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朝廷和崔氏的反应(二合一)
对比起了一众游侠儿和百姓,看到了锋锐‘割发代首’、‘挨二十军棍’这样的一个场面之后。
心中只剩下了震撼、敬佩、赞赏等,算是正面的情绪。
那一个不过是二十来岁,打扮上不说如何华贵,但是自然有着一番风采的读书人;明显看出了这些货色在演戏,最少有着其中的一部分是在演戏。
幸运的是,此人看出了以上的种种后。
不但是没有当场揭穿,对于胡彪等一行人也没有什么嫌弃、厌恶等意思,反而是高看了他们一眼。
若是论起了理由,说起来也是很简单。
一方面,他叫做李德裕、字文饶。
近日刚好在扶风等地游历,听说了一些传言之后,立刻就是赶过来默默观察了一番;很快之后,胡彪等人就是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质。
李德裕此人自幼便胸怀大志,苦心攻读经史,尤精《汉书》、《左传》等,但生性却不喜参加科举。
换成其他人,这样的做法就是自我断送正治生命;李德裕这么做却是没有一点关系,因为他爹叫做李吉甫。
在大半年前的时候,这位李吉甫还是当朝宰相了。
虽然因为在朝廷中树敌过多,不得不主动请辞了宰相之位;但李吉甫依然能够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出任淮南节度使。
甚至离京上任的时候,当朝陛下李纯还在通化门为他饯行。
因此就算李德裕不愿意参与科举,依然能以门荫的方式入仕,才是一做官就补任了清贵的秘书省校书郎。
综合以上,李德裕是在一个正治世家长大。
从小耳濡目染之下,造成了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与平常人远远不同。
更具体一点,那就是看一个事情他不问人品德、动机如何,他更看重的是有没有能力,结果如何这些才是重点。
而眼前胡彪等人的演戏,对于他而言反而是一种能力的表现。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道理很是简单,但是知道去这么做的却是不多,更何况这些军中的厮杀汉了。
另一方面,刚才那一个叫作锋锐军士在卸甲了之后,背后那些大小不一的新旧伤势,这一点是完全做不了假的。
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望族李氏,家中也是养着好些部曲。
其中有着一些部曲教习,年纪已经很大。
甚至是参与了当初积香寺,那一场有唐一朝最为惨烈的战斗;但若是论起了背上伤疤的恐怖,还真比不上这样一位锋锐军士。
因此,基于对于这些血战万里,才是匆匆而回安西军战士。
李德裕的心中,有着一种本能上的敬意,对于胡彪等人一些小节上的瑕疵,一时间也不是如何在意,算是更加宽容了好些。
最终,那锋锐军士被敷药、包扎完毕,终于是悠悠地转醒了过来。
在石破虏的帮助下,被扶上了一匹神骏的宝马,就此整个人虚弱的趴在了马背上,脸色看起来惨白得厉害。
做完这些后,这一支来自安西军的小队伍,又一次继续向前行动起来……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不仅是邓三郎等一行游侠儿,柳亦等民间义士,在之后的时间里继续跟着队伍一起行动。
还有李德裕也是骑上了一头大青驴,一起跟上了队伍。
更为准确的说,若是跟在了那一面破烂战旗身后一起前进人员,全部都算起来的话,乌压压的可是有着两百来号人了。
究其原因,一切都是到了中晚唐时期,唐人那一种独特的气质。
具体上,源于距离并不太长的时间里,贞观、开元时期的盛世,此时的唐人还有着一些豪迈、浪漫、包容并蓄的气质。
但是国力的迅速降低,生活的越发艰难,让他们变得固执、愤怒,以及对六七十年之前的大唐,充满了怀念。
以至于在随后的时间里,每一天过去之后,又或者说胡彪他们每路过一个市集。
闻讯来看热闹、送上粮食的唐人百姓,数量上也是越来越多起来。
附带着,自发加入了这样一个队伍,打算护送着玄戈营去长安城的唐人好汉们,也是越发多了起来。
数量上,人数从最初的一百、两百。
不过是两三日之间,人数就有着七八百人之多,其中商人、游侠、庄稼汉,读书人等各种身份的都有。
若是算上了闻讯赶来,看热闹的唐人百姓。
往往路过一些集市、城池的时候,队伍前进的前后左右,围观人员的数量都是超过了万人之众,黑压压地看过去全部都是人。
以至于,到了后来的几天里,还出现了好些让胡彪等人都是有些无语的状况。
比如说:在每日傍晚时分,他们到了一个集市、又或者是村子,准备找一处屋檐开始宿营的时候。
却是惊讶地发现了在屋檐之下,早就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甚至还被垫上了厚厚的干草,明显是为了他们所提前准备的。
而在他们心中感动之下,就准备帮这些大唐年间的老乡做一点什么,比如说挑水、劈柴的这些。
一时间双方之间互相帮助,很是有些鱼水情的感觉。
另外,每日在他们必经之地的集市上,有好些闻讯赶来的小商贩、江湖艺人,开始卖力地吆喝和表演起来。
顿时,就会有着老爷们的叫好声,妇人们的叫骂声,小孩子哭闹和笑声等种种混合在一起。
那家伙!场面搞得一个热闹无比,像是现代位面东北地区的老乡们在赶大集一般。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一种让李德裕都是目瞪口呆,很是有些始料不及的情况发展。
却是让胡彪他们一行人,缓缓向着长安城靠近的过程中,制造出来的动静越发地大了起来。
民间相关的舆论,那也是越发对于他们有利了起来。
可让胡彪他们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随着他们不断的前进,如今眼见离着长安城,已经不到两百里的距离了。
整个跟随着他们行动的队伍,数量已经是达到了一千一二百人。
朝廷和崔氏等方面,依然是没有半点反应。
又或者说,就算是有着一些反应,但是以他们当前的身份和消息来源渠道,也是没有办法得知。
倒是那李德裕,以自己对朝廷当前各势力的了解,猜到了很多东西。
只是他一点都没有,想要对着胡彪等人透露半点的意思。
最少以胡彪等人目前的表现,还没有到一个可以让他出手交好,算是提前投资一番的程度。
而胡彪等人怎么办?当然是继续往前呗。
他们就不信了,等他们一大群人到了长安城下,那些人还能当成没有看到。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根本不用抵达长安城下,有关于如何处理他们的事情,马上就有一个结果了……
*****
时间:大唐元和四年,二月十四日的申时两刻。
也就是下午的三点半钟,离着胡彪等人第一阶段任务最后期限,已经只有五十几个小时的时候。
地点:在长安城的108坊中,绝对算是王公贵族、朝廷重臣扎堆居住的高端社区,开化坊之中。
崔群,带着一脸铁青的脸色,很是有些气势汹汹走进了崔府后院之中。
再也没有一点,昔日之间那一个大袖袍服之下,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的潇洒淡定之态。
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府中原本做事就是谨小慎微的一众下人们,立刻吓得大气也是不敢出上一口。
没办法!崔群、崔敦诗,在清河崔氏中虽然是一个小妾所生。
可是架不住此人能力极强,他自小博览群书、展现出来过人的才能,二十岁参加科举便是进士及第,被授秘书省校书郎。
如今虽然只有三十七岁,已经是拜翰林学士,迁礼部侍郎,算是朝廷一员重臣。
外界公认只要假以时日,而且不用太长的时间,崔群此人将又是一位清河崔氏出身的宰相。
因为对于崔家的人来说,这位小妾所生的主人,虽然不一定是下一任清河崔氏族长的不二人选,可也不是他们所能忤逆的所在。
清河崔氏规矩甚多,真要惹怒了这种主人。
若是被打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
哪怕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今日被同僚邀请去‘太白楼’宴饮的崔群,为何这么早就回来了,并且还是这么一个怒气冲冲的模样。
有关于这样一点,他们注定是无从得知了。
因为崔群回来之后,立刻就是让人将自己的长子崔严,次子崔充两人,一起唤到了自己的书房之中。
等到下人们全部退下,并且关上了房门。
三十七岁的崔群,在瞪了一眼已经快二十岁的大儿子后,嘴里开口就是一句:
“孽子你说,那大唐安西军之事为何隐瞒于我?甚至还以我崔氏的名义,让朝廷其他官员帮忙,不向陛下禀告此事。
若不是今晚酒宴之上,无意中听得了赵御史说起,你又打算瞒我到什么时候。
为了一个小妾,你又打算将我崔家的名声,败坏到了一种何种程度。”
在听到了以上严厉的问责后,原本还是一脸轻松的崔严,立刻就紧张了起来;嘴里在结结巴巴之间,努力地解释了起来:
“孩儿以为不过是一些小事,便是准备自行处理就好;等到事情处理好了后,再向阿爷禀告,绝无隐瞒的想法。
阿爷也请放心,最多一两日我就能处理清楚。
我已派出家中一批部曲扮成山贼,只要杀掉了这些安西军的参军,此事自然是很快就会平息,我清河崔氏的名声也自然能保全。”
看着大儿子,那一个信心满满的回答,崔群差点没有被生生地气晕过去。
他知道自己这一个长子,真心是一根朽木,不管如何雕琢怕是也无法成材的那样一种;不过幸运的是,他还有着次子,今年十三岁的崔充自小聪慧。
因此用现代位面的话来说,这是眼见着大号废了,崔群又打算练一个小号了。
有了这么一个打算后,崔群扭头向着自己年纪虽小,但是跪坐在一旁却是风度极佳的次子崔充,在嘴里解说了起来:
“二郎,我们崔家能延绵千年,历经本朝太宗、高宗、玄宗等多位陛下打压,如今却是更加繁盛。
根本之上,不是家中有着多少钱粮,养了多少的部曲。
而是靠着巨大的名望,让昔日太宗皇帝打算对我崔氏下手,也只能是逐步地打压,而不是直接抄家灭族。
所以别看当前私下议论我崔氏的,不过是一些百姓而已,却已经是一场巨大的危机。
针对此事,你看如何处理才好?”
面对着崔群充满了考问意味的问题,崔充不过是稍微地思索了一番之后,嘴里就已经是有了答案。
但是这样一个答案,却是让崔严这一个大哥,也是头皮发麻了起来:
“阿爷,孩儿认为当前最为重要的事情,是立刻通知部曲停手,不仅不能杀了那些安西军的残余。
还要细心保护,以免被其他人杀了之后,败坏了我崔家的名声。
另外,即刻将大哥那一个小妾吴氏,当着周围人家杖毙后,直接拖去城外乱葬岗埋掉;并且宣布让大哥,禁足三月安心读书。
甚至还要阿爷立刻进宫求见陛下请罪,就说一时不察才让家中出现此等丑事,愿意向着安西军的诸位赔礼。
日后在拿出一些钱粮行些许善事,想来那些黔首就会忘记了此事。”
声音才是落下,崔严就是开口嚷嚷起来:“阿爷,万万不可如此。”
“闭嘴。”崔严先是喝止了长子的反对,接着才是向看着自己次子点了点头,表示了一番赞许。
可随后在嘴里,还是补充出了一句:
“不错、但是不够。
因为想要让一个家族一直延绵下去,光有着优秀的名望和名声不够;还要让人畏惧你,尤其是这些黔首。
所以这些安西军人别想活着回到西域,他们最终会死在了长安人面前。”
说罢之后,不提若是有所思的次子,还有一脸沮丧的长子,崔群开始出门而去,打算去进宫求见陛下
至此,崔家针对本次事件的处理,算是就此的敲定了下来。
其实在历史上,崔群的风评也算是不错,当得起贤相的这么一个说法。
但是在家族利益之前,他依然相当地自私,算是在当前这种大时代之下,人物的历史局限性吧……
两个小时左右后,在天色已经逐渐暗了下来的时候。
地点:长安城皇宫中,大明宫的紫宸殿里。
虽然到了这一个时候,站在了高高的宫殿中向着长安城望去,城中大多处坊市这一个时候,早就是漫天的灯火。
但是年龄刚好是三十岁,这么一个壮年的李纯,也就是后世称之为唐宪宗的当朝皇帝,不仅没有去后宫,宠幸一下他的众多美女。
甚至连晚饭,到了现在都没吃了,
反而是独自跪坐在一张御案之前,默默地看着手上的一份典籍实录,很是有些入神的模样。
甚至看到了精彩之处,在巨大的激动中用力拍打着桌子,先是大声的叫好起来,后来却一副神伤的模样。
之所以如此,那是李纯是一个相当有报复皇帝。
平日中勤于政务之余,尤为喜欢看一些历代的典籍实录。
这不!此刻他看的东西,就是一份贞观年间的典籍,看到了当时的太宗皇帝对内受到万民敬仰,大唐国力富强无比。
对外,被异族齐齐称颂为天可汗,四夷敬畏的记录,心中顿时仰慕到了极点。
恨不得以这些先祖为榜样,励精图治一番之后,立刻让大唐恢复到贞观、开元等盛世的场景。
可惜的是,一想到自己的父亲德宗李诵。
不过是因为改革之事,侵犯了宦官集团的利益,就不得不在这些阉人的逼迫下退位。
然后自己登基之后,别看贵为当今圣上,但是很多事情不得不看俱文珍这一个阉人的脸色行事。
各地的节度使,有着很大一部分根本就是自成王国,对于自己的皇命不屑一顾。
一时间,心中就是憋屈得厉害。
也是在此刻,耳边响起了一句:“陛下,礼部侍郎崔群求见。”
“快传~”嘴里说出了这样一句的同时,李纯脸上的表情,顿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如沐风了起来。
很快之后,嘴里一句亲热的话语响起:“崔卿家来得正好,我刚好准备吃些晚膳,不如我等君臣二人先把酒言欢一番如何?”
面对着李纯的热情,崔群则是一脸沉痛的跪倒在地:“臣有罪……”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之后,崔群就此告辞离开。
在对方背影消失在殿外的按一个,李纯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自从安史之乱,手下的不良人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后。
原本有着探查天下情报,稽查盗匪的不良人算是彻底废了,大唐的皇帝就成为一些聋子和瞎子。
所以是时候,重建这样一个力量了。
只是此事极难,怕是俱文珍等宦官,还有朝中的文武们会极力反对,必须好好地谋划一番才行。
针对此事,他连饭也没吃就一直苦思了起来,一直默默思考了到了深夜后,终于是眼前一亮。
嘴里也是大声吆喝起来,却不是让人送上晚膳。
而是一句:“来人,传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