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种地 >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上善伐谋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上善伐谋

“她还能为啥高兴,还不是因为羽绒服全部做好了呗!”
杜月笑着道。
“羽绒服全部做好了?”
许卫国颇为惊讶道:“正常来算的话,不是还有一两天才行么?”
“怎么会这么快?”
娄晓娥一脸骄傲道:“嘿嘿,这就是管理能力啊!”
“现在所有羽绒服都在咱们四合院临时库房里面存着呢!”
“厉害!”
许卫国夸奖道。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了!”娄晓娥摆摆手,“不过这主要还得感谢卫国你!”
“感谢我?我可什么都没有做啊!”许卫国有些意外道:“这次羽绒服生产的事情,全程都是你弄的。”
娄晓娥摇摇头,“不是这样的,要不是你跟我讲的那些知识,我可想不到那么多办法,事虽然是我做的,但也得有你的指点才行,所以能这么快把所有羽绒服做好,你才是头功!”
闻言,许卫国笑着道:“听你这样一说,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我也就是提提意见而已。”
“不过看到你们这么快就将羽绒服做好,我心里还是很高兴!”
娄晓娥继续说道:“卫国,下午的时候,刘海中、阎大爷他们来找我了,说是今天晚上开个全院大会,特意邀请你参加!”
“他们还说,你要是不去的话,这个全院大会怕是开不起来!”
“所以...今天晚上你无论如何都要去啊!”
许卫国一听就乐了,“这刘海中、阎大爷这几个人还真是有意思,明明要叫我去参加全院大会,却不亲自来找我,看来他们怕是我看穿他们的真实目的啊!”
“真实目的?卫国,难道你已经猜到他们找你是想要干嘛了?”娄晓娥好奇问道。
“当然了。”许卫国笑着道:“他们无非就是看着咱们现在羽绒服都做完了,下一步就是要分钱了嘛!”
“我要是不出面,不发话,他们上那里弄钱去?”
闻言,娄晓娥恍然点头,“难怪呢!我就说今天刘海中、阎大爷还有许大茂他们三个怎么变得殷勤得很!”
“我一开始还以为他们经过这次的羽绒服都彻底变好了,没想到在这里等着我呢!”
许卫国笑着道:“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要凭借这点小事就改变一个人的底色,这怎么可能!”
“看着吧,等着羽绒服事情一结束,这些人立马又会变回原样!”
娄晓娥同意的点点头,“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既然他们叫咱们开全院大会是抱有其他目的,那咱们还要不要去?”
杜月在边上道:“卫国、晓娥姐,要不你们今天晚上就别去了吧,我挺担心的,一旦一大爷、二大爷、许大茂他们联合起来,我担心你们吃亏!”
冉秋滴咕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许大哥我希望你能听杜姐的话,今天就别去,缓两天再说!”
娄晓娥看向许卫国,“卫国,这事还得你拿主意!”
许卫国思索片刻,嘴角微微一笑,“去,为啥不去呢?”
对于许卫国这个决定,现场的人都有些不太理解。
“卫国?”
“许大哥,这很有可能是鸿门宴,你还去?”
“卫国,咱们要不再想想?”
许卫国摆摆手,笑着道:“冉秋,你既然提到了鸿门宴,那你可知道这里面的故事?”
冉秋不太确定道:“好像说的是项羽和刘邦的故事,具体我就不太清楚了,总之表示去的地方很危险!”
许卫国点点头,随即看向其他人,“你们呢?有人知道鸿门宴的故事么?”
娄晓娥摇摇头,“这连冉秋都不知道的故事,我和杜月就更不知道了!”
许小丫举起手,“爸爸,小丫想听故事!”
杜月,“你给讲讲?”
许卫国笑着点点头,“刚好还有时间,那我就给你们讲讲这鸿门宴的故事!算是上课了!”
“鸿门宴,是汉语中一则源于历史典故的成语,典出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这则成语意指不怀好意、居心不良的邀宴,比喻想要加害客人的宴会。这点和冉秋说的一样。”
“故事里面讲述楚国上将军项羽,降服了秦将军章邯,指挥大军进取秦都咸阳。殊不知沛公刘邦已兼程改道,进入关中,先项羽而占领咸阳,并驻重兵于函谷关。
刘邦入关后不久,项羽也带着自己的队伍赶往咸阳,却被挡在了函谷关外,一打听才知道刘邦早已进驻咸阳。项羽大怒,奋力攻破函谷关,刘邦的守关将士抵挡不住,弃关而逃。项羽指挥大军一路追到新丰,在鸿门设下大营。
此时,刘邦的下属曹无伤叛变投敌,对项羽说,刘邦想称关中王。愤怒的项羽下令,第二天一早诸侯联军吃过早饭就对刘邦部队发起总攻。
项羽的谋士范增也说,刘邦本为贪财好色之徒,进入咸阳之后,他的行为有些改变,不近女色,不敛钱财,可见他的志向不在小,有野心,必须趁他羽翼未丰时把他消灭掉。如果听任他发展壮大,将来后悔也来不及了。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和张良是好朋友。他偷偷地跑到刘邦军中通知张良逃跑避难。张良把项伯引见给刘邦。刘邦为了拉拢项伯,和项伯订了姻亲。然后在第二天早上刘邦带着一百多人来到鸿门见项羽。刘邦恭敬地对项羽说:“我从来没有在关中称王的打算,我只不过是来为将军打前战的。”项羽见刘邦这样说便在鸿门设宴款待刘邦。
鸿门宴上,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让他杀了刘邦,但项羽迟迟下不了决心。于是范增便找来了项羽的堂兄弟项庄,让他假装在酒席上舞剑,趁机杀掉刘邦。项庄依计行事。项伯看出了项庄的真正用意,也拿起一把剑和他对舞,以保护刘邦。
张良见形势危急,就跑到门外对樊会说了里面的情况,樊会急忙拿着剑和盾进入营帐来保护刘邦。项羽问这是谁,张良说是刘邦的车夫。项羽见樊会是个壮士,就赏给他一个生肘子和一斛酒。樊会趁机用发牢骚的话来说明刘邦没有称王之意。项羽无话可说。
过了一会,刘邦假装上厕所,从小道偷偷离开了鸿门。与此同时,张良奉上一双白璧和一双玉斗,分别献给了项羽和范增,项羽收了白璧,只顾着赏玩物件,不理其他。范增气得把玉斗摔得粉碎,愤愤地说:这小子不能成大事,夺取天下的一定是刘邦啊。”

鸿门宴”是个危机四伏的宴会,但刘邦终因张良之谋和樊会之勇得意脱险归去,这显示出了刘邦集团高超的管理能力,巧妙地化解了危机,为日后的胜利争取了时间。这个典故也反映出领袖人物的性格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上所起的作用。刘邦在鸿门宴上能化险为夷,既源于他对客观情况,以及危机和风险的正确认知和判断,也源于他善于利用对手的性格弱点。正因为这些,刘邦才能在鸿门宴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化解风险,安全逃脱。”
“现在...你们知道这成语的故事吧!”
娄晓娥、冉秋、杜月、许小丫齐齐点头。
“这项羽也太优柔寡断了,难怪拿不下天下!”娄晓娥没好气道。
“刘邦还挺狡猾的。”杜月说完,还悄悄看了一眼许卫国。
“咳咳,媳妇你看***嘛,我又不是刘邦,我才没他那么憋屈呢!”许卫国再次开口问道:“那你们现在觉得我要不要去参加全院大会呢?”
“去!当然得去了!”娄晓娥第一个站出来说道:“去了,好歹有机会成为刘邦,要是不去,那就是缩头乌龟啊!”
杜月也点点头,“鸿门宴的故事说得对,遇到问题不能光想着逃走,而且得想办法去解决,去化解,这样才获胜的可能!”
冉秋:“今天真是学到了!”
娄晓娥却又皱眉问道:“卫国,咱们去肯定要去,不过万一他们已经商量好,等会联合起来给你施加压力,咱们该怎么办?毕竟现在羽绒服都做完了,他们只要联合其他人占住羽绒服,我们拿他们则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毕竟这个事情也不好告诉给公安!”
许卫国点点头,娄晓娥担心的他自然知道,不过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他早就想好了办法,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安心的让娄晓娥一个人负责。
随即微微一笑,再一次问道:“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咱们就又得向古人学习!”
“向谁?”娄晓娥好奇问道。
“当然是孙子了!”许卫国微微笑道。
“孙子?”娄晓娥哈哈笑了起来,“卫国,你这不是搞笑嘛,小丫都还没长大嫁人,她那里来的儿子,你那里来的孙子?”
许卫国白了娄晓娥一眼,无奈道:“没文化真可怕!”
冉秋赶紧拉住娄晓娥道:“晓娥姐,许大哥说的孙子,其实是咱们国家古代的兵家至圣孙武,人们称作为孙子!”
“原来是孙武啊!可孙武又是谁?很厉害么?”娄晓娥好奇问道。
许卫国直接开口道:“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着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队大败楚***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其着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着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孙武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预测战争胜负主要就是分析以上这些条件如何。孙武不仅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强调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对立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
正是因为孙武在军事科学这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和总结出了异常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确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被并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颗明亮的星体。孙武的军事理论并非没有缺点、错误的东西,但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兵法着作,也以其卓越的见识深深影响了后世,受到古今中外军事家的广泛推崇。”
“这就是孙子!你能不能多读点书?”
娄晓娥闻言,也是被孙子的厉害所震惊,不禁感叹道:“原来孙子这么厉害啊!我一直以为只有老子很厉害呢!对了,那儿子是不是也很厉害?”
许卫国:“....”
冉秋:“....”
就在许卫国打算放弃和娄晓娥对话的时候,娄晓娥又开口问道:“卫国,既然你要向孙子学习,那你还没有说要学习他那一个方面呢?”
许卫国稍稍有些欣慰,“你总算是问道点子上了!”
“孙子写了一本兵法名为《孙子兵法》,这里面记载的一策略,谋攻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看着众人一脸懵逼的样子,许卫国随即翻译起来,“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人举国屈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全军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的军队就次一等;使敌人一个“旅”的队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一个“卒”的“队伍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投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敌,再次是出动军队攻敌取胜,最下策才是攻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