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杀招

第二百一十二章 杀招

“这是老奴在做杀招啊。”墙壁上悬挂了整整一面的辽东全境的舆图,上面标示了各城各堡,河流,森林,沼泽,山脉等等。还有粘着标签的辽西,蛮族,金州,镇江各方的军力所在。唐清安看完后,久久的一声感叹。他想要打掉别人的城池,别人虽然是西进,反其道而行,最终却是想要他的命。朱秀不在,去了前方指挥大军。刘承敏,武震孟,谢友成,三人在唐清安身后,听到将军的话,深有感触。长白山脉是东岸的屏障,又如何不是蛮族的屏障呢。朱秀连日告捷,取下岫岩城是迟早之事,如果蛮族不派兵救援,则不会有转变。可就算打下岫岩,唐清安也不会选择派大军越过长白山脉出击蛮族。想要支援北镇,有两种方桉。要么直接大军出海,因为西平堡为蛮族所得,因此反而需要先到东海堡下船,再绕路到北镇。这是对北镇最有利的。其次就是大军趁着蛮族主力西行,断绝蛮族的粮道。或者像上回一般,以海击海州,或者直接打复州,盖州,海州一路打过去。<huting.这对金州最有利。“北镇能不能守住?”“如果没有外援,估计很难。”听到将军的所闻,众人明白了,将军不太想直接派大军到北镇。军队派出去入北镇容易,回守就难了。根据他们收到的消息。皇台吉领十一万大军出征,而老奴领余部,亲自坐镇后方。以老奴的威名,谁也不知道,当他得知金州主力渡海而出后,会做出什么动作。唐清安当然不会以为蛮族出动了十一万军,老巢就没什么兵力,可以去偷他家了。他可不信明史。明史经常前后映照不上。他只信中国国防报战史所确定的蛮族人口。在奴儿干司时,蛮人以部落游猎为生,因此不分老幼人人善射,连有些妇女都能拉弓射箭,射技并不差。因此老奴才能以此优势,建立八旗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牛录额真其实就是大箭主,原是部落狩猎时,十人一队的首领,后来演变成官名。在萨尔浒之战前,老奴统一了建州蛮族,西海蛮族三部等,此时老奴人口已达数十万。设立八旗军制,每旗七千五百人,合计六万旗兵,另外有老奴直属五千巴牙喇骑兵。另外各旗旗主也有自己的巴牙喇卫队骑兵。因此萨尔浒大战之前的蛮族,因为全民皆兵,蛮人善射,也有些牛录也会各种原因导致没满员,但是已能拉出五六万大军。蛮族的军力并不少。而大明和朝鲜合计十数万兵,又还分几路,当然由此大败。如今老奴已全夺奴儿干司,连东海的生女真都征服,根据中国国防报战史所述,此时蛮族人口为一百万左右。至于明史经常透出蛮族人口极少什么之类的,可以不用看,用意不言自明。集合各旗旗兵,以及蛮人壮丁,凑个十余万善射的精兵是不成问题的。加上蒙古兵,汉兵,不考虑后勤和地方稳定,蛮族可以凑个二十余万大军。现在是蛮族最盛的时候。不过十余年后,连连大胜的蛮族,军队战斗力而降低了,拉不出这么多军队。因为从大山中走出来的蛮人老的老,死的死。新的一代的蛮人在辽左长大,反而没有了恶劣环境的磨练,比不上老一辈人人善射的本领。获得辽左发展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后,蛮族入关前的一刻,集合蒙古八旗,汉八旗反而只十八万兵。现在皇台吉率领十一万大军出征,老奴的老巢,如果需要,还可以聚集十万大军。因此唐清安并没有考虑跃过长白山脉,派大军去攻打沉辽。以十万打十万。胜率不高。不赌。唐清安十分关心,北镇到底能不能自己守住。听到旁人对北镇独自守住城池不乐观,唐清安也没有不信,反而也是这般想的。蛮族没有统一之前,北镇依托长城边城,修建了很多城堡。有镇静堡,镇安堡,镇远堡,镇宁堡,镇武堡,西兴堡,西平堡,西宁堡等九堡。只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蛮族统一了,夺下了辽左。偏偏这些花了上百年修建稳固的城堡,原都是用来防备长城外的敌人的。因此大多数都失去了作用。例如向镇远堡,西兴堡,镇安堡,镇静堡等等,乃至辽西走廊原来的大大小小的边堡都失去了作用。不但不能成为卫城的桥头堡,反而变成了后方。史鼐考虑辽西新兵不是蛮族的对手,在辽西走廊修堡垒,从宁远修起,一路修到了大凌河堡。只这一项,每年消耗数百万两的物资。李达祖也想修。可北镇宽阔,地利不如辽西走廊。数次想要修堡,修到了一半都被西平堡,大辽河蛮族大营的骑兵毁掉。不但徒增伤亡,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北镇目前实际有七万兵,锦州目前有五万兵。且大多都是未经历战火的新兵。七万新兵,如果全部用来守城池,那还是有的守的,就是要考虑粮食。还有附近军户的家卷,辽民十余万怎么办?唐清安皱起眉头。“派人去朝鲜,向朝鲜国主请求调五万兵到金州,两国为父子之国,理当共拒蛮族,沿途粮草由朝鲜提供,到金州后则由我国提供。”先把军力调来再说。……金州,锦州都在忧虑北镇。北镇李达祖则在骂娘。锦州史鼐,金州唐清安都不是好东西,都特么见死不救。一边坚壁清野,一边把军力收缩回北镇。以前车之鉴,放弃了前方各兵堡。连较大的镇宁堡都放弃了,后面的镇远堡,因为处于大黑山小黑山的山中。仗着此堡易守难攻,才留了已经升任为游击的丁源,驻守镇远堡,并负责镇安,镇静二堡。又忧虑蛮族奸细,命令各门紧闭不开。如此才不到半个月,蛮族大军就突至北镇。见到此地的状况,人们都愤愤不已。“咱们里面有奸细。”听到莽古尔岱的愤怒,汉将们低头不言,以免引祸上身。皇台吉眯了了眼睛。他早就感觉到有些不对劲。每每金州都能抢在他们前面做出应对,好像知道他们下一步的动作一般无二。这回为了保证突袭的优势,后方管控极严格。而这北镇竟然已经坚壁清野,非十天半个月之功,必定许久前就收到了消息。到底是谁。皇台吉面色极其难看。城外蛮兵漫山遍野,视线所及之处,都是蛮兵在安营搭寨,李达祖在城墙上,领着各将观望蛮族大营。“至少十万兵。”李达祖身后一老将,以对方的规模,推断出了对方的人数。不过。这回众人面色虽然紧张,却不怎么担忧。城里可是有六万兵的。蛮族兵就是再精悍,己方有城池之利,至少也能做到一换一的,甚至更高。李达祖就不信,蛮族敢在城下丢几万兵。皇台吉看着北镇城墙,心里愤怒万分。虽然没想到能偷袭到北镇,但是让对方手脚忙乱一番,也是极为有利的。从沉阳南行至海州,再从海州北上到北镇,一路八百里之遥,中途大军过河,总共行军用了二十四天。“四贝勒,咱们怎么办?”皇台吉是老奴第八子,四大贝勒中年龄第四,因此称为四贝勒。听到手下的问话,皇台吉看着北镇的高墙久久无言。这一场仗。他必须胜。蛮族和大周不同,哪怕父汗钟意他,他也必须拿出足够的资历才能服众。“修寨。”打了十几年的仗,皇台吉冷冷的说道。第一日,蛮族未攻城。第二日,蛮族未攻城。第三日,感觉不对的北镇,派了一部骑兵出城试探,果不其然被蛮族歼灭,只有少部分人才逃了回来。“蛮族调走了部分军力。”虽然没有试探出来,但还是有老将看出了蹊跷,立马说道。听到他的话,北镇诸将虽然明悟,也无可奈何。野战打不过敌人,靠着城池抵御,这就是静的一方。以静制动。用的好就是上策,用的不好就是下策。主要看敌人如何能应对。第五日。从蛮族的防线中,突入进来了几名周骑,身后还有紧紧追赶的蛮族骑兵,被蛮骑射倒了一个。剩下的两个终于接近了城墙,靠着城墙上弓箭手的掩护,才顺利的逃过一劫。搭乘城墙上放下来的箩筐,带了来求援信。蛮族正围攻义州。义州在北镇左边百里距离的大城,义州到锦州不到两百里。根据送信骑兵所言,义州派了两队出城突围的求援骑兵,一部向北镇求援,一部向锦州求援。“锦州不会出兵去救,他们只有五万兵,以史鼐的性子,绝对不会再派兵出城。”李达祖脸色难看。他如何又不知道史鼐的脾性。要救早就先派援兵来了,先前不派,现在更不会派。义州属于他管。他只留了七千兵,还有三千兵留给了丁源。而来求援的人说攻打义州的蛮兵,大概五万人左右,也就是说城外最多也只有五万蛮兵。北镇城里有六万兵。城外蛮族分兵,也有六万兵。自己兵力并不比对方少,敢出城打吗。想到此处,李达祖叹了口气。该放弃的就放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