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其它小说 > 诸天:从穿越宋青书开始 > 第106章 我已经过了需要杀人立威的阶段

第106章 我已经过了需要杀人立威的阶段

翌日清晨,折腾了半夜浑身舒爽的宋玄起身洗漱了一番。周止若领着两名宫女为皇帝陛下穿上了龙袍。期间,一名颇为娇俏的宫女在服侍宋玄穿衣时,偷偷在他胸口处摸了一把,眼眸中满是窃喜之色。这一幕自然是瞒不过周止若,但她并没有多说什么。就算是要展露皇后威严,此刻当着皇帝的面也不合适。待宋玄一身黑色龙袍穿着完毕,他转头看了一眼那宫女,道:“我记得册封皇后那天,你就已经待在皇后身边伺候了吧?”那宫女闻言,心头一跳,呼吸都急促了几分。这还是陛下第一次主动跟一个宫女说话呢,她刚才的举动莫非已经引起了陛下的注意?“回陛下,奴婢是皇后娘娘的贴身侍女,名唤雪儿。”“雪儿.....”宋玄神色平澹的点了点头,又道:“今年多大了?”“回陛下,奴婢五岁就入宫,如今正好二八年岁。”“五岁就入宫了?”宋玄皱眉,前元皇室可真不是个东西!宋玄转头看向周止若,道:“她年岁也不算小了,可以嫁人了。毕竟伺候你一场,此事你上点心,给她找个好人家嫁了吧!”这种不安分的宫女,继续留在宫里只会是个隐患,还是早点赶出去的好。“夫君,妾身知道了!”周止若笑眯眯的拉着雪儿的手,笑道:“你放心,本宫定会给你找个如意郎君!”雪儿脸色苍白,勉强露出了一丝笑意,但怎么看,笑的都比哭还难看。一旁,另一名年纪稍大一些的宫女,瞥了一眼那面色苍白的雪儿,低头哂笑不已。小丫头片子,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敢当着皇后娘娘的面勾搭皇帝,真当有点小聪明就可以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了?走出房门,门外早有太监等候多时,看到陛下和皇后娘娘出门,连忙跪地叩首。“陛下,距离上朝还有些时间,您要不要先用些御膳?”自从宋玄将上朝的时间推迟了一个时辰后,整个人都感觉时间宽松了起来,当下笑道:“也好!”说着,夫妻二人挽着手在皇宫中随意漫步,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御膳房。御膳房的太监应该是早就得知了陛下要来的消息,在宋玄和周止若二人入座后,很快一道道御膳便被端了上来,很快,宽敞的桌子就被摆满了。宋玄静静地看着那满桌子的菜肴,突然没了胃口。周止若见状,当即盯着那御膳房太监总管,斥道:“只是吃些早膳而已,何须如此奢侈浪费?”那太监总管吓得满头大汗,当即跪在地上,“回娘娘,不是奴婢奢侈,实在是祖上规矩便一直这么传下来的!”宋玄威严的坐在椅子上,俯视着那跪地的太监,澹澹道:“祖上的规矩,谁家的祖上?”“这......”御膳房总管太监心头惊骇,连连磕头,“奴婢该死,奴婢有罪!”宋玄没说话,而是自顾自的喝了碗粥,随后方才道:“起来吧,将这些菜肴分给下边的人,莫要浪费。还有,说到规矩,那朕今日便立下规矩。以后我武朝历代皇帝,非特殊情况,正常用膳一律按照四菜一汤的标准来做!”“奴婢记下了!”那太监总管擦了擦额角的汗水,舔着脸笑道:“陛下勤俭节约体恤下人,实乃千古明君,百姓之福啊!”“这些朕都知道,不用你专门来拍!”说着,他捏了捏周止若那近乎柔弱无骨的纤细手掌,道:“走吧,时间差不多了,该去上朝了。”离开御膳房,宋玄并未乘坐轿子,而是在御花园内先熘达了一圈,随后才向着太极殿走去。“夫君,我还以为你刚才要杀人立威呢!”宋玄笑道:“怎么,我就这么像杀人狂啊?”“实力不足时,才需要杀人立威,我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开国皇帝在自己的皇宫内,若是都镇不住场子,还需要靠杀人来立威,那他这个皇帝也算是做到头了。“手底下的人只要在做事,总会有出错的可能。作为上位者,要能容忍他们犯错,也要给他们改错的机会,这点容人之量为夫还是有的。”周止若似懂非懂,道:“以前师父跟我说过,上位者要保持威严,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太过亲和就会令下面的人失去敬畏心。你说的,和我师父说的不太一样呢。”宋玄笑了笑,在周止若的脸蛋上捏了捏,哈哈笑道:“没事,这些东西你也无需太懂,总之,觉得怎么舒服怎么来就可以了。《仙木奇缘》好了,朕要去上朝了,你回去吧!”说着,他双手背负在身后,悠然的向着不远处的大殿走去。目视宋玄的身影走远,跟在周止若身旁的一名女官低声问道:“娘娘,咱们回坤宁宫吗?”周止若摇了摇头,脸上的温柔笑意逐渐消散,多了几分严厉。“把后宫之人都叫来,今日,本宫要教教他们什么叫做规矩!”这些日子,看来她还是太过宽容了,使得下边的人失去了敬畏之心。一个小宫女,都敢当着自己的面勾搭自己的男人,真当她这个武当掌门,武朝皇后是摆设了?!.....宋玄来到太极殿时,文武百官早就到齐了。“诸位爱卿来的都很早啊,都吃了吗?”一开口,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下的古老打招呼方式。这种极为接地气的话题,顿时使得朝堂中氛围都宽松了起来。就连宋廉那个老学究都笑道:“微臣不仅吃了,而且还难得的睡了个好觉,整个身子骨都感觉好多了。”宋玄含笑点头,“国事重要,但诸位爱卿的身子骨也重要.....好了,闲话就不说了,今日诸位可有本要奏?”李善长率先出列。“陛下,臣有本要奏。关于科举之事,臣和刘大人、宋大人商议后,认为还是南北两地分开为好。至少,在北地富裕起来,读书人水平整体提升前,不适合统一科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