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北宋大相公 >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中路渗透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中路渗透

,北宋大相公
汴梁,鸟巢体育场。
且说第四场正式比赛,雄狮队对战苍鹰队。在比赛开始前,甚至是上半场结束后,大家都没有想到,这场比赛会演变成现在这样一个局面。雄狮队,不管是在陆垚等人的印象中,还是说观众当中多少对这个队伍有所了解的人眼里,都是一个十分求稳的队伍,按照常理来说,这个队伍的打法一定是十分稳定的,他们会耐心的寻找机会,在确保能够百分之百进球的情况下才会采取行动,他们应该是不会做出什么大胆的行为的,比如之前比赛中其他队伍采用的快攻打法或者是三前锋的战术,大家都觉得雄狮队是用不出来的。
当然,事实也是跟大家想的一样,在下半场比赛开始后,雄狮队不单单是队员一个没换,他们的阵型依旧保持着442的阵型,阵型也没有改变,在韩文远看来,这叫以不变应万变,曹诱看来还是比较愿意做后手出招的人,看来他是想要看看对手顾亮会如何排兵布阵,或者说采用一个什么样的阵型体系,自己再来做出应对措施。
而他的对手顾亮显然就不是这样一个喜欢后发制人的人,他喜欢将一切的战术都先用出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事实上上半场苍鹰队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在雄狮队取得进球之后,他们直接更换成了自己的三前锋的阵容,来对雄狮队发动了猛攻,结果三分钟不到,就将比分成功扳平。而在下半场开场时,虽说苍鹰队在人员方面也没有进行调整,毕竟都是军人出身的他们是不会存在什么体力问题的。但是,他们的阵型,却是完全保持了之前上半场取得进球时候的阵型,也就是三前锋的阵型体系。
不过,曹诱对于苍鹰队采用的这个3-4-3的阵型倒是显得十分胸有成竹,他给自己的中场球员徐明了一个眼神,让他盯准对方的那个单后腰队员,同时脑海当中也在思索起对付对方这个阵型的策略。
3-4-3这种阵型对球员的个人实力、战术适应性和主教练的理念选择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一旦使用不当,不仅无法丰富球队的技战术体系,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343阵型有多达四名中场球员,但双方的两名边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属于中场的辅助组织和调度。换言之,即使两名边锋可以适当地撤下助攻,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场也只有两名球员。对于一支中场个人实力有限的球队来说,在如此广阔的区域内只用两名球员进行防守和拦截,必然会带来巨大的隐患。
即使在组织进攻的过程中,这两名中场球员也显得有点瘦。鉴于这种情况,一旦对方防守球员积累,很多人实施围攻,实力平平的中场将很难捡球,甚至在短时间内被对方抢走,从而给对方反击的机会。
另一个很大的缺点是我们之前反复强调的边路防守问题。我们都知道,343阵型对侧翼护卫的插入有着非常明显的依赖性,最终的决定也取决于在后门柱上包围对面的侧翼护卫。在这种情况下,中场人数不足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剧。虽然后场有三名后卫,但在防守状态下,其中两人必须被拉到一边,因为侧防守太弱,这将导致在中间出现巨大的肋骨间隙。
就中场位置的平衡和侧翼进攻的回击而言,343阵型比442阵型更先进。从更激进的角度来看,343阵型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在前场积累5-6名进攻球员,大大提高球队的进攻效率。同时,前场灵活的人员轮换也会干扰对方的防守布局,这在越来越强调战术速度的现代足球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与其他阵型相比,343阵型确实更容易打出精彩的进攻,但它的许多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它对球员在某些位置上的个人能力要求很高,有时攻防也会表现出严重的分离感,这不利于攻防快速回归。
通过上半场的比赛,曹诱已经知道,这顾亮跟之前的杨涛不一样,在猛虎队对战樊楼队,也就是第二场正式比赛的时候,杨涛曾经利用一双前锋的一个迷魂阵迷惑过潘文,并且取得过进球。不过那在曹诱看来,只不过是耍小聪明,只能占据一时有利的局面而已,毕竟杨涛手下的猛虎队队员,并没有完全熟悉当时的那一套阵型和打法,而他们也正是抓准了潘文这边没有应对策略的这一点,摆下迷魂阵,让对手以为自己用出了他们难以招架的战术,而实际上依旧是在采用既定的策略在进行比赛,最后在樊楼队的手上偷得一分。不过也就只能取得一分而已,在那之后,樊楼队也就不会再去相信杨涛用出的双前锋的战术了,策略失效,最终只能拼硬实力,结果是猛虎队败下阵来。并不是说杨涛用的这种方法不好,只不过曹诱知道,像猛虎队用出的这种扰乱对方心态的招数,一场比赛只能用一回,若是如此,他会更倾向将这种战术选择在最关键的时候,或者说是关键的一场比赛用出来。显然,曹诱不觉得在第一场比赛就用这种方式获胜会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他这场比赛就是要堂堂正正的赢下来,这样才能最大成度上激励邹凯和陈峰,让他们两个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发挥的越来越出色。
通过上半场对顾亮的观察,特别是在雄狮队率先进了一个球之后,顾亮做出的一系列举措和改动,都已经向曹诱证明,顾亮此人的战术造诣和临场判断指挥能力都不在自己之下。像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也不屑于用出跟杨涛一样的战术来的,他能够摆下的阵型,一定是队伍已经磨练完成的阵型,所以,不管是一开场时候的单前锋防守反击阵型,还是现在的3-4-3阵型,顾亮用的都应该是十分成熟的才对。
只不过,可能战术确实比较成熟,但是在人员安排上,曹诱还是觉得顾亮有些大意了,或许他依旧没能明白那个单后腰位置上的队员对这个阵型的重要性,顾亮将更多的重心都放在了自己和其他两个边前锋的身上,而忽视了这个单后腰队员的串联能力以及一旦变成防守的时候此人位置的重要性,所以,曹诱准备从这方面下手。
此时包括陆垚在内所有观战的人都已经相信,这下半场双方会进入一个对攻战的阶段,毕竟两边在进攻端布置的战术和投入的兵力都足够多。曹诱跟顾亮都很清楚这一点,下半场能够率先进球的一方,他们就会更容易占据场上的主动权,在对攻战当中率先进球的一方会获得巨大的优势,他们两个都十分清楚这一点。
只不过,场边的曹诱虽说知道这一点,但是也没有让手下的队员瞬间采用任何的防守措施,事实上针对防守曹诱在中场休息阶段基本上是什么都没有说的。而场上的顾亮则和曹诱不一样,他知道,这下半场的第一次进攻十分重要,苍鹰队获得了先攻权,趁着这个机会,利用自己这套阵型打进一球是最重要的,就算是对方想出了什么破解的办法,到时候也只不过是将比分扳平而已。更何况,顾亮为这场比赛准备的阵型,可不只是3-4-3和之前的单前锋阵型。
随着展昭的哨声响起,苍鹰队开球,他们起初也是在中场区域进行蹴鞠的传递,虽说看上去也是不急着发动进攻,但是传球节奏和路线上,跟上半场开场后的雄狮队有着天差地别。
陆垚看了看他们的传球路线,说道:“上半场,雄狮队进攻的时候,基本上后场队员,也就是后卫线上的人是不怎么动的,只有两个核心前锋,也就是邹凯和陈峰配合着雄狮队的中场在对方半场进行着不断移动。但是现在换到苍鹰队的阵地战,虽然看上去这顾亮跟曹诱一样,也是利用中场队员传球的空档期来进行跑位传球寻找机会,但是实际上,整体苍鹰队的位置都是随着传球路线的变化而发生着转移的,他们的队伍是一个整体,就算是后卫线上的队员,你们看看,现在他们的位置都已经快要逼近中场了。”
潘文点点头说道:“这种距离,就算是雄狮队发动快速反击,恐怕最后的结果也就只能是越位,显然顾亮将这一点都考虑进去了。”
所以,虽说苍鹰队看似开场后进攻节奏也不算太快,但是实际上,整个队伍的阵型,队员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和上半场时候雄狮队进攻,后防线上队员都没有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在下半场进行到第三分钟的时候,苍鹰队开始了自己下半场的第一次进攻,真正的对攻战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真正开始。
“好好看看,对你之后的比赛有帮助。”陆垚对身旁的潘文小声说了一句。
苍鹰队开始发动快攻,进攻启动速度非常快,他们并没有急于将蹴鞠直接通过长距离或者是中距离的传球传给前场顾亮为首的三名前锋,而是通过三名中场加上一名后腰队员来集体将阵型前压,至少从人数上来看,虽说现在蹴鞠在雄狮队的半场,但是人数看上去是相差无几的。
顾亮和其他两名前锋朝前奔跑着,虽说顾亮是苍鹰队绝对的进攻核心,但是这个阵型顾亮制定的战术就不是直接发起速攻的套路,所以,顾亮在落位后,也是回头看向己方的中场队员,此时他们已经带着球朝着对方的禁区奔跑了。
蹴鞠在不断传导,顾亮发现面对自己的这一套进攻阵容,雄狮队应对的策略倒是十分简单,他们没有选择主动上抢,这一点顾亮觉得是十分正确的,毕竟之前顾亮已经观察到,其实曹诱的雄狮队在抢断和找机会方面还是非常出色的,当然这得益于他们的教练员曹诱对所有队伍甚至于每一个队员的了解。
曹诱经过上半场的比赛后应该能够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顾亮的苍鹰队他们的基本功非常扎实,而且也不是一个单单只拥有体力和耐力的莽夫型队伍,在战术执行方面苍鹰队或许不是最出色的,但是在这八支队伍当中也绝对算得上是第一梯队的队伍。
所以,在对方发动进攻的时候,防守队员主动上抢是一个风险性极高的选择。若不是跟陈晨的草根队一样拥有非常高超的防守能力,能够有六七成把握在单对单的对战中防住对方的带球队员的话,主动上抢造成的结果也就只有两个,其一是自己的防守失位,只要被对方技巧高超的队员利用技术过掉了自己的话,那么后防线上的队员所在位置就会十分尴尬,面对失位的队员他们必须要进行补防,而这样一来,就带来了第二个问题,就是防守阵型的溃散。这个问题对于曹诱来说是致命的。之前草根队对战的时候也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但是因为陈晨的及时指挥和队员们的防守意识倒未,可以在逼抢失败后将损失降到最少,不会让对方一瞬间突破自己的防线。
显然,在这方面,雄狮队的防守的确时不如草根队的,所以,一向求稳的曹诱时没有选择让防守队员们主动上抢的。
不过,雄狮队倒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们后防线上的队员,一对一盯住了包括顾亮在内的三名前锋,顾亮看了看,虽说只有一个人是贴着自己进行防守的,但是整体的阵型倒是没有乱,一旦蹴鞠到了自己脚下,不管是通过高球还是直传,都会瞬间出现另一名队员来对自己进行协防。在保持这种防守阵型的情况下,雄狮队的队员们的整体阵型开始慢慢调整,在对方不断逼近自己禁区的境况下,雄狮队的队员们也开始让自己的后防线贴上了苍鹰队负责组织进攻不断传球的那四名中场队员。
顾亮仔细瞧了瞧,时间又过了一两分钟,他看了出来,雄狮队的中场队员,包括邹凯和陈峰也从他们的身后追了过来,俨然已经对苍鹰队的这四个中场队员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曹诱已经断定,苍鹰队虽说会采取攻势,但是队员之间的距离是不会拉的太远的,这一点通过上半场苍鹰队带球的时候,再结合着平时对方训练时候暴漏出来的问题,已经可以得出结论。苍鹰队虽说战术和队员个人身体素质上的确是没什么问题,而且可以说还非常出色。但是他们这个队伍也存在着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那就是,传球问题。
可以说,虽说苍鹰队的队员身高上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在他们进攻的时候,却很少选择长传球,当然,从边路传向中路的那种高球算不上是长传球。按照现在这次进攻来说,他们本可以选择长传,但是最后他们选择了从中场慢慢向前场推进的一种踢法。结合着之前上半场的表现以及苍鹰队队员在场上队员站位之间的距离,曹诱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苍鹰队的传球做的并不是很好,倒不是说他们完全舍弃了长传球,只不过是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他们不会冒险选择开大脚或者直接从后场和中场通过高球找到自己的前锋来发动进攻。
所以,曹诱采用了一种兵法上可以叫做诱敌深入的一种战术,也就是说,在苍鹰队进行传球的时候雄狮队的队员虽说不会进行主动的上抢,但是雄狮队中场构成的包围圈已经开始缩小了苍鹰队这四名队员的带球范围。要知道,这是在北宋,而不是在现代,所有的队员都是刚刚接触这个新型蹴鞠,更何况苍鹰队之前没有参加过热身赛,对于他们来说,就算是当兵的出身,本质上也都是寻常百姓,今天这个比赛场合对他们来说也算得上是大场面了,虽说战术执行方面没有问题,但是面对对方形成的包围圈,还是会感到有些手足无措,而此时他们的带头人顾亮又是在更前场的地方,没有办法做出指挥,所以,他们在下意识当中只有一种选择,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他们觉得如果自己现在采用远距离传球的话,很可能对方就会给抢断下来,虽说现在对方的队员对自己形成了包围,但是自己这边也是有四个中场队员在的,所以,他们最后选择的做法是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球权先控制在自己脚下,再想对策。
然而,此时不远处的顾亮已经觉得有些不对了,他开始示意两个边锋和自己一同去支援那四个中场,然而雄狮队的防守队员也是跟着他们三个的脚步开始了移动。
包围圈不断缩小,给到这四名中场队员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而此时,苍鹰队当中的有一名队员,成为了雄狮队下一步打算主动上抢的目标。
就是之前曹诱看到的,被放在单后腰位置上的那名苍鹰队的中场队员。他们四个人虽说是不断带着球向前进发,即便是彼此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但是阵型依旧还是保持着一个前方三名队员并排前进,而那名单后腰队员负责在最后进行策应,当然,这也是苍鹰队这个阵型所需要的,毕竟一旦出现什么问题,这名单后腰队员一来可以对中场进行策应支援,二来就算最后被对方逼抢,也可以将蹴鞠交给这名队员来向后场进行回传球。可以说,这名后腰队员就是一个核心中转站的作用。
然而,顾亮显然对这个阵型理解还是不够透彻,他有些低估了这名单后腰队员对这个阵型的重要作用,他觉得,这名队员更多的是在防守当中可以快速落位,他并没有觉得他在进攻当中可以起到什么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曹诱则是利用了这一点,所以从下半场刚开始的时候,就给雄狮队中场核心的队员徐明下达了指示,此时,徐明已经处在包围圈中针对那名后腰队员的位置上了。
接着,在徐明落位后一瞬间,刚才还只是包围之势的雄狮队防守队员,忽然开始加快了速度,朝着苍鹰队疯狂扑了过来。
不仅仅是雄狮队中场的防守队员,刚才因为顾亮等三人过来策应的原因,一开始盯着他们三个的后卫队员竟然直接不管他们,帮着雄狮队的中场队员一同去直接逼抢苍鹰队的中场队员了。
正常情况下,这个时候只要苍鹰队的带球者将球传给顾亮或者是其他来策应的两个前锋,对苍蝇对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进攻机会。然而,现在处在包围圈之中的四名队员已经有点心神不宁了,现在苍鹰队也不是领先的状态,面对对方的突然上抢,他们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这个蹴鞠的控制权是不能丢的。
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回传的选择,将球给到了距离比较远的,在他们后方的那名单后腰队员,很显然,是想要让他将球回传给后方的队员,重新组织进攻。
不过,这一切都在曹诱的计划之中,他知道,在这种压迫下那四名中场队员群龙无首,其中也没有能力非常突出的,他们这种情况下最为稳妥的做法就是回传,而这个传球,就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机会。
那名后腰队员接到球,还没等转回身去传球,徐明已经出现在了他的身侧。他甚至不知道徐明是什么时候靠近自己的。
下一秒,在一对一的博弈当中,获胜的自然是徐明,控球权一瞬间赚换到了雄狮队这边,攻守转换,而且,此时的苍鹰队后防线上只拥有三名后卫队员,这一次抢断,也等同于是突破了这名后腰队员,雄狮队进行了一次中路渗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