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五百二十三章 存了一笔钱(第一更求月票)

第五百二十三章 存了一笔钱(第一更求月票)

  三福晋恼的不行,脑子里立时出现个弱柳扶风的身影。


  她立时起身,疾行两步,就奔三阿哥去了。


  三阿哥还没反应过来,手中的几个首饰盒已经被抢了回去。


  “你!给爷还回来!”


  三阿哥怒道。


  三福晋冷着脸道:“爷掏的银子又如何?我是福晋,还花不得你的银子?怎么,我吃穿嚼用全都是嫁妆,让爷省了钱去贴补小老婆?!”


  “泼妇!粗鄙!”


  三阿哥瞪着三福晋,呵骂道。


  三福晋冷笑道:“那你怎么不好好想想,我一个温柔贤惠的格格,相貌品格都不差,才会被皇上指了为皇子福晋,怎么当了几年皇子福晋,就成泼妇了?”


  三阿哥嗤笑道:“失于教养,往后别一口一个小老婆,想想岳母,你也是小老婆生养的!”


  三福晋气得的身子发抖,声音也高亢起来:“这是什么话?我娘好好的侧夫人,怎么就成了小老婆了?爷这是瞧不起自己身份,恨不得从坤宁宫娘娘的肚子里出来?让娘娘也听听,她的孝顺儿子嫌弃她呢!”


  三阿哥恨不得堵住她的嘴,道:“满嘴喷什么粪,爷说你呢,掰扯娘娘做什么?”


  三福晋目光中带了轻鄙道:“要不是亲耳听见,真不敢想平日里大孝子模样,竟是这个德行!”


  “圣人说得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三阿哥的视线又望向那三个盒子,道:“你乐意拿着就拿着,等到回京再交给爷!”


  三福晋正要开口拒绝,门口已经有了动静。


  “好好的,吵什么?”


  是荣妃黑着脸过来了。


  三福晋将手中的首饰盒放下,垂手没有说话。


  荣妃也不是问她,而是看向三阿哥。


  三阿哥讪讪道:“没事,没事,就是话赶话拌了几句嘴!”


  至于因为在“万宝阁”买东西被训斥罚俸之事,他不想说。


  怪丢人的。


  荣妃脸色耷拉着,看了眼三阿哥。


  两处的屋子挨着,船板这样薄,什么动静听不见?


  她只是庆幸自己的舱室在中间隔着,前头的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听不见,要不简直就是大笑话。


  皇家十几个阿哥,除了东宫,都是小老婆养的!


  东宫!


  荣妃心中生出愤怒来。


  元后临终时,指了自己为二阿哥养母。


  当时自己也在月子里,殇了第三子长华。


  不管是荣妃自己,还是康熙,都没有多想。


  一个失子,一个失母,说来也是两相便宜。


  现下想想,元后当时是不是笃定自己不能生了?!


  可是自己次年就生了第四子长生。


  长生是什么时候殇的?


  康熙十六年三月!


  当时她又在坐月子,生了胤祉。


  还没有出月子,就殇了三岁的长生。


  她只当是自己疏忽的缘故,悔恨不已,眼睛都要哭瞎了。


  可是皇上眼中只有太子,又是三藩之乱的紧要关头,顾不得亲自照料太子,依旧是送到钟粹宫。


  就因为太子的乳母告了一状,说她每天里探看胤祉的次数比探看太子的多,胤祉就被送到宫外抚养。


  真是天大的笑话!


  她是圣人么?


  有自己的儿子不疼,去疼旁人的儿子?!


  荣妃脸上阴云密布,三阿哥都带了小心。


  “额娘……”


  他看着荣妃,察觉了不对之处。


  荣妃眼下青黑,眼睛里都是红血丝。


  “您这是没歇好吗?”


  他的声音中带了关切。


  荣妃看着自己的儿子。


  已经二十四岁,高大威武。


  序齿为三,只比大阿哥与太子小。


  她呼出一口气,道:“往后别为钱计较了,我在宫外给你存了一笔银子,回头会分批交给你!”


  三阿哥一愣,忙摆手道:“不用不用,儿子手中攥着钱呢,开府的二十三万两银子,没怎么动!”


  荣妃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望向三福晋。


  三福晋垂下眼睛。


  荣妃又望向这三阿哥,叹了口气,道:“她是你的原配发妻,你们夫妻一荣共荣、一损俱损,往后好好的,别闹腾了。”


  三阿哥愣住,三福晋也抬起头来。


  夫妻俩人面上都带了惊诧。


  怎么还反复了?


  之前抬举田格格,压着儿媳妇的是谁啊?


  荣妃大大方方的看着三福晋,道:“先头额娘湖涂,身上不舒坦,心里也躁,要是有让你伤心的地方,额娘跟你赔个不是。”


  三福晋哪里敢接这话,那样的话,反倒成了她这个儿媳妇逼着婆婆低头一样。


  她忙道:“本也没什么,您客气了。”


  荣妃没有多说什么,又看了三阿哥一眼,道:“多想想好的,这么多皇子福晋中,就你福晋生了两个嫡子,这就比旁人强出一头去,往后好好的……”


  说罢,她就转身离开。


  留下三阿哥与三福晋,面面相觑。


  三福晋揉着帕子,压低音量道:“这是真好了?先头是有病的缘故?”


  三阿哥皱眉道:“什么病不病的,额娘是心疼我……”


  三阿哥脑子转得快,晓得这是南巡路上,随扈队伍中,夫妻俩确实不好撕破脸。


  到时候成了笑话是小事,要是被汗阿玛再教训一顿,可就不是一年年俸的事了。


  这都罚了几年年俸了?!


  虽说握着分家开府的银子,可是三阿哥却不打算动。


  正好分家的铺子里,有个当铺、有个古董行。


  三阿哥将大头存进钱庄吃利息,剩下三万就搁在两个铺子里当了本钱。


  三阿哥叹了口气,在椅子上坐了,道:“爷方才也是存了心火……”


  说罢,他讲了刚才御前罚银之事。


  三福晋听了,带出心虚来,道:“从没有听说买东西,还要往回找补的,五阿哥打发的太监也笨笨的,说的稀里湖涂,我就没有当回事。”


  三阿哥冷静下来,心中的怒气消了不少。


  他晓得就算当时自己在,怕是也跟福晋一样,不会太当回事。


  三福晋眉头皱着,却是顾不得心疼银子了。


  这一回康熙没有传她过去,可是罚银子的时候却没有拉下她,显然已经不满。


  要不然话,不会将她的一千两赏银子也罚回去。


  她忐忑的不行。


  三阿哥念叨着:“都是老九妨的,往后遇到他,咱们躲远点儿!”


  三福晋听了,也想到舒舒身上。


  那个粗笨的手镯,一看就不合长辈们的心意,可是她还是拿出来了。


  要不然如此,自己也不会打听,惦记剩下的几只。


  确实邪乎。


  八福晋跟舒舒对上几次,半点便宜没占着,还闹的灰头土脸的。


  自己这边,也吃了几回闷亏。


  三阿哥念叨完,想起方才自己娘娘的话。


  “你说,额娘说的存银,大概有多少?”


  三阿哥心里有些痒痒。


  三福晋想要说应该没多少,因为妃的年俸才是三百两,其他的赏都是常例。


  生日赏银要逢五逢十的整生日才有赏,也就是三、四百两。


  过年的赏赐,也是没有一定,最多就是赏个年俸,也是三百两。


  平均下来,一年不到一千两。


  剩下的,就是宫外娘家的“年敬”。


  后宫出了嫔御的人家,都是阖族供奉。


  马家是寻常人家,可是架不住在御膳房当差了小三十年。


  以荣妃的小气,怎么会白白便宜了娘家人?!


  三福晋恍然大悟,明白过来。


  其中应该有个分账比例,说不得“九一”、“八二”都有可能!


  三阿哥还在旁边算账,道:“年俸、赏赐、跟宫外娘礼孝敬,一年总要两千两往上,刨除去开销,能存一千五百两?那样的话,二十年就是三万两银子,三十年就是四万五千两?!”


  算到最后,三阿哥带了兴奋。


  他倒不是惦记现下就要把着银子,而是娘娘就他一个儿子,往后这银子差不多都是他的。


  三福晋拿帕子捂了捂嘴,掩住嘴角的笑意。


  还真是傻子!


  三万两?


  四万五千两?


  那是御膳房,内务府油水最多的地方。


  真要是按照她猜测的那样,那这三十年下来,那笔银子少说是这个的十倍……


  *


  舒舒与九阿哥船上。


  用了晚点,夫妻俩就梳洗泡脚。


  正如小椿说的,但凡将窗帘撂下来,世界立时安静了。


  外头的水流声,蛙鸣声,统统听不见。


  舱里角落中,用屏风隔出来两平方左右的地方,放着马桶、水盆等物品,算是隔成了净室。


  今晚是船上第一晚,趁着净室里还有热水,夫妻俩就温存一番。


  虽说晓得隔音,两人也没有放肆。


  只细细碎碎的,克制的很。


  等到整理干净,夫妻相拥躺了。


  都说“饱暖思**”,九阿哥觉得自己倒过来了。


  做完了学问,他开始惦记生计了。


  “爷发现了,汗阿玛现下不单爱动手,还爱罚银子,咱们也罚了好几年,得想个法子,回头存些银子,防着不时之需……”


  九阿哥道。


  不说旁的,海淀那边还惦记修个别院呢。


  以后圣驾在那边,自己不能一天往返四十多里折腾。


  舒舒犹豫了一下,道:“不是说皇子开府有银子?”


  爵位压着就压着吧,前头的皇子阿哥也是都熬了那么多年,才一并封爵。


  可是这银子呢?


  九阿哥摸着下巴,道:“爷也说不好,不过现下好像税赋比前些年好多了,也没有大的战事,要不然也不会几处开工,在河道上花这么多!”


  皇子的分家银子,也是从户部出的。


  哥哥们都是从王伯、王叔例,那就是每人二十三万两。


  九阿哥怦然心动,眯了眯眼,道:“到时候直接开钱庄,苏州、江宁、杭州、广东都弄个分号,发个离京也能用的庄票……”


  现下的庄票,都是有着限制。


  都是当地流通,当地支取。


  结算起来不方便。


  舒舒看着九阿哥,不得不佩服。


  这就是天赋了。


  这不是一小步的问题了,历史记载好像要乾隆后期才开始有异地通兑的银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