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二百四十二章 产业链

第二百四十二章 产业链

“不知这精盐在哪里能买到?!”
此言一出,众食客纷纷用饱含期待的灼灼眼神看着吴驹和子楚。
这问题正中吴驹的下怀!
吴驹嘴角微微勾勒起一抹笑容。
“大家请看结海楼对面!”他向着大门外指过去。
众人纷纷侧目看去。
只见结海楼正对面,有两栋商铺悄然无息的落成了。
左面那个,装修古色古香,叫青石茶庄。
右边那个,门面恢弘大气,叫大秦粮油。
“焯,这两家店什么时候建成的?”食客中不禁有人爆了粗口。
如果没记错的话,昨天这两家店铺还在装修中吧?
有一些注意过的食客纷纷回忆起来……
印象里,这几家店铺被收购的时间和结海楼被收购的时间好像确实差不多?
只不过大家这段时间的注意力全都在结海楼上了,相比之下这青石茶庄和大秦粮油反倒不怎么引人瞩目了。
破案了!
这肯定都是吴驹提前就制定好的计划。
“左边那家青石茶庄,正是吴某名下的产业,贩卖的正是你们今天喝到的炒茶,相信大家也已经品尝过炒茶了,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也就不过多介绍了,茶庄中现在有龙井,碧螺春,金骏眉,铁观音等多种茶叶,欢迎大家进店消费,自行选购!”
“右边那家大秦粮油,正是我大秦食品有限公司在咸阳的供销店铺……之一,你们所看到的我刚才展示的调料,以及结海楼使用的所有调料,包括植物油和精盐,都可以在这家大秦粮油店里找到,物美价廉,欢迎大家消费。”
食客们闻言,嘴角微微抽搐。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一条龙服务??
“开业首日有优惠,大家先到先得哈!”
吴驹说话时,嘴角总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
子楚看着这笑容,眼皮狂跳,突然想起当年在赵国见到吕不韦的场景,对方当时脸上也总是挂着这种笑容,给人以一种说不上奸商、但也让人觉得“介小子可不像好人”的感觉。
吴驹这是受他这个准岳父熏陶已久了啊!
子楚咂舌。
“走吧大王,给我的剪彩仪式捧个场?”吴驹问。
“好!”子楚欣然同意,反正自己都已经露面了,也不在乎这些了。
二人旋即出门。
在他们身后,一群食客紧紧跟在他们的身后。
吴驹来到两家店铺前,接过仆役递来的剪刀,咔嚓两声剪短了两边店铺前的两根彩带。
旋即,他让到一旁,两个店的小厮爬上梯子,将牌匾悬挂了上去。
“现在我宣布!青石茶庄和大秦粮油开业了!大家如果有兴趣、有需要,欢迎进店,最先结账的一百名顾客还会有额外折扣和奖品!”吴驹高声说道。
小厮撤走梯子后,早就迫不及待的食客们一头撞进了两家店铺中。
粮油店中,食客们一进门,便看到了货架上摆放的琳琅满目的调味品。
油罐里黄澄澄的大豆油和棕榈油,雪白的精盐和白糖,香气浓郁的香油,酱油、生抽、老抽三人组以及醋、白醋,十三香、胡椒粉等等。
作为粮油店,店里当然也是有米面的,不过在这块大秦粮油店相比其他粮店就没啥竞争力了,所以只是附带的业务。
一眼望去足有几十种!
食客们惊了。
“这就是结海楼使用的调味料吗?”
“这种类未免也太多了吧。”
在这个时代,用的多的顶多也就油盐糖醋,而且还都是富人才能用得起,他们哪见过这么多的调料啊!
“是的,结海楼中的使用的所有调料都可以在我们店里找到!”店内小厮跑过来乐呵呵的说。
食客们连连点头,旋即看到了货架上的标价。
“我去,这精盐还真是五十文一斤啊,吴卿诚不欺我啊!”
“油二十文一小罐,六十文一大罐,这分量也比猪油、牛油、羊油便宜的多啊!”
食客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准确来说会会比这个价格更便宜一点,因为开业首天有优惠,而你们是本店的第一批客人,也可以享受额外优惠。”小厮补充了一句。
那还等什么?
众人连忙说道:“先给我来一包盐!”
“五包!”
“这大豆油给我来一罐。”
“这个酱油怎么卖啊!”
店里忙成一锅粥。
而另一边的茶庄也是差不多的场景。
结海楼的茶水是用餐前赠送的,因此和调料不同,绝大多数的食客都对炒茶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茶叶的贩卖也就更简单了。
要知道,喜欢喝茶的人群可一点不比喜欢喝酒的人群少。
开水煮两片茶叶都能喝的有滋有味,更何况吴驹这茶香浓郁,甘甜可口的炒茶呢?
况且吴驹给茶叶定的价格也绝对算不上贵,能在结海楼消费的食客,绝大多数也都是能买得起这茶叶的。
门外,眼看着两边生意都开始红火起来,吴驹长舒一口气。
“走吧大王,他们还等着我们回去接着喝酒呢。”吴驹笑道。
“走!”子楚的心情同样大好。
二人结伴回了结海楼。
茶庄和粮油店不仅是开在结海楼对面,茶庄在咸阳城内开了六处,粮油店几乎是每个坊都有一个。
因此,有关于包括结海楼在内的三者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咸阳城。
尤其是传到了那些盐商的耳朵里。
有价格更低廉更亲民的食盐出现,对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但对这些盐商而言不亚于一场暴风雪般的灾难。
他们亲自去到粮油店,捧起一把精盐,欲哭无泪。
衣食住行中“食”的一场变革,正在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趋势进行着!
……
城内的青石茶庄和大秦粮油店已经全部开门了。
消息从结海楼这边,以极快的速度口口相传,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这件事,得知了能有这么便宜的盐吃的老百姓们二话不说,就开始打听粮油店的位置,向着离自己家最近的粮油店跑过去,挤进人群之中。
老甄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是街坊邻居口中得知秦盐的消息的。
刚开始时,他其实最开始是拒绝相信这个消息的,想想都知道不可能的嘛!
盐那东西哪个不是几十贯几十贯的卖,乃是她们平民老百姓能吃得起的!
但后来听到吴驹和大王的名义时,老甄犹豫了。
大王贤德仁义,待民宽厚。
吴驹悬壶济世,造福百姓。
对这两个人,老甄一直是佩服不已的,不仅是他,很多老百姓都一样。
尤其是吴驹,当初瘟疫肆虐时,老甄的儿子不幸感染上了疫病,危急时刻,是吴驹开发出药物治愈了他的儿子,从此老甄一直视吴驹为他们家的救命恩人。
思来想去,百般犹豫之后,老甄还是忍住了心中的冲动。
倒不是他思想不够坚定,而是毕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他怕有人诓骗他。
直到官府的一纸公文张贴到了街头巷尾的布告栏上,老甄才终于相信了。
公文上写的正是秦盐的事,表明了秦盐的消息一切属实,这种盐是从矿盐中提炼的,所以价格很低,售价五十文一斤,平民老百姓也能吃得起,便宜归便宜,对人体却是无毒无害的,乃是吴驹经过研究后得出的产品,名曰精盐,由于和国家合作,所以产品名为秦盐。
同时,公文上也提了一嘴大秦粮油里的其他产品也都是无毒无害的。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官方站出来背书了!
老甄这还有什么不信的,连忙打听了离家最近的大秦粮油店,得知每一个街坊都有一个后大喜过望,连忙跑去。
到了那里,见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店前挤得水泄不通。
这能难得倒老甄?
他也挤了进去,费劲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卖盐的货架前,只见一个小厮站在货架旁,他往货架上放几包,就被拿走几包,供货的速度比不上卖货的速度。
很快,老甄抢到了一包,他来到收银台前结了账。
出了店门,他打开盐袋,用食指小心翼翼的蘸了一点尝了尝。
这咸味,他不知道多久没有尝到过了。
老甄忍不住热泪盈眶。
终于啊,咱老百姓也能吃的上盐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