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 第474章开凿运河!

第474章开凿运河!

当然,李盛既然安了心要开拓海外疆土,训练海军这么大的事,也不可能真就全权丢给秦副官去了。<br/><br/> 毕竟海洋凶险,风暴出没,天威莫测啊……<br/><br/> 因此李盛让秦若婵帮自己训练海军的同时,夜间天黑之后,自己则又给秦若婵补课各种海军科目。<br/><br/> 这些科目,李盛之前在抽奖中早已入手,此时教起来也算得心应手,信手拈来。秦若婵学的也挺快,不过为了确保知识的二次传播不会出问题,李盛差不多还是手把手的在教。<br/><br/> 最后……<br/><br/> 李盛时不时验收考核一下招募来的水手,发现还不错。比起后世的各路老海狗,正经的海军士兵当然是差点意思,不过总体来说,已经算是基本达到了近代水平!<br/><br/> 这方面没有遇到太多的难题,李盛也算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br/><br/> 因为最近尽管大船搞成了,但李盛感觉,摆在面前需要解决的项目反而更多了……<br/><br/> 远的不说,单说航海定位手段,这就必须解决。<br/><br/> 早在汉代,神州就曾诞生“过洋牵星”的技术,通过星象来确认自身位置。<br/><br/> 在后世的大航海时代,欧洲人对科学的渴求达到了一个极致。<br/><br/> 就说发现哈雷彗星的那个哈雷,就曾经在美洲大陆荒无人烟的地方,孤独坚守十余年,来绘制完善当时的星图。<br/><br/> 神州古代的各路道士,观星术自然一个个的也都有一手,其中甚至不乏极为厉害之辈。<br/><br/> 比如诸葛亮这种,还有什么刘伯温……<br/><br/> 并且,即便不说这种一线顶流,在后世无数年过去都拥有粉丝无数的开国功臣大佬,便是寻常道士,往往也有不少天文学功底。<br/><br/> 比如魏征,以及魏征的那群师兄弟,一个个的就是看天文的好手……<br/><br/> 不过……<br/><br/> 渐渐的,随着时间推移。<br/><br/> 后世的神州,因为种种原因……海外探索,积极进取的风气逐渐被打压,整体文化氛围变得越来越封闭,内卷。<br/><br/> 而同时,因为多次战乱。<br/><br/> 在屡次的乱世之中,无数古代的知识财富瑰宝遗落。<br/><br/> 这其中圣贤书,孔孟之道,微言大义这类,自然都被悉心保护下来。<br/><br/> 那么乱世中顾不上保护的时候,怎么办……<br/><br/> 毫无疑问,自然便是牺牲一些奇技淫巧了……<br/><br/> 也是因此。<br/><br/> 在明初,曾经带三宝太监南下西洋,最后一路远至非洲南部的过洋牵星技术,最后到了明末、清代,也就逐渐失传了。<br/><br/> 因此……<br/><br/> 这其实也是李盛最近工作的目标。<br/><br/> 过洋牵星技术,尽管在汉代就已经发明,但直到唐代……<br/><br/> 因为经历了数百年大乱世的分裂和动荡,这些技术并未得到发展。<br/><br/> 甚至于……<br/><br/> 直到今日,李盛也没有在唐人口中听到过这门过洋牵星的技术。<br/><br/> 毫无疑问,按照前世的剧本,这门技术现在还是失传状态,等待发掘出来,再扩展补充,发扬光大。<br/><br/> 不过……<br/><br/> 寻找文物归寻找文物,但既然眼下一时之间找不到,李盛也不会拘泥于此。<br/><br/> 首先能用的先整上,这就比什么都强……<br/><br/> 因此李盛这一波的解决方案,是尝试制作六分仪。<br/><br/> ……<br/><br/> 六分仪的使用,说来有些复杂,因为观测的结果还要计算一下,才能得出具体的经纬度。<br/><br/> 毕竟观测出来的只是阳光、星星的方位数据,并非直接观测一张地图出来。<br/><br/> 这个计算的问题,需要用到三角函数。<br/><br/> 说起三角函数,李盛就很是有些头痛了……<br/><br/> 玛德,单单是教秦若婵学会,自己就花了足足一周的功夫。<br/><br/> 等秦若婵教会手底下的水手们学会使用,那更是……<br/><br/> 鬼知道需要等到什么时候去。<br/><br/> 不过李盛也知道,这个问题……迟早还是要解决,也只能看教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了。<br/><br/> 好歹这秦副官学会了不是么。<br/><br/> 就在这艰苦的三角函数教学任务,更加艰苦的蒸汽机科研任务当中。<br/><br/> 李盛还有更要紧的事。<br/><br/> 不管其他的企划计策方略宏大叙事有多美好,<br/><br/> 首先,朝廷交代的事,这咱得办完不是?<br/><br/> 这一共可是要建九座大船厂呢,这第一座因为是自己名下的,未来打算转型做武装游艇,尽管配置齐全人员训练的也最为精良,但其实,这甚至只是最小的一座船厂。<br/><br/> 后续可是还有整整八座船厂,等着建造呢!<br/><br/> 这一连串的大规模建造任务……<br/><br/> 除了船厂本身之外,还有大量的外围工作。<br/><br/> 比如开凿运河!<br/><br/> 这运河诚然算不上是船厂的一部分,但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外设”。<br/><br/> 因为起初的船厂具有试验性质,所以建造在海边,但后面的八座船厂却是围绕西湖来建造,因此运河的开辟自然也是个大工程。<br/><br/> 得连通西湖到海边!<br/><br/> 并且深度不能疏忽。<br/><br/> 这需要大量的爆破作业,同时……因为围绕西湖建造船厂,还要开辟运河到海边,<br/><br/> 这沿途占用多少农田,占用多少灌溉渠,水力资源?这都得拿真金白银来和当地的百姓农户购买。<br/><br/> 一来二去,李盛渐渐的竟然感觉预算有超支的迹象。<br/><br/> 当然,超支本来就是要超支的,毕竟船厂的整个修建成本,其中有一部分在财务设计上,是要用前面船厂的盈利来填充的。<br/><br/> 现在李盛因为一个不留神,八座船厂同时起建,预算自然是左支右绌。<br/><br/> 于是为了创收免得半路翻车,李盛还顺带开展了木材生意。<br/><br/> 说起这个木材生意……还真挺偶然。<br/><br/> 李盛感觉,简直就是戏剧性十足!<br/><br/> 前端时间,李盛其实也是非常疑惑。<br/><br/> 玛德,搞根桅杆的事,一根极品木料足矣。<br/><br/> 因为大船可能还要补充到三桅规模,后续可能还需要木料。<br/><br/> 但即便这样,能用的了多少木材?<br/><br/> 偏僻李盛想买好点的木材,还真就那个到处都买不到。<br/><br/> 全国都买不到你怕不怕!<br/><br/> 最后,也就出现了莺儿急急忙忙跑来找李盛报信的一幕。<br/><br/> 不过这会……<br/><br/> 李盛虽然不知道,这木材是何方大佬买去造宅子了。<br/><br/> 但现在他还真挺感谢这个幕后大佬的。<br/><br/> 因为高端木料的大缺口,李盛正好,就可以开搞木料生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