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陈思静的那堂课讲得很成功,所以教育办的叶吉平主任要把这堂课做为典型为全乡的教师观摩。他的理由很有说服力:字的教学落在落在课文的讲读上,教学效果明显,课堂气氛活跃。但陈启堂反对将这堂课作为示范,让全乡的教师来观摩,原因是陈思静是他的女儿,更重要的是陈思静文化根底浅,在语言方面恐怕难以有上佳的表现。有了陈启堂的反对,作为姐夫的叶吉平主任不好强求,他看出陈启堂不是故作姿态装样子给人看的。叶吉平了解他,知道他不是个喜欢转弯抹角的人,凡事都喜欢当面锣对面鼓,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说出的话板上钉钉,不可以随便更改。
陈思静知道这件事,她没有埋怨父亲的意思,她明白父亲的话有些道理。然而,她的内心里又有些不服气,陈启堂的女儿就不可以出公开课?文化素质高就一定能讲好课?若不是当初父亲强逼着刚初中毕业就照顾生病的母亲,耽误了半年多,今天她也是高中毕业了,说不定还能考上大学呢!她的这样的想法不能和父亲说。陈启堂虽然疼爱她,但是,他的“威严”是不容触犯的,陈思静可得他留面子
陈启堂的儿女中只有陈思静是他一手安排的,除了喜欢外,还因为他觉得亏欠她很多。他自己并不认为自己违背了什么原则。最后的一次民办录用全乡只有八个名额,陈思静的教学成绩无可挑剔,只是工作年限短些。然而,有工作成绩就可以了,看一个人就是看工作吗!况且,陈思静来时工作任劳任怨,有目共睹,这些都是堂而皇之的理由。
陈启堂唯一的儿子陈思源高中没毕业就以吃商品粮的身份参军入伍,之后转业到了乡上的供销社做售货员。于他来说,这是很不错的工作,除了有固定的收入外,他还受人尊敬。陈启堂比陈思源还要高兴,这等于免去了他的忧虑,卸去了他的负担。儿子有工作了,全不用他这个当爹的操心。陈思宁为陈启堂所不喜欢,她在七九年她被录用为民办教师,每月拿十八元的补助。四年后,她考上了中师内招,毕业后在外县工作。
陈思静理解父亲,知道父亲不愿意让人背后指戳,知道父亲注重自己的名声,所以她谨言慎行不张扬不张狂。
陈思静在那个星期日和李祥君做深入的交谈之后,就再也没有和李祥君打过照面,只是看到过他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