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锦衣状元 > 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棒子打死

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棒子打死

自从张太后在文华殿赐宴阁臣后。<br/><br/> 朱四便「老实」下来,之后几乎什么事都不去跟内阁争,朝事方面朱四也多听从内阁、六部大臣的意见,朝堂上发言的时候少了,基本不会在朝事上跟大臣争论。<br/><br/> 心态看起来平和,让大臣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但一些人还是能感觉到莫名的「压力」。<br/><br/> 这天杨廷和跟蒋冕二人早早从内阁离开,临出宫时,看到有几名锦衣卫路过。<br/><br/> 蒋冕道:「介夫可有时间?今日府上有宴,不如……」<br/><br/> 「嗯。」<br/><br/> 杨廷和本来也觉得回家尚早,便于蒋冕一起到了蒋府。<br/><br/> 蒋冕的府宅,在前首辅李东阳府宅旁,这里是大明门西侧的官宦人家聚集地,很多大臣的住所都在此,其实平时朱四出宫所到宅子,以及朱浩平时批阅奏疏的「官所」,也在附近。<br/><br/> 但京城到底不是弹丸之地,就算同出一坊,彼此间也隔着几条街,平时根本就见不到。<br/><br/> 蒋冕府上正有宴席,却是蒋冕的侄子,即蒋冕兄弟蒋昪的儿子蒋冬聚进举人,赴京来拜访蒋冕,蒋冕便在家中设席,宴请亲朋故旧。<br/><br/> 杨廷和作为首辅前来,只是在宴席前露了一下脸,就算是对后辈极大的礼遇。<br/><br/> 到了内堂。<br/><br/> 蒋冕跟杨廷和坐下来商谈朝中事,很多在内阁不能说的,私下里便没那么多避讳。<br/><br/> 蒋冕上来表达自己想要早日离开朝堂的想法。<br/><br/> 「……这些年为朝事劳碌,实在疲累至极,许多时候已力不从心,近两年更是疾病缠身,不时就要卧榻旬月……不是不想为国效命,只是力有不逮。」<br/><br/> 蒋冕其实也厌倦了朝堂纷争。<br/><br/> 新皇登基,大明看起来已安定下来,蒋冕觉得自己没必要留在朝廷受闲气,连梁储都退了,自己为什么要留下?<br/><br/> 杨廷和道:「你力不及,难道他人便好了吗?再留朝中几年,等实现安稳过渡,那时不会再有人勉强。」<br/><br/> 不跟你讲什么大道理,杨廷和的话近乎一种命令,要退你也先熬过这两年再说。<br/><br/> 「介夫,其实咱们这位陛下,登基之初,有务实之风,或想在几年内有大作为,即便有操之过急之嫌,但并未违背我儒者仁恕之风,其实由你来规劝和引导陛下,我便觉得足够,实在没必要……」<br/><br/> 蒋冕对朱四的评价挺高。<br/><br/>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个过继来的小皇帝,比先前那个根正苗红的武宗,简直强太多了,两人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br/><br/> 就算比之孝宗皇帝,当今圣上也不遑多让。孝宗虽然仁,但其实也无能,一辈子讲究的都是无为而治。<br/><br/> 朱四登基后追求有所作为,才处处跟杨廷和发生嫌隙。<br/><br/> 杨廷和伸手打断了蒋冕的话,语气略显强硬:「为帝王者,当以恪守祖业为念,再多的作为也不及安守本分来得重要……若是连中庸都做不到,又谈何仁恕?这一年来,朝堂被他折腾的地方少了么?」<br/><br/> 杨廷和完全听不进别人的劝解。<br/><br/> 这也是当初梁储离朝的主要原因,自从小皇帝登基后,杨廷和以拥立之功,成为大明事实上的宰相,不再只是个花瓶一样的内阁首辅,朝中大小事务真的能做到一手抓,朝中文官结党,算不上营私,但已形成一股可以跟皇帝分庭抗礼的庞大力量。<br/><br/> 自古以来权臣乱国的情况屡见不鲜,不能说你杨廷和有拥立之功,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颐指气使,连皇帝都可以不放在眼里。<br/><br/> 梁储作为曾在杨廷和守制时暂代首辅的内阁大佬,很多时候几乎可以跟杨廷和平起平坐,在明知无法规劝杨廷和的情况下,梁储只能选择黯然离开,<br/><br/> 当时杨廷和根本就没有出言挽留,可见两人之间隔阂有多深。<br/><br/> 蒋冕道:「新近我听闻陛下多过问诏狱之事,大有赦免前朝受责牵累官员的意思,不知介夫你怎么想?」<br/><br/> 又是个「小道消息」。<br/><br/> 这些话,蒋冕在人前是不能说的,他甚至不能告诉杨廷和,此消息他是从哪儿听来的。<br/><br/> 杨廷和摇头:「只怕今上是想以前朝旧臣回朝,以军机之事,行擅权扰民之举……自古君王不受制约,只会加速败坏朝纲。你不可因他的宽仁,而掉以轻心。」<br/><br/> 以杨廷和的意思,朱浩的所作所为,全都是在针对文官集团,想要大权独揽,彻底把文臣打压下去。<br/><br/> 蒋冕听出来了。<br/><br/> 现在的杨廷和已对朱四失去耐心,但凡朱四的作为,杨廷和都会拿出敌对的心思来详加揣摩。<br/><br/> 比如说朱四想赦免一批正德时期或是去年那些牵连佞臣案的大臣,诸如王琼等人,就会被杨廷和觉得朱四是想以王琼来限制文官。<br/><br/> 杨廷和理直气壮把王琼归在逆党的范畴,压根儿就没想过王琼曾经也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br/><br/> 王琼算正直大臣吗?<br/><br/> 不算!<br/><br/> 王琼身上的污点不少,但多数时候是因为正德时期朝纲败坏,佞臣当道,想要维护朝堂稳定,那些忠直的大臣不得不放下身段,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与昏君和近佞巧妙周旋。<br/><br/> 当时兵部作为正德帝掌握朝堂的桥头堡模,你让一个兵部尚书能做什么?后来王琼当了吏部尚书,官员的考核任免等事,还不都在朱厚照以及身边佞臣的掌控中?<br/><br/> 在保全杨廷和、梁储、蒋冕等内阁大学士这件事上,王琼是出过大力的,还举荐了王守仁等能臣,平定宁王之乱,西北应州大捷也有王琼的功劳……<br/><br/> 但杨廷和可不会记得王琼的好,就是想将其一杆子打死,更多是怕王琼回来,再形成一股可以跟自己对峙的势力,美其名曰不能让女干臣回来「败坏朝纲」,行的却是党同伐异之举。<br/><br/> 论贪赃枉法,杨廷和的弟弟杨廷仪更甚,但现在还不是好好的?<br/><br/> 蒋冕发现,跟杨廷和对话越来越困难。<br/><br/> 以往还能以朋友的身份,探讨一些朝事,交换意见,但现在杨廷和态度愈发强硬,两人谈话他有一种下级跟上级汇报的意味,作为上级的杨廷和那是一句话也听不进去,开口就是教训和规正,丝毫不给面子。<br/><br/> 之前蒋冕还以为,杨廷和是因为在内阁等公开场合,必须得绷着脸,保持威仪,现在才明白,杨廷和性格已变,就算是这种私下场合,也不会有丝毫通融。<br/><br/> 「可是最近陛下对于朝事,已很少直接过问,若长此以往,不怕令陛下失去对朝政的热忱?我们苦心栽培起来的圣君明主,只怕尚未成型,就开始荒驰朝政……」<br/><br/> 蒋冕还是竭力劝解。<br/><br/> 你杨廷和这么强势,是在打击小皇帝的自信心,别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宠辱不惊,人家一片热情要做点实事,急是急了点,但不能一棒子打死吧?<br/><br/> 刚刚当上皇帝,有能力,还能做事,一再打压,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让小皇帝不再把朝廷大事当回事!<br/><br/> 这就是你杨廷和想要达到的目的?<br/><br/> 「若帝王只因为一点挫折,便无心朝事,谈何明君圣主?自古以来的圣明君主,哪个不是自如履薄冰中一步步走出来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是帝王连丝毫忧患之心都没有,还指望他成就大业?再说如今四海升平,他只需守成便可,莫非还真期待他开疆拓土,有多大的作为?」<br/><br/> 杨廷和振振有词。<br/><br/> 蒋冕摇头苦笑。<br/><br/> 这下彻底谈不下去。<br/><br/> 「大礼方面……」<br/><br/> 既然劝杨廷和无意义,那就说说大礼议的事,至少在这一点上,二人的意见是相同的。<br/><br/> 最近朱四在大礼方面没有刻意争取,蒋冕只能避重就轻,随便跟杨廷和谈几句。<br/><br/> ……<br/><br/> ……<br/><br/> 杨廷和的改变,是朱浩一步步促成。<br/><br/> 历史上杨廷和再朱厚熜登基后,虽然君臣间有不少嫌隙,但至少对新皇还是保持了极大的尊重,逐渐放权,让嘉靖帝一步步成为拥有实权的君王,三年时间就把首辅的位置让出来,从此后朱四开启了一段十几年「励精图治」的历程。<br/><br/> 嘉靖的转变,是在登基二十年后。<br/><br/> 嘉靖执政中后期朝纲败坏,是因为朱四本来就不是什么勤快人,还有一股莫名的执拗,追求长生,性格多疑……<br/><br/> 朱浩给朱四出谋划策,看起来都是在帮朱四,其实就是为了让朱四急于攫取权力,去开罪杨廷和,逼着杨廷和出手阻止,那君臣间的矛盾自然就会形成,朱四只能仰仗朱浩来对抗……<br/><br/> 朱浩清楚一点,若是朱四更信任杨廷和,那他朱浩就什么都不是,甚至出卖他的人指不定就是身边人,更甚者干脆就是朱四本人。<br/><br/> 可现在这局势……<br/><br/> 朱四已不可能跟杨廷和讲和,大礼议方面朱四吃了瘪,让其在心中暗暗较劲儿,如此一来朱浩在朱四身边的价值愈发突显。<br/><br/> 想斗争,皇帝身边又没什么能人,满朝大臣又几乎都站在杨廷和一边,你能指望谁?<br/><br/> 「……第二批四万两银子,已调拨往江淮等处,进购钱粮,还有入小当家提到的铁器等,会在春夏之交送至西山,至于小当家提及在京东之地开矿,建设铁厂之事……说来惭愧,永平府不曾有什么大铁矿,也问询过开矿的行家里手,都表示勘探出矿的难度很大。恐怕要小当家亲自去才可……」<br/><br/> 苏熙贵三月去了一趟山东,刚回来。<br/><br/> 之前买矿之事被杨廷和叫停,但苏熙贵对煤矿的投资热情没有丝毫减少,朱浩也将产出卖给苏熙贵,以苏熙贵遍布天下的商业网络进行销售。<br/><br/> 当下二人仍旧是最好的生意合作伙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