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789章 代粮(第二更求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9章 代粮(第二更求求月票)

  几位领侍卫内大臣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之前木兰围场行围的时候,侍卫处没有单独一天的时候,都是以色旗为单位。


  不过想到跟着来的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他们心里也就有数了。


  应该是让三位小皇子掌旗,哄孩子玩呢。


  要是用上三旗马甲,声势就大了,南苑围场也没有那么大地方。


  只用上三旗的侍卫,总共才几百人,小规模围猎正合适。


  他们不知道,康熙已经打算梳理侍卫处。


  只是这跟三位领侍卫内大臣利益相关,他就隐下没说。


  他已经吩咐七阿哥抽了人手,盯着明日的行围,按照众人的骑射成绩做考核。


  康熙说了安排,也没有解释的意思,摆摆手示意他们下去。


  梁九功上前道:「皇上,四贝勒在外求见。」


  康熙有些意外,这已经是正午时分,眼见着就是用膳的时间。


  他点点头,道:「传吧!」


  梁九功出去时候,四阿哥正在跟福善说话:「福大人,额侍卫过来了,就在外头。」


  福善面上带了几分尴尬,颔首道:「那奴才过去看看。」


  关于小儿子退出侍卫处,并不是福善的本意。


  之前家里老妻跟长媳有些磨牙的地方,他也没有放在心上,对于长孙的前程,心里也有了大概安排,那就是先补銮仪卫。


  过几年额尔赫资历到了,升了头等侍卫补副都统,长孙再调侍卫处。


  他没想到小儿子、小儿媳妇这样有主意,听了长嫂几句酸话,直接退了,还自己寻了去处。


  这些日子,父子也正冷战着。


  就是老两口之间也不痛快,老妻说他马后炮,既然有安排,不知道提前说出来。


  福善实际上是对长媳有些失望,才故意不给准信,也想要瞧瞧长孙的行事。


  要是真的被他额涅挑唆的,容不下叔叔,那他也不放心将家族传承交给长房。


  阴错阳差。


  成了现在局面。


  等到四阿哥跟梁九功进了屋子,福善就出去,见了儿子。


  额尔赫见他出来,带了拘谨道:「阿玛……」


  这行宫门口也不是说话的地方,福善就板着脸道:「好好当差,回城骑马的时候不要太快!」


  额尔赫恭敬地应了。


  福善才板着脸走了。


  *


  行宫里,康熙已经将九阿哥的信都看了一遍,看着上面的收获斤两,心情也有些激动。


  可是看到那「半分地」,他又平复下来,反而落到最后一页,大明皇庄种植产十五石上。


  九阿哥府上暖房精耕细作不说,水份也充足,这是外头寻常土地无法保障的。


  不过即便只有暖房里的一半,产量跟前朝皇庄齐平,那产量也惊人。


  他生出闷气来,指着这一条道:「地方官是做什么的?居然留心不到这一条?」


  前朝就有的高产作物,开国这么多年,都没有人想着推广。


  四阿哥比较关心民生,自从十一月初在九阿哥府里说了接手试种之事,就叫人好好调查打听了一番,还真的晓得此事。


  他就道:「儿子查过宛平县志跟大兴县志,查到几条记载,前朝末年有县官曾想要推广土豆,第一年收获颇丰,第二年却是连三成都没有,土豆耗费地力,得用肥料跟上,还不能连茬,收获的土豆应该保存不当,变绿生芽,有了毒性,毒死了一家爷孙两人,闹到顺天府,最后推广之事就不了了之了……」


  康熙听了,不由皱眉,道:「既是无法保存,那怎么代粮食?」


  若是不能代替粮食,只作为菜蔬的话,就没有推广的必要。


  四阿哥道:「儿子也问过九阿哥此事,九阿哥试种之前就有了打算,一是用来制作生粉,也可以做粉条跟粉丝。」


  康熙听了,道:「那要看看一百斤土豆能出多少生粉跟粉条,才能看出推广的必要。」


  生粉跟粉条、粉丝,都是御膳房现在就有的食材。


  只是多是用绿豆为材料,极容易保存,确实也能饱腹。


  要是土豆也能做生粉跟粉条、粉丝,那就不用担心保存状况。


  若是能达到十斤出一斤,那就是极好了。


  现下京郊种植最多的谷子、麦子,上等田也就是两石,净粮食的话,还不到一石半。


  中等田与下等田,收获更少。


  对比之下,这土豆推广,就有可为之处。


  四阿哥道:「土豆从种植到收获三个半月,可以跟庄稼轮种,就可以一年两收了……」


  康熙摇头道:「纸上谈兵,你既是查到土豆耗费地力,那它就不宜跟庄稼轮种,除非是有合适的肥料,可以给地增肥……」


  说到这里,他想起四阿哥明年开春要试种之事,沉吟道:「在畅春园附近的皇庄择一块旱田,种玉米跟土豆,等到玉米收割后,再轮种一次土豆试试。」


  四阿哥认真记下。


  康熙想到了玉米,道:「怎么只提到了土豆,玉米呢?」


  他是亲自去过暖房的,里面玉米种植的地方是土豆的两倍,应该有一分地。


  那个虽然不好吃,却是不用加工,就能当成正经的粮食的。


  四阿哥道:「儿子也不知,不过九阿哥打发侍卫额尔赫过来送信,儿子备着汗阿玛垂问,叫他外头候着了。」


  对于这个额尔赫,康熙还真很好奇。


  既是九阿哥要提的侍卫,康熙就叫赵昌打听一番。


  即便是心腹老臣之子,也要看一下人品行事,省得将九阿哥带歪了。


  结果就发现了他古怪的命格。


  「八字纯阳」,「童子命」……


  康熙释、道、儒三教都有涉猎,还通西学,所以对于这这命数之说嗤之以鼻。


  太过凑巧。


  加上舒穆禄家还有一等公的爵位,康熙就想到是不是有人动手脚,叫让赵昌仔细查。


  至于怀疑对象,就是额尔赫那个不大贤惠的长嫂觉罗氏。


  阿巴泰一系的女子,都霸道着呢,也胆子大。


  结果发现第一次说亲实际上是被骗婚,对方就是个病秧子,才一场风寒就没了。


  第二次对方没死,而是跟表哥私奔了,家里怕丢人,也怕得罪舒穆禄家,直接说是死了。


  只有第三次,是真倒霉,跟外头说的一样。


  新娘子口渴,吃了苹果,呛到喉咙里,卡死了。


  后头额尔赫娶的也不是旁人,是顺承王府的大格格,董鄂家和离的那个长媳。


  等到额尔赫进来,二十来岁,身量高大,浓眉大眼,看着就带了几分质朴。


  外加上他孝顺父母,礼让兄长,康熙印象越发好了几分。


  康熙就道:「九阿哥只叫人挖了土豆,那玉米呢?」


  额尔赫得了九阿哥提前吩咐,晓得这个,就道:「九爷说玉米水份还大,还能再干干,省得掰早了出瘪子,等到除夕后干透了再叫人收成。」


  康熙点点头,又问道:「九阿哥在家里做什么?」


  额尔赫抿了抿嘴,有些麻爪。


  「嗯?」


  康熙望过去,目光带了威严。


  额尔赫额头的汗都下来了,低头道:「奴才在府前值房当值,不知道正院的动静。」


  他其实也知道些。


  比如九阿哥跟九福晋很晚才起,早膳用的晚,在院子里散步,而后到暖房里挖土豆。


  倒不是刻意盯着,或是皇子府的下人大嘴巴,议论主子什么的,而是大厨房在前头。


  还有就是九阿哥带着九福晋溜达的时候,也走到前头来了。


  他亲眼目睹着九阿哥扶着九福晋的手,跟看个大宝贝似的,小心翼翼呵护着。


  不过九福晋大腹便便,看着不大便利,正是金贵的时候。


  虽说不是旁人问,是皇上垂询,可是他也闭了嘴。


  不知道哪一句能说,哪一句不能说。


  他就选择了不说。


  康熙看着他,摆摆手,道:「跪安吧!」


  额尔赫应了,却看了四阿哥一眼。


  这是想要问问是否有回信。


  四阿哥想了想土豆要做土豆粉跟粉条之事,就有些迫不及待了,也怕九阿哥那边不知道轻重,将土豆直接送到膳房当菜,就跟康熙道:「汗阿玛,儿子回去看看吧!」


  康熙看了眼旁边的座钟道:「那也不用这么着急,用了膳再折返。」


  四阿哥应了一声,带了额尔赫下去。


  等到离了御前,见额尔赫还带了紧张,四阿哥宽慰道:「没事,皇上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额尔赫讪讪道:「奴才一直在前头值房,九爷写好了信才唤奴才过去……」


  所以他之前那一句,也不算欺君吧?


  四阿哥也没有挑剔,道:「饭时了,跟我对付一口,再一起回京……」


  额尔赫很是拘谨,四阿哥就也不啰嗦了,带他到了自己落脚的地方。


  苏培盛去提膳去了。


  十阿哥先一步过来了,额头汗津津的,走路带了急切。


  见了额尔赫,他就急声问道:「九哥打发你来做什么,可是九哥哪里遇到什么事了?」


  关心则乱。


  他直接想到了舒舒身上。


  九哥最在意的就是九嫂跟九嫂的孩子。


  双胎金贵,是因为孕育不容易。


  九哥跟九嫂这一胎更不容易。


  从舒舒诊断出身孕来,十阿哥心里很是担心。


  他怕舒舒跟八福晋那样,坐不住胎,那样的话,怕是兄嫂受不住。


  额尔赫早已起身,道:「府中没事,是九爷上午叫人挖土豆了,写信告诉四爷此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