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五百零四章 豪气的九福晋(第一更求月票)

第五百零四章 豪气的九福晋(第一更求月票)

  “奴才李灿见过各位小主子……”


  来人立时趋步向前,翻下马蹄袖,对众人打了个千。


  姓李……


  在旗……


  九阿哥还在迟疑,十四阿哥在旁提醒道:“九哥,是李煦的兄弟……”


  前几日的时候,十四阿哥见过此人。


  九阿哥摆摆手叫起,道:“你既是内务府出身,怎么没有补内务府的差事?”


  李家虽不是内务府显赫人家,可是也出了一个巡抚,是最早的高官门第,子弟应该前程都不错才是。


  这人比李煦年轻,可也年轻的不多,看着也三十好几。


  要是成丁就补内务府的差事,资历熬起来,现下应该是是郎中、主事。


  这人却没有报职位。


  李灿带了几分羞惭道:“奴才原行举业,数次不第,去年才在吏部补了候补知县。”


  九阿哥撇撇嘴,这是不稀罕内务府的差事。


  所谓候补知县,就是正七品的顶戴。


  九阿哥皱眉道:“你兄弟还有在内务府当差的么?”


  李灿道:“奴才三哥现下在内务府会计司当差,奴才五弟在奉宸院……”


  没提具体职位,那就不是品官。


  九阿哥神色这才缓和些,道:“是李煦打发你来的?”


  李灿摇头道:“奴才这几日在直郡王身边听差,是直郡王打发奴才给九爷跑腿。”


  这是大阿哥知晓九阿哥夫妇带了弟弟、妹妹出来,不放心了,打发个地头蛇来带路。


  九格格前几日才听舒舒提及过李家旧事,晓得这就是李巡抚发妻所出嫡子。


  这样看来,委屈的好像又成了王夫人。


  明明是原配发妻,也生了两个嫡子,可是丈夫死后,庶长子成了新家主,自己的两个嫡子科举不成,品级都不高。


  瞧着这个年岁,才要出仕,资质也有限。


  不等九阿哥开口,十四阿哥就兴致勃勃道:“别的地方还罢,城里最大的洋货铺子,你带我们转一圈。”


  李灿立时应了,前头带路。


  眼见着阿哥们要出门,博色与爱音图都迎上来。


  九阿哥看了一眼,道:“就在跟前,不用这么多人,就跟着一什侍卫好了,其他人该吃吃,该喝喝。”


  博色道:“九爷,不差这一顿饭,市井人多,还是小心为上。”


  爱因图也道:“是啊,九爷宁可多些,也省的麻烦。”


  后头傅鼐与黑山也跟着出来。


  两人虽没有说话,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九阿哥见了,也就点头:“那就跟着吧。”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庆月楼。


  李灿看着马车跟众人的坐骑,道:“九爷,往那边走,多是台阶,马车过不去了,骑马也不方便。”


  道路两侧都是铺子,一间连着一间。


  十福晋的眼睛都不够看,问十阿哥道:“是不是全苏州的铺子都在这里了,这得有多少家?”


  十阿哥想了想,道:“按照书上的说法是上万家,应该是多说了,上千家是有的……”


  这一条街绵延十里,是江南最繁华的地方。


  道路有不少台阶,时而有小桥起伏。


  九格格挎着舒舒,小声道:“嫂子,咱们买什么?”


  舒舒道:“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不用担心银子。”


  现下京里流行洋货,不单单是男人喜欢,也有许多女子能用的。


  如小镜子,金怀表等。


  李灿引路的铺子,距离庆月楼不远,估摸就半里地,就到了地方。


  上面一个金字匾额,写着“万宝阁”。


  门口的伙计见了大家过来,连忙往里传话,随后就有个掌柜模样的人出来,对着李灿拱手道:“李四爷……”


  李灿道:“京里的贵人来采买,好东西可别压箱底了!”


  等到侍卫、马甲们在门口站了,里面不少顾客见了,也就安静的退了出来。


  周遭的铺子门口,不少人往这边张望。


  舒舒神色不变,却有种被当成大猩猩看的感觉。


  那掌柜的乖觉,一边打发人去请东家,一边叫伙计摘了幌子。


  这是不再接待散客的意思。


  怪不得李灿方才跟九阿哥说,这边最全,看着铺面就大。


  门脸足有十来间,上下三层,就像是大商场。


  舒舒带了好奇,四下里看着。


  入眼所见,全都是海外之物。


  近的是高丽、琉球、日本的,远些的是暹罗、廓尔喀的,再远就是西洋各国的物件。


  海外之物……


  是海商?


  舒舒望向九阿哥,正好九阿哥也看过来。


  之前夫妻俩还惦记着将内造的精细物件,从广州海关外销。


  九阿哥就问李灿道:“这是谁家的买卖?是海商人家?”


  李灿道:“这是季家的铺子,是季家二房的产业。”


  九阿哥来了兴趣,道:“就是‘南季北亢’的那个季家?”


  李灿点头道:“正是他们家……”


  大家望向九阿哥,九阿哥就道:“江南首富,家里从前朝开始就做官,也是江南最大的盐商,江南最大的藏书楼也是他们家的。”


  现下的当家人,就是那位季二老爷季振宜,进士出身,早年也在朝,前些年上了年岁才致仕。


  这会儿功夫,东家得了消息,也匆匆而来,是个二十七、八年的年轻人,正是季二老爷的幼子。


  九阿哥就看向大家,道:“你们想要什么,直接问东家,没有特意想要的,就楼上楼下四处转转……”


  除了十四阿哥念念不忘西洋刀,其他人都没有指定目标,就分散开来,由掌柜的带着,四下里看着。


  舒舒看着,心下也记着。


  高丽参……


  “这个店里有多少斤?”


  舒舒停下脚步,看向掌柜。


  高丽参是熟制的人参,经过特殊的手法蒸制而成,使得参性更柔和,中和了人参的火气。


  这个用作日常滋补,老少皆宜。


  掌柜想了想,道:“这是月初高丽过来的新红参,总共是一百斤,卖了十二斤八两,还有八十七斤八两。”


  舒舒又道:“多少银子一斤?”


  掌柜的听了,就带了迟疑。


  “市价……”


  舒舒问道。


  掌柜的就道:“一等参九十两,二等参七十两。”


  舒舒点头道:“那剩下的高丽参都要了。”


  大家都望向舒舒。


  这是拿参当饭吃么?


  舒舒却觉得难得。


  高丽参的保持期十来年,可是现下人参的价格却是连年上扬。


  这又是谁家都少不了的东西。


  有备无患的好。


  十阿哥反应过来,这是好东西。


  只是他没有开口,这么多斤,等回头私下里跟嫂子提一句,挪几斤就是了。


  到时候可以加在往阿霸亥部去的年礼中。


  蒙古那边的大夫医术粗浅,好药材好人参,对他们来说更是难得。


  十四阿哥也反应过来,笑着凑过来道:“九嫂,九嫂,匀给弟弟二斤……”


  到时候孝敬给自己娘娘,还有四嫂那边素来对自己好,也可以送些。


  舒舒笑着点头道:“好,到时候要一等的,还是二等的,十四弟说话,原价转给你。”


  十四阿哥哑然,随后看着那掌柜道:“你这是市价,我九嫂都要了,是不是该给个进价?”


  掌柜的无法做主,看着东家。


  东家点头。


  九阿哥看着十四阿哥皱眉道:“浑说什么,谁家做生意按照进价出货,运输、仓储、店铺、人工,都是抛费……”


  圣驾南巡,再三下令不会扰了地方军民百姓,难道他们皇子阿哥出来买东西,还要占人家便宜?


  丢不起那个人!


  十四阿哥带了不服道:“可是高丽人参是园参,这都跟人参一个价了,哪个冤大头不买人参,用一样的价格买高丽参?”


  舒舒:“……”


  她好像就是那个冤大头。


  现下人的认知,觉得野生人参是人参,养殖的园参是假人参,禁止流通贩卖。


  九阿哥望向舒舒。


  他觉得舒舒不是爱吃亏的。


  舒舒看着九阿哥,道:“现下人参是不贵,一两人参十来两银子,可是哪有那么大的量?市面上好的人参都各家收着,买的都是差一等的,一年半斤就算多的。”


  真正好的人参,还是有市无价。


  这个高丽参,胜在数量多,药性也平和,不管是对九阿哥,还是对生产后的宜妃与觉罗氏,都合用。


  季东家忙道:“九爷,不用按照市价来,在进价上加三成,抛费就够了。”


  九阿哥摆手道:“不要啰嗦,又不是只买这一样,就按照市价算。”


  季东家不敢反驳。


  十四阿哥撇撇嘴,不提人参了,道:“刀呢,西洋刀、廓尔喀刀有没有?”


  掌柜的立时带了伙计,取了好几盒刀剑来,有廓尔喀刀、倭刀、高丽刀、马来剑等,没有西洋刀,只有一把西洋剑。


  十四阿哥虽觉得不足,可还是握着那把剑不撒手。


  西洋的刀剑,只有这一个,金鹰为手柄,通体也嵌金,看着华丽。


  物以稀为贵。


  他怕放下了,让旁人看上。


  高丽刀是仿倭刀锻造。


  马来剑则只有一尺二,看着略小气。


  大家的目光还是被廓尔喀刀跟倭刀吸引。


  十三阿哥就看着掌柜,道:“我要一柄廓尔喀刀,这个多少银子?”


  掌柜的不敢再说市价,就按照东家方才说的,在进价上加三成,道:“三十九两银子。”


  十三阿哥点头,示意跟着的太监结账。


  珠亮看着十三阿哥手中的刀,移不开眼,就凑到舒舒跟前,小声道:“大姐,我也想要一把,可以买么……”


  舒舒没有立时点头,而是问那掌柜道:“这个库存还有多少把?”


  掌柜的道:“西南的货物每年过来的迟,这是去年的存货,小人需看下账册。”


  舒舒点头,道:“那你去看吧……”


  看着她的架势,还要包圆,十四阿哥带了好奇道:“九嫂,你到底带了多少银子出门?”


  舒舒笑笑不说话。


  其实并不多。


  就算是换成金子带着,也是有重量的。


  不过舒舒觉得,谁叫现下流行这个呢?


  那预备着用这个走礼也正好。


  少一时,掌柜拿着账册过来,道:“去年五月里进货八十柄,现下除了这位爷手中的,还有二十一柄。”


  舒舒没有点头,而是伸手,要看账册。


  掌柜的不敢拒绝,双手奉上。


  舒舒看了这一项就明白了,这廓尔喀刀进价三十两银子,售价是六十两。


  她就指了指那卖价道:“剩下的全要了,按那个的八成算吧!”


  掌柜的不由愣住,那样的话就是四十八两银子一柄,比刚才他的开价还要高九两银子……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