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 第四百九十七章 风雷钱庄,可赞助陛下封禅!

正文 第四百九十七章 风雷钱庄,可赞助陛下封禅!

  李世民含笑点头。硟</span>


  “丰年可鼓励民间酒庄酿酒,灾年则严格限制。”


  他道,


  “此外,朝廷不单独设立酒庄,如此让利于民,魏爱卿可满意?”


  魏征略一思索,微微颔首。


  “可。”


  长孙无忌笑了起来,出列道:


  “既然太师提出了办法,魏公也认可,那粮价低贱,总可以算作是陛下的功绩了吧?”硟</span>


  “有此功绩,陛下可封禅否?”


  听到这一句,魏征又是摇了摇头。


  “陛下的功绩,我不否认,但要说封禅,我还是不赞成。”


  他道,


  “帝王有功绩,自然会记录在史书之上,流芳百世,难道一定要封禅了泰山,才会被世人所知晓?”


  “要说上奉天地皇祇,长安郊外就有祭天之坛,同样可以告知天地,为何一定要去泰山?难道泰山那边更灵光一些,上天能更接收的到?”


  “我看,未必吧?”硟</span>


  魏征一席话语,让长孙无忌的脸拉了下来。


  “封禅泰山,乃是盛事!”


  他反驳道,


  “昔日秦始皇、汉武帝都封禅过泰山,为世人所称颂!”


  “我陛下文治武功,不输秦皇汉武,乃千古一帝,自该仿效之!”


  魏征嗤笑一声。


  “秦始皇、汉武帝是在泰山封禅过,但这能说明他们是千古一帝吗?”硟</span>


  他亦驳斥道,


  “秦始皇与汉武帝,都是穷兵黩武,不体恤民力的皇帝,在他们治下,多少百姓吃不上饭?”


  “私以为,他们的行为,不值得仿效!”


  “真正的明君贤君,如汉文帝,可曾封禅过泰山?他没有,但谁又能否定汉文帝的贤能?世人皆称颂汉文帝乃三代以下第一明君!以我大唐目前的状况,陛下要仿效的,也该是汉文帝才是!”


  同样是开国第二代君主。


  同样是百废待兴。


  李世民的处境,的确与汉文帝有几分相似。硟</span>


  “秦始皇、汉武帝不是千古一帝?”


  长孙无垢嗤笑道,


  “真是笑话!你这个文臣,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功劳有多大!”


  魏征亦是冷笑一声,道:


  “我是文臣,你也是文臣,你我都曾在乱世中生存,也都带过兵,怎么,你长孙公就比我魏征的见识要高?”


  “秦皇汉武的确是有功绩,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治下,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两位皇帝好大喜功!”


  “皇帝出巡一次,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你可曾想过?”硟</span>


  “跑一趟泰山,皇帝和大臣或许舒服了,但折腾的其实是百姓!大唐立国也有十余年了,灾祸频繁,直到去年才迎来第一个丰年!”


  “老百姓好不容易能有一口饱饭吃,就又要牺牲民力民财,就为了一个虚名,何必呢?”


  这番话语,让长孙无忌陷入了沉默之中。


  好一会儿,他才低声道:


  “动不动就拿民力民财说事……纵然有些耗费,也都是国库出钱,哪里搜刮老百姓了?”


  魏征一笑。


  “长孙公这话就没水平了,国库的钱财哪里来?还不是老百姓纳税?”硟</span>


  他应道,


  “有这笔钱,本可以做许多实事,何必务实不务虚呢?”


  这下,长孙无忌彻底哑口无言了。


  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听着两人的辩论,最终也是跳出来打圆场道:


  “魏征说得有几分道理。”


  “真正的明君,也不需要靠封禅泰山来证明自己。”


  “朕虽有些意动,但朕这屁股不能挪,一挪就是一座座的金山银山被吞噬。”硟</span>


  “不说别的,光就去年朕去一趟行宫,耗费就颇大,比在宫中的开销要大十倍,吓了朕一跳!”


  “呵呵……诸位爱卿的好意,朕心领了,但这封禅之事嘛……”


  封禅这种大大长脸扬威名的事,哪个皇帝不想做?


  李世民当然也想,也有能力这么做。


  但他最终还是采纳了魏征的意见——务实不务虚。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声音传来。


  “若无需取万民之利,便可成行泰山呢?”硟</span>


  徐风雷朗声道,


  “陛下可愿前往?”


  唰唰。


  两仪殿内的目光,悉数汇聚到了徐风雷的身上。


  魏征的目中,露出疑惑之色。


  按照他对太师的了解,他不是会支持封禅的人呐!


  “嗯?”硟</span>


  李世民讶然道,


  “无需取万民之利,那取谁之利?刚才魏爱卿说了,国库的钱,便是万民之利,动不得喔!”


  徐风雷一笑。


  “臣不才,愿以一人之力,供陛下封禅泰山!”


  他昂首道。


  李世民:“?!”


  群臣:“?!”硟</span>


  疯了吧?太师钱多得没地方花了?


  这可是封禅诶!不是皇帝出行旅个游那么简单,这得带上一大堆文武百官,甚至还有外邦使节都要前往泰山见证!


  那是一场盛会!耗费极大的盛会!


  大伙儿倒不是不相信徐风雷的财力,只是觉得他脑子是不是突然秀逗了。


  没事干,做慈善?还是拍皇帝马屁?


  那这血出得也太多了些,以他的地位,好像没这个必要吧……


  “你要一人供养?”硟</span>


  李世民目中闪起了光芒,连道,


  “真的?”


  “听明,你什么时候如此大方了?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李二这一激动,平日里喊的表字都喊上了。


  显然,他很高兴。


  “钱这玩意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要那么多干嘛?”


  徐风雷淡笑道,硟</span>


  “封禅泰山是每个帝王的梦想,想必也是陛下的梦想。”


  “我愿倾尽家财,为陛下达成这个梦想!”


  “陛下愿意否?”


  李世民:“!!!”


  “愿意,愿意,当然愿意!”


  李二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开怀道,


  “大气,太师果真大气啊!哈哈哈……”硟</span>


  “你如此对朕,倒是让朕有些不好意思了,可否有什么额外要求?”


  “有的。”徐风雷咧嘴。


  李世民心中咯噔了一下。


  果然,这小子哪里会肯当冤大头的,这里头必然是有门道的!


  李二稍稍收敛笑容,抬手道:


  “说。”


  “只要不是太过分,朕自应允。”硟</span>


  他倒要瞧瞧,徐风雷这小子肯这么大出血,背后有什么图谋!


  “是。”


  徐风雷朗声道,


  “方才臣说以一己之力供陛下封禅泰山的说法并不准确。”


  “准确的说,是以臣名下风雷钱庄的财力,为陛下封禅提供经济支持。”


  众臣闻言,皆是恍然。


  噢,风雷钱庄。硟</span>


  那倒是可以理解了,毕竟风雷钱庄连军队都能供养,供一次封禅自然是没什么压力。


  “臣的要求有三个。”


  徐风雷道,


  “其一,既然封禅由风雷钱庄赞助,那么此次封禅之行,也必须由风雷钱庄冠名!”


  “颁布旨意的时候,需带上风雷钱庄的名字,在史书上记录的时候,也不能落下。”


  “总而言之,要让世人和后世之人知道,陛下封禅,是由风雷钱庄一力支持的!”


  李世民嘴角微微下撇。硟</span>


  “你这是想要扬名啊!”


  他冷哼道,


  “怎么,你嫌弃生意做得太小了,不安于现状,想做天下人的生意了?”


  徐风雷果断点头。


  “陛下圣明,正是如此。”


  他应道,


  “钱庄业务在长安,已无增长,需要进行开拓,才能保证利润了。”硟</span>


  “与此同时,钱庄的存在,也极大程度上调动了财富的流通,使得长安经济增长,让人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发展,这是一份福气,臣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想要将这份福气让天下人共享。”


  “所以,臣的第二个要求,便是请陛下准许风雷钱庄扩张,开往大唐各处。”


  李世民冷哼一声。


  “福气,是万民的福气,还是你的福气?”


  他没好气的道,


  “说得比唱得都好听,最大的利益,还不是被你占了!”


  徐风雷翻了个白眼。硟</span>


  说得跟你没占似的,就属你皇家吃的股份最多,每年就搁那儿坐等分红!


  “一块肉,你吃我吃大家吃,总有一个人要吃最大的那一块,这是必然的。”


  他拱手道,


  “但最起码,所有人都能吃到点,哪怕只是点肉末油星子,也是实打实的好处。”


  “陛下总不能因为有人要吃最大的那块肉,就把肉扔了,闹得大家都没得吃吧?”


  “歪理邪说。”李世民撇了撇嘴,嘀咕了一句。


  但他也没有再驳斥,毕竟他也是吃最大最肥那块肉的人。硟</span>


  “朝廷并无禁令,你自然可以开,想开多少家都行。”


  李二挥手道,


  “这来求朕做什么?”


  既然能开第一家,那自然能开第二家。


  当然,别人想开钱庄那是万万不允许的,大唐只能有一家钱庄可以开展金融业务,完全是垄断的。


  “开钱庄风险极大,毕竟财帛动人心,所以,自然需要陛下的支持。”


  徐风雷正色道,硟</span>


  “长安的风雷钱庄之所以开办的如此顺利,多年来也没有出现过抢劫偷盗之案,全赖京兆府的支持,有金吾卫昼夜守护,才能保证银两不失。”


  “可离开了长安,失去了庇护,便有了盗抢的风险。”


  “所以,每开办一座钱庄,都需要当地府衙派遣兵丁,提供安保服务。”


  听到这话,队列之中有大臣不禁喊了起来:


  “做生意,还要朝廷提供保护,府衙又不是独为你太师一人开办的!”


  “就是,做生意就做生意,与朝廷何干?凭什么分出一部分兵力来提供保护?”


  “陛下,臣反对!”硟</span>


  “臣也反对,太师此番要求太过分了!”


  “……”


  几个年轻的御史跳了出来,大声驳斥。


  他们只持正理,不惧徐风雷位高权重!


  “你都听到了?”


  李世民沉着脸道,


  “朝廷力量,岂能用于护卫商业?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硟</span>


  “朕若答应,岂不是将商人的地位抬高到了朝廷的头上?”


  “此等过分要求,休要再提!”


  面对一阵阵的口诛笔伐,徐风雷却只是一笑,仿佛早有预料。


  这世上绝大多数的事情,都能够用钱解决。


  如果不能解决,那一定是钱不够。


  “诸位同僚们说得不错,无缘无故,朝廷和地方府衙岂能为商店提供安保?”


  他朗声道,硟</span>


  “所以臣提议,增加一项银业税!专门针对钱庄额外收取一份重稅!”


  “朝廷收取银业稅,可以大大增加国库的税收,而与此同时,对于纳税大户给予一些保护,以保证银业的正常运营,不受盗抢所扰。”


  “臣并非是想朝廷提供便利和特权,只是想要钱庄能顺利运营,不受损害而已。”


  不提供保护?


  我直接砸一大笔保护费扔你面前!


  就问你心不心动?


  毕竟,这不是行贿和利益交换,只不过是寻求庇护,不想被贼寇偷盗抢劫而已。硟</span>


  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就是官府的职责所在嘛!


  此言一出,一众年轻御史倒也不吭声了。


  收重稅,是于国有利的事情,没理由反对。


  “唔……”


  李世民陷入了思索之中。


  片刻后,他方才道:


  “就这三个要求,你就愿意出资,供养朕封禅泰山的一切费用?”硟</span>


  徐风雷微微一笑。


  “对,不光是您,还包括所有随行人员,如侍从、大臣、卫士等,全都包揽。”


  他道,


  “只要陛下答应臣的三个条件,不用陛下和朝廷出一分钱。”


  李世民眉头纠结了起来。


  “此事……容朕好好思量思量。”


  他晃了晃头,挥手道,硟</span>


  “暂且按下不议。”


  “是。”徐风雷退入了队列之中,神情自信。


  李二这会儿也就是扭捏一下而已,他不可能不答应!


  “说说别的吧!”


  李世民随口道,


  “诸位爱卿,可还有政事上奏?”


  宗正卿出列。硟</span>


  “陛下,太子殿下当冠,请问陛下何时举行加冠大典?”


  他捧着笏板,拱手问道,


  “二月黄道吉日颇多,可行大典,是否定在二月?”


  “承乾都要加冠了啊……”


  李世民感慨道,


  “如今是二月,正是农忙时节,不适合进行盛大典礼,打扰农民播种。”


  “改到十月吧!吉日不吉日的无所谓,关键是不能扰民作息,那个时候天下无事,正好行此大典,朕要亲自为太子加冠!此后,太子也可辅佐朕理政了!”硟</span>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