐妙锦之间,到底生了什么?本来她只是有一点瞎猜而已,可看了徐妙锦在林清儿面前的表现,实在太像做贼心虚咯
想到那种可能,张氏不禁打了个寒噤,赶忙搓搓脸,小声嘀咕道:“但愿是我多心了,是我多心了……”想法没得到证实之前,她连太子都不能讲,只能先看看再说,但愿是自己想多了……
徐妙锦只见了太子妃和林清儿她们几个,之后的客人便全部挡驾了。包括太子和汉王,都被她的侍女以真人受了惊吓,需要调养,待日后再相见,给挡在了门外。两位贵不可言的千岁殿下,也只能老老实实打道回府,谁让那可是他们亲小姨呢……
不过朱高煦出来时,正好碰上朱高炽从车驾上下来,汉王殿下登时黑着脸走上前。打那次金川门事件之后,两人这还是头一次照面呢。
朱高炽微笑的看着自己的二弟,徐妙锦安全归来,自己最大的危机解除,由不得他不高兴……
朱高煦阴沉着脸看着肥猪似的朱高炽,恨不得把他点了天灯。这次偷鸡不成蚀把米,把儿子赔进去不说,还把自己的脸都丢光了虽然朱瞻圻的事情被严密封锁消息,永远不可能公布,但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何况又是传播最快的桃色新闻。
那件事早在京城一个个公卿文官的小圈子传开了……
“二弟,你来看小姨啊。”见朱高煦不开尊口,朱高炽只好先开口道。
“哼。”朱高煦哼一声道:“小姨谁也不见,你也请回吧。”
“哦。”朱高炽轻轻点头道:“小姨不见归不见,为兄还是要问候一声的。”说着就要在两个小太监的搀扶下上
兄弟俩身影交错时,朱高煦突然厉声道:“朱高炽,你还有人性么?”
“二弟,”朱高炽微微皱眉道:“为兄怎么就没人性了?”
“有人性你能那样搞自己的侄子和弟妹?”朱高煦压低声音,双目喷火道:“还故意让父皇看到,你还算人么?
“你说什么呢?”朱高炽登时沉下脸来,胖脸上怒气勃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岂能做出那种事?”太子殿下点点头、强抑住怒气:“二弟,我知道你现在很愤怒,生这种事呢,谁也不希望看到,但既然生了……”
“看看,明明就知情吧,刚才还装作不知道的。”朱高煦一脸讥讽道:“就当不是你于的,自己家里出了这种丑事,你这个当大伯的还能笑得出来,说你不是人还冤枉你怎得”
“我之所以装作不知道的,是不想让丑事外扬”朱高炽愤怒的哆嗦着腮帮子,“出了这种事,你让我怎么问你?你还嫌不够丢人就继续吵吵啊?弄得满城皆知你就高兴了?”
“你……”太子一番话说得汉王无言以对,咬牙切齿了一番,方黑下脸道:“别在这儿装成局外人了,今日受你的奇耻大辱,来日必将加倍奉还你就等着吧”说完一甩袖子,气冲冲的走了。
朱高炽险些被汉王那一袖子抽个趔趄,得亏左右忙把他扶住,太子殿下养气功夫再好,面色也很不好看。好一会儿才定定神,整整衣冠,亲自与守门的道姑说话,道姑对太子殿下十分恭敬,不过还是拦了他的大驾。
太子并不意外,让左右将一些滋补的药品奉上,又让道姑带话问安,便离开了天香庵,打道回府。
回到太子府时,朱高炽听闻杨士奇和薛居正来了,便让人请他们到书房,自己更衣之后,也在朱瞻圻的搀扶下,到书房与两人相见。
“殿下,听说徐真人安全回来了。”两人一见朱瞻基,都起身恭喜道:“真是吉人自有天相。”这夸的好,把徐妙锦和太子都夸上了。
“呵呵,是啊,孤这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朱高炽勉强的笑笑,摆摆手道:“二位都请坐……”
杨士奇和薛居正本来都望着太子,满以为可以君臣共喜,却现太子殿下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般兴奋,而是有些精神不振的落座。两人都有些诧异,便安静的坐下,等朱高炽开口。
朱高炽揉着太阳穴,感觉脑袋不那么昏沉了,才现二人不说话了,他忙放下手,“抱歉二位,忽然有些头疼,你们有什么事?”
“殿下,京城已经戒严半个月,给百姓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薛居正看杨士奇没有开口的意思,便先道:“如今真人已经平安归来,是不是意味着危机可以告一段落,能接触戒严了呢?”
“唔。”朱高炽颔道:“我觉着可以,杨师傅意下如何?”
“臣也是这个意思。”杨士奇忙点头道。京城戒严名义上是为了防止徐妙锦、朱瞻圻、赵王妃被掳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生,但在具体执行中,已经演变为汉王的人控制京城防务、纪纲的人趁机扩大势力的行动,文官们自然巴不得赶紧解除戒严。
“那就解除吧。”朱高炽点点头,却又自嘲的笑道:“只是不知道,多少人会遵孤这道令旨……”
杨薛二人听了太子这话,俱是心神一震,不过两人所想的却不尽相同。薛居正想的是,局势居然败坏若斯,真的政令不出太子府了么?杨士奇惊讶的是太子的态度——这跟太子一贯的强调兄友弟恭、的作风,着实大相径庭啊
莫非太子下定决心了?杨士奇的目光登时凝重起来。
朱高炽像是察觉到自己失言,忙笑道:“我这头昏沉的很,说了什么胡话你们别当真。薛府尹,解除戒严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是,为臣告退。”薛居正自然知道太子这是送客了,便起身告退。
“儿,代我送送薛大人。”朱高炽点点头,吩咐二儿子道。
“是,父亲。”朱瞻应下,陪着薛居正出去。
薛居正和朱瞻一走,书房中只剩下太子和杨士奇。
杨士奇与太子的关系,在外人看来十分一般。两人之间并无私交,逢年过节杨士奇也从不登太子府的门,与其余曾在东宫讲过学的大学士截然不同,不过不这样,永乐皇帝也不会每次出巡,都让他留下来辅佐并监视太子。
但其实,那只是杨士奇为官做人,都异常谨慎罢了。这跟他的经历有关跟那些年纪轻轻就中进士、点翰林、意气风、天王老子第一我第二的同僚不同,杨士奇的人生十分坎坷,他出生在兵荒马乱的元朝末年,生下来就面对饥荒和战乱,一岁没了父亲,后来随着母亲改嫁,有了个后爹。
他的继父严厉高傲,从来不会给他好脸色看,这一点,即便当时才五六岁,杨士奇也能清晰感觉的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都小心翼翼,尽量不去惹祸,以免给自己和母亲带来麻烦。
不过再苦再难,杨士奇都没放弃读书。因为只有读书才能考取功名,改变自己和母亲的命运。而且他的天资确实很高,十五岁就考取了秀才。只是读书实在是个花钱的事情,由于家境贫困,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去乡村私塾当老师。不过那是国朝初年,人才奇缺,朝廷不得不在秀才中直接选拔官员,杨士奇也因此得以在县里做了个训丨导。虽然是不入流的官职,但怎么说也是个官了。
可惜不久之后,他竟然不小心把学印丢了,在这个年代,当官的丢失印信可是重罪,又恰逢朱元璋杀人如麻的年代,杨士奇一害怕,竟弃官逃跑了……
之后他流落江湖十几年,有家不敢回,到处东躲西藏,直到建文改元、大赦天下,才摆脱了囚犯的身份……不过四处漂泊也不是全无好处,他凭着深厚的学养,结识了不少文人名宿。
后来建文二年,朱允炕召集天下儒生,撰写《太祖实录》,三十六岁的杨士奇也因为史学功底扎实,被保举为编撰,彻底上岸洗白。之后因为学养深厚、人品贵重,得到了《太祖实录》总裁官方孝孺的赏识,居然一举提拔他为副总裁
虽然这个副总裁没有品级,但却意味着他得到文官们的承认,接纳他作为他们的一份子,而且位于很高的层级,这才终于算是熬出了头。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