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三国之御寇正文卷75、荀令留香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故事,在天朝的农民起义里,本就是屡见不鲜。
而这,也是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便如第一个揭竿而起的陈胜,那个曾经高呼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愤青,最终却被身边的马夫一刀斩落了那颗不甘卑贱的头颅,而对于这样失败的结局,天朝太祖便有过两句批准。
陈胜失误有二:一在功成忘本,脱离了本阶级的群众;二在任用坏人,偏听偏信,脱离了共患难的兄弟。
草芥时的陈胜会说出“苟富贵,勿相忘”,可当他成了张楚王后,却将一个前来蹭富贵的故人斩杀,却是上演了“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王政沉吟不语之际,大堂一时间陷入了落针可闻的静默,众人皆都注视着王政,心中也有着和徐方同样的疑惑。
这等招揽人心的举措并无不妥,可看将军这个表情,似乎不太认可...
这是为何?
好一会儿,却是吴胜皱眉想了半天,先猜出了王政的心思。
“将军。”吴胜壮着胆子开口问道:“可是在担心土地的安置问题?”
阿胜知我!
王政心头一暖,看了眼他,微微颔首:“若按徐方所言,咱们善待士族,招揽人心,那么之前分给青州流民,以及伤残士卒的田地,可能会出现麻烦。”
“何况天下如今大乱,后续亦会有四方百姓流入徐州,沙场征伐,兵卒损伤亦在所难免。”
言下之意,不仅是之前的土地不可能再吐出来,后面还需要继续从目前的徐州士族里拿到土地。
听到王政这番话,一旁的陈瑀眼皮不由微抽,想到了更多。
按刺史的意思,这样下去,要是有一天中小士族的土地都被分光之时,那么接下来...
他突然不敢想起下去了。
“主公,这倒无妨。”祢衡忙道:“便是善待,亦不可能笃近举远,之前之地,主公既言无主,那自然便是无主,想来不会有人敢这般不识趣,若有,无非财物刀剑,任其自选。”这意思就是若有士族回来想要讨要之前的土地,要么官府直接出面购买,要么...
“至于有主之地,顺势者自可保留,甚至可另外奖励,至于逆势者自取灭亡,另有首鼠两端之辈,无非看其站队,若有子弟入仕我军,或是出钱出粮捐助着,亦可保留,否则....便是心存异志,断不容此辈继续立足徐州!“
说着,祢衡拱手道:“如此则恩威并重,雷霆雨露,任其自选,何去何从,全凭自家。”
“另外...便是流民上了。”祢衡又补充道:“人口乃是最大的财富,主公有意继续吸纳流民入我徐州,乃是正道,不过单靠自愿毕竟太慢。之前青州流民,大半已在彭城消化。”
“除琅琊外,徐州其他郡县这几年饱经战火,早有不少田地荒芜,其中大半皆为世家所有,主公亦可让这些人自行往周边州郡招募耕农,够一定数目的,亦给与奖励,无论官身虚衔皆可。”
“哪怕不是实授,如此名利双全之事,他们必然乐意,自会上心招徕流民,对主公大计也有帮助。”
这个法子不错,王政点了点,又想到一事,沉声道:“可允许民间豪族自行招徕,可田收租赋却不可由其私授自定,必须由官府统一制定,否则...嘿。”
王政太清楚这些地主的尿性了,若是自定,必然高的离谱,流民留不住不说,反而招惹民怨。
“这是自然。”祢衡继续说道:“涉及土地的各项举措,只能论现在,不可论过去。过去收归官用、军用,分给流民的,不变。从现在起,分下去的无主之地,可给一个期限,比如一年内,本来的地主还没回来,那么土地就归分给耕种的流民所有。”
“甚好。”王政思索了会道:“本将还有一个想法。”
环视众人,他一字一顿地说道:“方才先生所言,人口乃是最大的财富,这话不假,可要是没有足够的土地安置,人口再多又有何用?”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既如此,这徐州的土地比例便要调整下了。”
比例?这古怪的词汇祢衡一时间没听懂:“主公所说的是?”
“土地的分别,若从价值上讲,无非良田,荒地之别;可若从所有权上论,却有官田、私田之分。”
凝视着祢衡,王政道:“颁布政令之前,先定规矩分寸,着令各郡县官署,详查辖内土地,有土地超过若干亩的,限令将超出数目上缴官有,化为官田,给其相应银钱、荣衔的补偿。”
这个若干,自然是要祢衡,陈瑀张昭三人先去沟通,划出一个合理的数字。
超出这类数字的,若是远超的基本便是徐州的大户世家了,数量自然不多,如颜、王、陈这类已投诚王政的,超出多少暂时也是无妨,而其他的同等世家,是否要交出私田,却要看他们后面的表现了。
至于超出不多的人家,基本便是中等士族,也算是有相应的补偿,当然肯定不会心甘情愿,但总好过无理强夺。
只是这条补充之后,其实已是偏离了示好士族的本意了,最起码也是威大于恩了。
祢衡皱了眉头,刚欲建言,见王政此时亦正面色平静地看着他,心中一惊,已是清楚王政下了决断。
那便断无更改的可能了。
便将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无奈地拱了拱手:“喏!”
心里却想:“罢了,就当是选一些人开刀罢,若有不长眼的,刚好拿来立威。”
“官田之外,亦要广设官学。”
自起事以来,王政面临最大的问题便是武盛文衰,此番士族再次闹出幺蛾子,让王政心中更是警钟长鸣:
“接下来要广下求贤书,命各郡县举荐贤人,送来下邳,观其才干而分别用之。”
“大善。”听到这话,沉默半晌地陈瑀面现喜色,忙道:“此劝学之举,正显主公重文重儒。”
王政看了眼陈瑀,只是笑了笑,心知其是想岔了,却不先做解释。
汉代的官学本就平常,又分为京学和州属两种,如太学、宫邸学、鸿都学门便皆为前者。
如太学始建于汉武帝元年,刚开始时只有五十个人,汉昭帝时扩大为一百人,汉宣帝时增至两百人,元帝时达一千人,到了成帝时多至三千人。
在两汉时期的太学隶属于太常,太常本来是礼官,主要负责祭祀等礼制方面的事情,同时监管教育。太学里的老师称之为“博士”,学生称之为“博士弟子”。
而无论是博士还是博士弟子的选拔都由太常负责,选拔博士的要求极高,不仅要博学多艺,品德高尚、通达国体,还对被选拔人的年龄作出了硬性规定,要求必须在五十岁以上才有资格被选拔为博士。
某种意义上,在两汉能成为官学的老师,乃至一种莫大的荣耀和肯定。
但太学的学生,其实选拔要求更为严苛,首要条件得年满十八岁,其次需要“仪状端正者”“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最后必须通过有且只有的三条途径。
一,举孝廉。
二、地方重臣举荐。
三、功勋之后,继承祖荫。
说白了,这样的官学所需要的学生,本身就已具有一定的家世和文化,乃是官僚集团的后备军,储备干部,当了太学的博士弟子,便基本表明前途无量了,学校教的,也主要以经学为主,注重挖掘经典的深层次含义,并以五经内容深浅程度排定《诗》《书》《礼》《易》《春秋》的顺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而王政口中的“官学”,目前所需要的唯一功能,便是教人识字,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更是既不考虑家世、更基本是不识字。
至于下求贤书,这一次说是要求郡县举荐贤人,其实有了前几次的反馈,王政的目的却是要强拉士子了,不管可用不可用,愿不愿为他所有,有名气的全拉到下邳,羁縻之!
接着就用祢衡诸项措施,来争取那些不坚决的,以家族存续威胁那些抵死不从的。
众人齐声道:“主公英明。”
议事至今,天近午时,王政挥袖散会,吩咐亲卫准备饭食,留下诸人共用。
饭后,诸人各归本衙,着手布置实行议事的决策。
......
九月清秋,王政着眼文事之时,另有一人却将心思放在武举。
许都城内,武平侯府。
既奉迎天子后,又成功劝服献帝驾幸许都,既定大事,此时的曹操可谓春风得意,便于今日在后堂设宴,聚麾下文武共贺。
是时也,天高云淡,满庭菊香。院落间,欢声笑语,酒酣意浓。
正在此时,府上管事蹑手蹑脚地走进林苑,在旁等得片刻,待众人稍静,轻轻走到曹操身侧,躬身递上了一封书简。
曹操展开,看不得几行,便双眉一皱,更是霍然起身,登时吓了众人一跳,亦纷纷从塌上站起来,文人袖手侍立一侧,默然无语,武将面面相觑,亦是不敢出声。
“明公...”好一会儿,右首一人直接走了上前,缓声问道:“出了何事?”
这是一个俊俏得实在有些过分的男人,让人一眼瞧过去,不分男女便得先叹一声,“当真一副好皮囊!”
若是王政在此,更会直接感慨:原来还是有人能在颜值上不输那孙伯符的啊。
当然,颜值上虽是不分轩轾,可这两人的风格却是大相径庭。
孙策容颜间凝着股勃勃英气,更有阳刚韵味不说,还爱笑语,属于典型的暖系帅哥。而这人清秀通雅,举手投足俱是一派谦谦君子的洒然,却是不苟言笑,神色淡漠,有些过于清冷了。
曹操循声抬头,看了眼那人,摇头苦笑,直接把信递了过去,随后绕树三匝,喟然叹道:“真是想不到,连刘备都挡不住这王御寇!”
“的确出人意表。”那人看完书简后,亦是眉头微皱:“此子还真是个异数,明明年纪不大,行事却是张弛有度,更颇能把握时机,全不似一般贼寇莽撞短视。”
“文若之见,正与操同。”
曹操点了点头,语调中不自觉中带了金铁之音:“徐州先有王政南下,侵略州郡,其后又逢陶谦病故,引刘备继领州事,我本以为如此下来,便是双雄困于一地,必会形成相持不下,彼此消耗的格局,却不料...嘿。”
曹操连连长叹,按他原本的计划,正是趁着王政和刘备彼此牵扯的情况下,他在旁做那耐心的渔翁,只管恢复元气,发展势力便是。
待两虎俱伤之时,他已养精蓄锐完毕,正可将二敌一并除去!
如今...却是盘算落空了!
他是万万没想到,刘备竟然这么快便落败了,这不仅让他短期内再无图谋徐州的可能,更生出新的隐忧。
“徐州...徐州...”曹操悠然转首,遥望东方,突然拍腿大叫:“糟了,那只骁虎如今也在徐州啊!”
“文若,你说王政击退了刘备后,会不会联络上吕布?”曹操蓦然回首,问道:“若此二人同心引兵来犯,乃心腹之患也。”
那人正是年少便享有“王佐之才”,如今曹操帐下的第一重臣荀彧,荀文若。
听到这番话,荀彧沉吟半晌,亦是举棋不定:“明公此虑,不无可能!”
“一个手下败将,一个黄巾贼寇,何足为虑?”
这时,一个粗莽的声音骤然响起,曹操、荀彧循声望去,便见一个彪形大汉悍然出列,此时睁圆怪眼正大声嚷道:“主公只需予褚三万精兵,必斩王政、吕布之头,献于案前!”
“吾有仲康此等大将,自无忧也。”
曹操笑了笑,先不接话,只是夸赞了下许诸,随后不动声色地望了眼荀彧。
荀彧心领神会,立刻便道:“许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若是领军,自是大有胜算,只是如今许都新定,百废待兴,不可造次用兵。”
其实两人心里都清楚,许诸和典韦都是在个人勇武上出类拔萃,谋略,统帅上却极为缺乏,可为先锋却不可为主将。
只是麾下主动求战,自不可直接否决,免得伤其斗志、胆略。
“明公。”荀彧思忖半天已有了主意:“彧有一计,或可一用?”
“哦?”曹操大喜:“文若速速道来。”
“今王政虽占徐州,更名为刺史。”荀彧朗声道:“却乃袁术所予,非出自天子诏命。”
“此子既然连伪诏都愿受领,可见其尚存忠意,有敬慕天子之心!”
曹操点了点头:“那又如何?”
“既是如此,以彧之见。”荀彧道:“明公可奏请天子诏命,给王政一个明正言顺的实授刺史!”
“并密于一书,教杀吕布!”
“事成,则竖子再无骁虎为辅,可缓图之。”
“事不成,则吕布必反噬王政矣!”
“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
“大善!”曹操闻言大为意动,沉吟半晌,拍案而起:“既然要给,就给州牧!”
给什么刺史啊,恁是小家子气!
荀彧之计的最关键处,他此刻没有言明,曹操却明白了。
那便是王政接不接这个州牧,以及会不会乖乖听命去杀吕布,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
却是那道密令,一开始便要让吕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