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选择(第二更求月票)

正文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选择(第二更求月票)

  恪靖公主听了这话,也是拿不准了。


  她伸手摸了下脸,也是带了几分闷气。


  这起疹子谁起谁难受,前两日还高热一回。


  偏偏这事情涉及到八阿哥,还关系到太子,不能大张旗鼓的调查。


  “好好的,真是没想到这样倒霉……”


  恪靖公主跟舒舒抱怨道:“也是我闲的,想着这东西看着不错,是蒙古没有的好东西,也打算出京的时候多买些,就试着用了用,竟是无妄之灾。”


  要只是单单涉及八阿哥夫妇,那以她的爽利性子,肯定直接请了两口子过来,有什么话直接问清楚。


  可既是这香水是太子赏出来的,就不能揭开说了。


  不管是哪个环节出的阴私,揭开了后续不可控,都容易得罪人。


  恪靖公主看着舒舒道:“反正你们要引以为戒,以后跟太子也好,八阿哥也好,打交道都小心些。”


  舒舒点头,道:“姐姐放心,会小心的。”


  不过不单单是收东西小心,往后送东西也要小心。


  舒舒觉得往后皇子府的美食,可以少往外送了,可以直接送食谱,更方便。


  省得出了纰漏,太过麻烦。


  恪靖公主想着九阿哥的性子,七情上面,就道:“此事不用跟老九提,省得节外生枝,往后弟妹心里有数就好。”


  舒舒点头。


  她也是这个意思。


  怕九阿哥面上带出来,闹到御前,就成了大事。


  “四姐,若是八阿哥夫妇不知这个的害处呢?”


  舒舒想到了这个可能。


  恪靖公主叹气道:“回头我见见八福晋再说,总不能稀里湖涂的。”


  她跟舒舒想的差不多的,也是觉得问题出在太子那边的可能性更多些。


  想要先排除一下八福晋的嫌疑。


  否则的话,她不会白白咽下这个亏。


  恪靖公主既不舒坦,舒舒也没有久留,探望过后就回阿哥所了。


  三七还罢,这个是外伤用的,寻常用不上。


  石斛这里,她则是叫核桃预备了好些茶罐,打算分装。


  石斛补虚,不单适合体弱者,更适合中老年人。


  舒舒就吩咐小棠拿了厨房的小铡刀,将石斛都切了片。


  如此,四两就能装一茶罐。


  御前是最多的。


  毕竟这石斛是在畅春园门口买的,消息瞒不过御前。


  御前就是四罐。


  太后这里两罐。


  宜妃一罐。


  齐锡夫妇与伯夫人各一罐。


  这就没了二斤半。


  还有一罐,是给恪靖公主的。


  不过她眼下起疹子,这个不能用,得那个好了才适合用这个补气。


  剩下的就没动。


  皇子阿哥那边不方便送。


  单送不好,统统送也没有那么多。


  舒舒装好,就蜡封了起来。


  等到九阿哥从畅春园回来,就看到一罐罐的石斛茶了。


  九阿哥拿起一罐道:“这四两就要五十五两银子,京城最好的茶庄,也没有这么高价的茶啊!”


  舒舒道:“往后家里每天也泡一杯,我喝前几沏,爷喝尾巴。”


  九阿哥道:“好,喝吧,回头叫人去了云南,就不稀罕了,能连上。”


  *


  刑部衙门值房,八阿哥见到了贝子府的典仪。


  如今他跟八福晋之间冰雪消融,夫妻俩琴瑟相合,有些新婚时的模样了。


  八福晋的脸上的疤涂着三七粉,心情也少了几分阴郁。


  时间还短,效果还不明显。


  不过叫太医看过,这个祛疤的法子解实对症,还提了三七的药效,跟人参一样,年头越久越好;可是不能要陈年的,药效会不足。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org 】


  于是,八阿哥满京城的药铺打听,没有找到合适的,才叫人盯着崇文门税关,看近日云南回来的官员,结果打听到高必盛。


  听典仪说说高必盛带回来十斤三七,他很是欢喜,倒是听到后头,却是皱眉。


  贝子府这里有,并不意外。


  那是贝子府的旗下左领人口,回京孝敬主子是当分的。


  可是九阿哥那边五斤,是不是故意截买的?


  九阿哥那边,这两年是四处淘换好药材,可是去年找的是健胃的,今年找的是补血气的,三七对症么?


  三七主要是止血化瘀……


  随即,八阿哥觉得自己想多了。


  应该就是九阿哥不差钱,听到有好东西都留下了。


  他对那典仪道:“行了,此事你不用管了。”


  苏努贝子跟九阿哥……


  他当然选择苏努贝子了。


  不想与九阿哥那边再有什么牵扯,否则落在旁人眼中,好像他找事儿似的。


  还有个十阿哥在旁边看着,要是再生事端,他可是孤立无援。


  反倒是苏努贝子这里,是同辈中的年长族兄,人缘也好。


  他就直接往宗人府去了。


  苏努贝子正在宗人府,跟左右宗人说起近期的几起官司。


  换了其他人,怕是早就不好意思了。


  毕竟宗室里这一波官司,还是从贝子府那边先开始的。


  可是苏努却是公私分明,显得很有耐心。


  听说八阿哥来了,苏努有些悬心。


  这些闲散宗室跟什么将军府的官司,还都是小打小闹,希望皇子阿哥们别跟着添乱。


  他亲自迎了出来。


  八阿哥见状,忙先拱手道:“是弟弟唐突了,扰了族兄了。”


  苏努贝子忙还礼道:“八爷您客气。”


  不过眼见着八阿哥不是找事的,苏努安心了,将人引到值房奉茶。


  八阿哥也没有啰嗦,直陈来意,道:“弟弟福晋面上有瑕,眼下正得了个去疤的方子,要用积年三七,听说族兄属人从云南回京,打发人过去,想要挪买些,结果却是无功而返,只能求到族兄头上。”


  这门人的孝敬,寻常的苏努不会上心。


  不过高必盛之前是正二品总兵,眼下也是要补正二品副都统,是他门人中品级最高的,自然也多重视些。


  因此,八阿哥没有指名道姓,可是他也晓得是高家了。


  他就道:“打发人说一声就是了,又不是什么稀罕物。”


  八阿哥带了感激道:“若是方便,先挪一斤。”


  苏努贝子也是去过战场的,晓得三七的药效。


  他想了想,道:“既是外敷,估计用的会多些,回头让人给你包二斤先用着,不够了再说。”


  八阿哥忙道:“谢谢族兄,真是帮大忙了。”


  苏努贝子就摆手道:“再说就外道了。”


  不过是二斤三七,卖个人情给八阿哥,论起来还是赚的。


  八阿哥也没有再说什么虚客气的话,从宗人府出来。


  这亲戚之间的交情,就是这样有来有往增加的。


  宗人府这里,苏努却是觉得不对劲儿。


  高必盛带回京的药材,自己没留,全孝敬了贝子府?


  他怎么不信呢。


  那药材哪里去了?


  不会是私下里孝敬了别人吧?


  他存了疑问,从衙门回来,看到高侍卫的时候就直接问了。


  高侍卫也没有瞒着,说了他阿玛昨日陛见遇到九阿哥之事。


  苏努还真是一言难尽。


  不过想到九福晋生了三胞胎,许是这身体还在调补中。


  上回贝子府的麻烦,因九阿哥多嘴而来,可是最后还承了九阿哥的情。


  还有就是都统府那里,这关系也比之前疏离。


  这往后亲戚还得做,关系还得缓和。


  苏努就叫人将石斛也拿了二斤出来,次日打发人去海淀的时候,除了八阿哥这里的二斤三七,还往北五所送了二斤石斛


  这礼收的有些烫手。


  不过舒舒很高兴。


  因为她觉得之前给御前的比例不对,五斤孝敬一斤,显得不大恭敬,怕康熙晓得了不高兴,又加了两罐。


  如此一来,自己剩的就只有一斤多了。


  加上这二斤,宽裕不少。


  只是拿人手软。


  舒舒就跟九阿哥商量,将这一笔记上。


  眼下马上回礼扎眼,也不合规矩。


  就只能在中秋节礼的时候找补。


  九阿哥这里,已经将石斛送了一圈了。


  旁人不晓得价格,只当这养生茶,领了九阿哥跟舒舒的孝心。


  康熙这里,却是晓得这个是儿子在市价上翻了一倍,二百一十两银子一斤买的。


  一盏茶用二钱石斛,一杯茶就要折二两六钱二分银,相当于二十斤茶的价格!


  这喝的每一口,都是银子。


  他领了儿子的孝心,可还叫御医看过,配了两种石斛茶。


  一种加菊花、决明子,用来治疗肝肾阴虚、护肝明目;一种是加了知母跟黄柏,治筋骨萎软。


  他本只当养生茶来喝,可是三、四日后,康熙就发现了不同。


  眼睛确实舒服许多,盗汗也少了。


  他心里惊疑不定,御医请平安脉的时候,想着好好问问。


  结果没等他开口,御医先开口了,诊完脉后,看了康熙舌苔,而后道:“近几日皇上是不是歇得比较好?”


  康熙点头。


  确实如此。


  前后的蝉都粘干净了,午睡也不吵了。


  之前迷迷湖湖歇两刻钟,这几日都是睡半个时辰。


  晚上之前也容易凌晨时醒两回,眼下却是睡着更踏实了。


  那御医道:“皇上之前有些胃热,眼下火气消了,舌头少了白腻,看来这石斛茶喝着正对症,只是到底是药,不宜常用,出伏以后,还是要停了,省得伤胃。”


  石斛性凉,天气冷了就不宜饮用了。


  康熙点头。


  当天下午,处理完公务,康熙就叫人拿了本草。


  他不信奉鬼神,却信医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