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稀里糊涂的胜利
逃——
阿古拉不顾一切地拍打着心爱的坐骑,亡命地向北奔逃。
太阳徘徊在天中,散发着秋老虎的余味,使得这片干渴的大地尘土飞扬,杂草被踩倒难起。
他感觉自己的喉咙快要冒烟了,但却不敢有丝毫的停歇,甚至不敢回过头,生怕耽误一点时间。
作为喀尔喀蒙古的台吉,阿古拉当然经常打仗,对于满清更是经验丰富,逃窜了数次后,他终于认栽了。
不得不承认,满清的实力足以对喀尔喀蒙古进行碾压。
但是这段时间,他听说满清被汉人打得头破血流,立马就心生异样。
这是入关助阵,就是想要窥探满清的虚实,从而为部落的独立作出决定。
他可是不是那群胆怯的察哈尔部落人,连自己的大汗也赶走。
可是等他真正领略到明人强大的威力时,瞬间只恨战马为何没有八条腿。
一阵雷声大震,瞬间血肉横飞。
无论是战马,还是骑手,全部都倒下了,血肉模糊,支离破碎。
倚仗着骑术优势,他们尽情地冲锋寻找破绽,结果却是头破血流。
而待他们准备撤退后,那群该死的满清人则板着脸威胁他们不得撤回。
无奈,他们不再无脑地冲锋,准备对付那些骑兵。
结果,与明人的骑兵相遇后,结果一般无二。
虽然他们在骑术上领先一筹,但明军的铠甲,武器,都对他们进行了碾压。
溃败,无法抑制的溃败。
脑海里,满是战场上恐怖的场景。
也不知过了许久,阿古拉才回过神来,张目四望,之前带出来的千人,如今只剩下百余人。
“还有追兵吗?”阿古拉松了口气,让喘着粗气的战马放慢了脚步。
“台吉,没有追兵了。”
一旁的亲卫们连忙道。
“那便好。”
阿古拉松了口气,接过皮囊喝了口水,不断地喘着气。
太可怕了,明人不是绵羊吗?怎么那么厉害?
接近沙哑的喉咙终于被水滋润,阿古拉恢复了些许力气,咬着牙道:“咱们回家。”
“可是台吉,清人那里还存有好多的东西呢!”
“你觉得清人能保得住吗?”
阿古拉冷眼道:“只有尽快的保住实力,才能让部落免受吞并。”
而且,尽快的回去,才能吞并那些损失惨重的部落,从而恢复元气。
打定主意,阿古拉不再犹豫,准备上马离开。
“安答,怎么就走了——”
这时,远处走来一队清骑,为首一人热情地喊道。
“那些明人呢?”
阿古拉皱眉道,眼底满是警惕。
“被打退了。”男人相距二三十步时,保持距离,高喊道:“营寨还在,你们的东西也还在呢!”
听到这,阿古拉脸上闪过一丝挣扎,然后摇头道:“我有事得回去,东西那不要了。”
“路上没有粮草,你们怎么回去?还是先补给粮食再走吧。”
过多的热情让阿古拉警惕越深,他微微摇头:
“多谢好意,来日再见吧!”
说着,他的指挥下,部下缓缓后退,警惕心极强。
“不识好歹的家伙——”
来人嘀咕了一句满语,脸上满是狰狞,举起了弓箭:“杀,一个不留——”
咻咻咻——
猝不及防之下,二三十人被射倒在地。
阿古拉目眦俱裂,咬着牙扭头就跑。
“哼,跑得了吗?”
几乎是其人数三倍多的清骑,犹如猫捉老鼠一样,在后面紧紧的跟着。
良久,奔跑过甚,体力消耗太多的蒙古战马,终于抑制不住的倒下了。
阿古拉也摔了个大跟头,狼狈不堪。
嘴角躺着血,五脏六腑几乎颠倒了,他不得不抬起头,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安答,我随你回去!”
“晚了!”
男人摇摇头,直接抽出腰刀,对其脖子就是一割,血流难止。
阿古拉眼珠子瞪着老大,他到死也不明白,为何满清会要了他的命,难道就是因为没回去拿东西吗?
“都杀了吧!”
剩余的俘虏们颤颤发抖,但男人只是可惜地摇了摇头,摆了摆手。
这些人都是死忠,不会轻易归降的。
从白天到夜间,及至退至昌平。
此时喀尔喀蒙古、察哈尔蒙古,只剩余三千余人,可谓是损失惨重。
除了战场上死伤的数千人,其余的散兵游兵,都被满清收纳入蒙八旗中,一次性扩充了三十个牛录(一牛录两百至三百人)。
蒙八旗实力恢复到了五成。
阿济格带着不甘,与其他的兵马一起,去向了辽东。
而对于李继祖来说,这场仗打得莫名其妙。
对方的主力竟然是蒙古人,而满清全程作陪衬,属于看戏的一部分。
一旦遭遇,立马且战且退,绝不硬拼,结果绝大部分的伤害转嫁到了蒙古人身上。
稀里糊涂地打了一上午,头铁的蒙古人血流成河,哭爹喊娘,终于在午饭前,结束了战斗。
俘虏不过千余人,战马更只有几百头,马尸倒是很多,虽然硫磺味很浓厚,但能加餐就不错了。
“此战胜的莫名其妙。”
李继祖有些失望道。
一旁的陈永福则投来了羡慕的目光:“看来是满清借刀杀人啊!”
陈永福从来没有这样羡慕过一个人。
李继祖运气实在太好了,如有神助。
明明以听话著称,但好运却不断。
在济南,吴三桂投降了,关宁军不战而降,山东转眼就被收复。
本以为到了北京,能见识到他的真实本领,谁知道竟然是唱了一场戏。
平白无故,就杀了许多的鞑子,获得大胜。
二十万人的厮杀,谁能相信一上午就解决了?
“借刀杀人?”李继祖恍然:“的确很像。”
“不过,陈侯(亲近之称)咱们岂不是收复北京了?”
“前面就是北京城了!”
陈永福也露出惊喜的笑容,喊道:“李侯,咱们光复北京了。”
“北京,北京——”
李继祖大喜过望,紧紧握住陈永福的手:“这一路,若不是陈侯替我看顾了关宁军,岂有今日之胜?”
“若无李侯,大军焉能胜之?”
陈永福郑重道。
一时间,两人对视许久,放声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