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崛起,从1900开始 > 第204章 拜见盛宣怀

第204章 拜见盛宣怀

“哦怪不得他们开来的,都是军用船只和快艇,原来是浙江按擦使大人的女婿,还是个开办银行的商人,那他去煤山镇干什么?也想去入股办煤矿?”席裕褀嘟囔着。“我看这年轻人目光炯炯,志向远大,自身武艺高强,怀有济世安民的侠义心肠,又有军人撑腰,将来一定大有前程。”席裕福见过陈天华,印象不错。许父许母也忍不住地点头,看了许云媛一眼,有点异想。作为父母,女儿不幸遭遇让他们痛心疾首,事至如此,只能考虑今后怎么办。女儿年纪轻轻的,那肯定是再嫁为人妇为妥。今天在码头,他们也见到过陈天华,要说是选女婿的话,那真是求之不得。可惜,人家是名花有主。“不说这些了,反正云儿安全回来了,请她洗个澡休息休息,晚上家里好好喝顿酒压压惊,怎么感谢慢慢考虑,反正还有三天时间。”“也好,就这么定了。”席裕褀说道。……淮海路,盛公馆。上海图书馆东侧,对面是英国乡村绅士俱乐部。一座跟李公馆几乎一样的英国乡村庄园,占地约有一万余平方,里面有一处不小的湖泊。每层楼都有木头阳台,在陈天华眼里,它有点瑞士风格。这里跟李公馆不同的是,在庄园大门有二名全副武装的清兵站岗,园里有不少头戴花翎的官员在走动。毕竟是正二品清廷命官的宅院,跟在野的李经方大有不同。庄园大门上方挂着一块红色的本板,上面用烫金字书写着盛宣怀的所有头衔和尊称,而且还是中英文标注。陈天华见了大为不解。走进偌大的会客厅,中间有英式挂钟,中央是灯笼式煤气灯。其整个布置是中西结合,敢情是经常有洋人前来拜访,让他们各取喜好。一边是中式家俱,许多字画和价值不菲的花瓶,蒙古地毯。而另一边,则完全西洋化,家具是圈椅和卧式沙发,俄国地毯。墙上是英国的钢板动物刻画。虽然画是无名没品,可落地灯却是极为有名,叫做‘沙龙灯塔’。茶几上摆放着咖啡,牛奶糖,还有马尼拉雪茄和埃及香烟,还有法国大香槟。但盛宣怀见陈天华,并不在大客厅或小客厅里,而是在他的什么书院。那里才是他处置日常公务,跟中外来宾正式洽谈的地方。管家来了,告之陈天华一个人去书院。也许是想考验一下这个年轻人,能否具有能力担当。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跟随一名头戴花翎顶带的从事,来到了一座气势恢宏的院落前。这里便是盛宣怀的中枢所在地。“陈先生请吧!”陈天华微微点了点头,跟随从事走进了书院侧门,然后再顺着中轴线直行,一直来到中间那个正房,才停住了脚步。“请陈先生稍等,本职先去禀报。”从那名从事的花翎顶带和补子,陈天华判定,其官衔应该在正五品,但对陈天华很是客气,也很恭敬。但凡被盛大人私自约到书院见的人,非富即贵,许多洋人领事,洋行老板,当地富豪就在此被约见。“请便…”陈天华点头示意。这位从事快步进去禀报了。“陈先生请进,盛大人就在房间里等你。”只一会儿,从事从朝房里走了出来,微微躬身道。他知道盛大人尊贵,也挺忙的,绝非谁想见都能让他接见的。但今日这一个年轻人,没有任何官衔,也非洋人,进去一通报便可接见,很是少见。陈天华正要抬脚进去,那位从事瞧了他一身轻便装,忍不住提醒道:“陈先生要不要先去换一身正服?”陈天华一个怔愣,想到自己是私访,怎么可能会着正服。况且,他只是个普通商人,所谓正服那都是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看法不同而已。也许这位从事,见的官员或领事太多,他们都会着官服或官便服。而陪同前来的李经方,对他这身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今天来的确有些唐突,也没有想到要换什么正装在书院相见。再说,他这二年都是在做买卖,无论见谁那都是一身常服,所以习惯了。说起来,他还没有在正规场合里,拜见过什么王公大臣,见过最大的大清官员,就是自己的岳丈李存智了。可李存智从没有这种规矩。上公堂官衙去拜见王公大臣,应穿官礼服,这里大清朝制礼仪规矩。但这是在盛公馆,是官邸不是衙门啊。陈天华有所不知,上海盛公馆就是盛宣怀的府衙,办公生活都在一起。他真正的衙门在北京,而在上海,他管理得都是官办企业,什么轮船招商局,通商银行等等太多。干脆,他就在公馆里办公。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在公馆大门前公示自己的官衔,爵位,尊称等。就是在变相地告之,这里也算是衙门。但,现在让他去哪里换呢?“谢谢提醒,来不及了。”他没有再多说什么,直接走进了盛宣怀的朝房。朝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清香,是从屋角的青铜蹲兽香炉内传来,整间屋子明亮简洁,收拾得整整齐齐。身着官服的工部左侍郎盛宣怀,正坐在一张宽大的案几前奋笔疾书。他头也不抬,似乎没有看见有人到来。这里既不是官衙,也不完全算是私宅,而是官邸书院。陈天华想了想,还是施以参见礼为妥。“在下陈天华,参见盛大人。”陈天华双手一合,一揖到底,但没有下跪。“你来了,稍等片刻,本官写完这几行字就好!”盛宣怀头还是没抬。但他知道进来的人,一定是李经方隆重推崇的青年才俊陈天华。陈天华花了一天两夜写的计划书,经李经方上呈,他已看过,总体还是满意。他是以夷制夷,以西洋牵制东洋的主张者,也是坚定的执行者。对于东洋岛国长期窥伺与吞噬我国疆土,早已愤慨。陈天华的计划书主旨,恰恰是主张扼东扬西。光凭这点,他不看计划书内容,已有强烈好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