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九百三十四章 小狼崽子等着了(第二更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正文 第九百三十四章 小狼崽子等着了(第二更求月票)

  乾清宫,西暖阁。


  康熙正在看郭络罗家的消息。


  三官保这一房已经抬旗,可是姻亲故旧都在包衣。


  回京这一个多月,三官保家也办了两次宴,不像是落拓的模样。


  即便阖家老少爷们的差事都卸了,也依旧有底气。


  是啊,有三个皇子外孙,不管亲不亲的,这亲缘关系割断不了。


  再看交际的人家,康熙不由冷哼。


  富察家……


  是了,这是郭络罗家的姻亲。


  三官保的次媳,就是富察家的女儿。


  三儿媳妇,是尚家的女儿。


  这个尚家,不是三番逆臣的那个尚家,而是包衣里的老姓。


  康熙的心里发沉。


  后宫之中,四妃都出身包衣,他之前只给郭络罗家抬旗。


  一是因宜妃生母当时病故,心中正难过,他有心安慰,给与恩典;二就是想要将郭络罗家从包衣移开,割断郭络罗家跟赫舍里家的关系。


  结果三官保倚老卖老,首鼠两端。


  他正想着,梁九功进来道:「皇上,三爷求见,在外候着。」


  康熙听了,目光落在另一侧的折子上,上面是荣妃娘家的亲族关系。


  荣妃娘家这一支寻常,出身包衣满洲左领,其父生前只是内务府员外郎,可伯祖父曾任内务府总管,也有爵位传承。


  还有已故三等公图海,是荣妃从伯父。


  之前四妃之中,看似荣妃娘家不显,可是这一梳理,却比其他三家更强些。


  「传吧……」


  康熙沉吟片刻,道。


  「嗻!」梁九功应着,退了出去。


  乾清宫门口,三阿哥有些紧张。


  自己这会儿摘桃子,不会被老九记恨吧?


  九阿哥小汤山的分红,应该不会小气,也不敢小气,否则就要将兄弟都得罪了。


  小汤山的地翻了一倍还多,就算他密下一半,也该给大家分一半的红利。


  分少了,大家也不是傻子。


  那自己那份分红,就是六、七万两起步。


  可是内务府这里,一年下来,应该也有两万两左右。


  要是老九卡他分红,他卡不卡九皇子府的供给……


  「三爷,三爷……」


  梁九功出来,就见三阿哥神游天外的模样,轻声唤道。


  三阿哥醒过神来,望向梁九功。


  「皇上传呢……」


  梁九功道。


  三阿哥塞了荷包过去,道:「劳烦梁公公……」


  「您客气……」


  梁九功恭敬道。


  轻飘飘,硬邦邦的,不用猜也晓得是两个空心银锞子,加起来一两到头。


  梁九功心里吐槽,却是没有塞回去。


  就这样的赏赐,一年到头也见不着两回,自己收了,不图旁的,就图让三爷难受难受。


  打小就抠,每次赏赐都虚了吧唧的,真要退回去,才是如了对方的愿。


  三阿哥顾不上心疼荷包了,吐了一口气,进了西暖阁。


  他已经有了决断,指望旁人手指缝里掉银子,肯定不如自己有。


  「汗阿玛安……」


  三阿哥先请安,而后看了康熙两眼,带了关切道:「汗阿玛劳乏,看着都清减了,也当多保重……」


  康熙冷哼道:「你们一个个的,少气朕,朕就能保重了!」


  三阿哥叹了口气,道:「儿子听说九阿哥的事了,这也不能全赖九阿哥,实在是前阵子外头传得沸沸扬扬的,将九弟妹都说成垂危,九弟妹也一直没露面,许是这两月调理的也艰难,还有三个小的,也要好好调理个两、三年,才能跟单胎的孩子比,九阿哥也是分身乏术。」


  康熙看了三阿哥一眼,心里有些失望,面上却不显,道:「因私废公,本就是他的不对,就算御史不参,朕也不会惯着他。」


  三阿哥并不意外,这几年因为「懒惰,不当差行走」宗室里处置了一批人,还革了一个贝子、两个国公。


  对宗室严,对儿子松散,那不是皇父的做派。


  况且皇父本身就是极勤政,自然看不上散懒的皇子。


  三阿哥道:「汗阿玛都是公心,九阿哥就算不忿,也不会生怨的。」


  康熙看着三阿哥,胸口有些憋闷。


  旁人还没落井下石呢,亲兄弟先来了。


  这是在提醒他九阿哥会生怨?


  这半年下来,还当三阿哥长记性了,晓得了什么是兄弟相处之道,结果遇到事情还是露底。


  三阿哥没有察觉,继续说道:「九阿哥聪明,过了这两年,家里梳理清楚了,能松开手了,再回内务府就是。」


  康熙挑眉。


  自己说的是停九阿哥内务府差事,到了三阿哥这里,直接给革了。


  他被气笑了,道:「你倒是好哥哥,专门过来『帮』他说话!」


  三阿哥道:「那是应该的,谁叫儿子是哥哥呢……」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看着康熙,带了恳求道:「儿子过来,除了帮九阿哥求情,还想要跟汗阿玛毛遂自荐,儿子打小就爱看书,知晓的道理都是书上来的,不比其他兄弟通经济道理,民生这里正是短处,儿子恳求汗阿玛给儿子个机会,允儿子在内务府历练两年,也接接地气儿,省得跟书呆子似的,连大米几钱一斗都不晓得……」


  康熙看着三阿哥,上下打量着。


  三阿哥身形高大,国字脸,相貌端正,因整日里手不释卷的缘故,比其他皇子多了几分儒雅。


  可要当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那就错了。


  在诸皇子中,老三的骑射只在老大之下。


  文武双全。


  二十四岁。


  序齿又靠前,出身在皇子中也在前头。


  康熙眼神暗沉,多了几分思量,看起来就像踌躇未决的模样。


  三阿哥察觉到康熙的打量,双膝跪下道:「汗阿玛,儿子之前因高封郡王,自鸣得意,待兄弟们也少了耐心,要是现下去内务府当差,一定跟九阿哥学,好好待弟弟们,也更加敬着太子与直郡王……」


  康熙看着他,好半晌才道:「内务府的差事琐碎,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三阿哥见他话音松了,忍下兴奋,认真道:「儿子定好好当差,不敢自专,遇到大事多请教马大人跟哈大人……」


  康熙眉头舒展开来,道:「起来吧,成什么样子!」


  三阿哥老实起了,嘴角忍不住往上翘。


  康熙的目光又落到几桉上,沉吟了一下,道:「既是你主动请缨,那先委署内务府总管吧!」


  「谢汗阿玛恩典!」三阿哥忙应了。


  虽不是直接挂内务府总管,他也不失望。


  老九当初到内务府的时候,也是从委署内务府总管做起。


  康熙沉吟道:「朕交给你的第一个差事,就是延禧宫妃、永和宫妃、钟粹宫妃三家母族抬旗事宜。」


  三阿哥听了,不由瞪大眼睛。


  延禧宫妃?惠妃母!


  永和宫妃?德妃母!


  钟粹宫妃?自家娘娘!


  一下子给三家戚属人家抬旗?!


  是因为皇太后六旬大寿,给后妃恩典?


  还是因为汗阿玛恼了老九,后悔抬举宜妃了,才将其他三位妃主也给了恩典,与宜妃比肩?


  三阿哥带了纠结,作为荣妃之子,他该代母谢恩的,可眼下是公务。


  他就镇定了一下,道:「汗阿玛,那这戚属抬旗的时间,是要赶在圣寿节前么?」


  康熙沉吟了一下,圣寿节在十月,距今还有五个月,拖得太久了。


  他就道:「既是太后恩典,不必拖的太晚,在五月底前处理完毕。」


  「嗻!」


  三阿哥脆生生地应道。


  要是接的是其他差事,他还会犯憷,担心露怯,让人笑话;这抬旗的差事,就不用太担心了,有宜妃的例在,按照那个来就是了。


  宜妃抬旗事宜,是汗阿玛亲自下的旨意,按照那个来,应该会合汗阿玛的心意。


  等到三阿哥从乾清宫出去,就在乾清宫广场站了站,犹豫着要不要打发太监去钟粹宫一趟,去给自己娘娘报喜。


  随即,想到九阿哥被弹劾之事,他改了主意。


  他不单单是娘娘的儿子,还是新出炉的内务府总管,不可因私忘公。


  即便往后孝敬钟粹宫,也不用放在明面,提点下头的人,就有人奉承了。


  他直接往内务府本堂衙门去了。


  哈哈……


  才发现内务府当差的好处,每日都在宫里,跟六部行走不同。


  距离乾清宫可真近,就是百十来步的距离,抬脚就到了。


  十二阿哥已经处理好了公务,都是各衙门日常事务,没有特殊的,按例就行。


  见三阿哥进来,十二阿哥心中纳罕,可还是起身见礼道:「三哥……」


  三阿哥之前盯着前头的大书桉,看得正入神,听到动静,这才看到角落里的十二阿哥。


  「咦?你在内务府学差事,什么时候来的?」


  三阿哥看了眼十二阿哥的小书桌,走了过去。


  十二阿哥道:「年后就过来了。」


  三阿哥道:「都忘了你都出上书房了,也成丁了,是该学差事……」


  他口中说着,心里却是庆幸,幸好自己主动请缨,否则的话,说不得汗阿玛那边就不再指皇子过来了,会在下头的郎中里挑资历够的提上来,等过两年十二阿哥学的差不多,就接手了。


  截了弟弟的胡。


  三阿哥毫不心虚,只有得意,轻咳了一声,道:「今日开始,汗阿玛叫我委署内务府总管……」


  十二阿哥看着三阿哥,神情呆滞。


  这个时候过来么?


  那九哥呢?


  三阿哥挑眉道:「你九哥革了总管,总要有人过来……」


  十二阿哥心理将「停」与「革」对比了一下,还是觉得更相信九哥一些。


  他没有与三阿哥掰扯,而是将处理好的公文递过去,道:「三哥,这是今日公文。」


  三阿哥接了,拿起一个卷宗翻看,看到后头的批示,不由愣住。


  他望向十二阿哥,就带了戒备。


  还真是会咬人的狗不叫,老九革了总管不到半天,已经有小狼崽子等着上位了!


  三阿哥的脸沉了下来,带了郑重打量十二阿哥两眼,而后沉吟道:「过来内务府学差事,下头的七司、三院都轮过了么?」


  「没有……」十二阿哥如实回答。


  三阿哥脸上带了不赞成,道:「在堂署衙门能学到什么?总要将下头走一圈,才能学到东西,明天开始就从广储司开始吧,一个衙门一个月,先学学各衙门的差事,外加上宫中修书造办处,御茶膳房、包衣三旗参领处也轮一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