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他们一行的背影,恰好被在办公室里的凌晓云看见。
“嗯,这个家伙,果然来头不小。”凌晓云心中暗想。
林琳带着大家来到分给他的房间,并将韩继光的建议,说给他们听,特别是说给杨美怡听。
“嗯,我觉得你们韩科长的建议很好,就按照他的建议去做。”杨美怡也很认同韩继光的建议。
“厨房方面,是不是按照使用煤气炉的方案进行改造?”洪伟平问。
“对,我爸爸说了,到时候,会送两个煤气瓶和一套煤气炉给我们。”杨美怡抢着回答。看来,杨宇已经提前对她说了。
“来,林老弟,把钥匙交给我,完工后我再交给你。”
“好,非常感谢洪大哥和两位大哥。”林琳也不客气,将手中的钥匙交给洪伟平。
“林医生客气了!托林医生的福,我们这一功,也是不小的。”丁健说。
“哦,怎么不小啦?”
“林医生在环球大酒店前抓的两个家伙,是一个犯罪团伙的成员。我们经过突击审讯,将这个团伙一网打尽。呵呵,这个团伙,可是作恶多端呀。上级为了表扬我们,为我们大队记集体三等功。”
“在我们刑侦大队,要想拿一个三等功,非常不容易,更别说一等功了。”丁健说明前因后果。
“恭喜你们!想不到,你们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这功劳,其实应该记在林医生的身上。”宁观海接着说。
“嗨,各位大哥,可别客气。我的心思,只在医学上,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至于立功什么,成什么名,我还真没想过。”
“林老弟这份专注,令人敬佩。好了,我们不能干扰林老弟的工作,马上回去商量,明天开工。”洪伟平一声令下,大家便离开房间,来到楼下。
“哎,阿琳,周六上午,我们去补拍结婚照吧。”杨美怡悄声对林琳说。
“好,老时间,老地点,我查完房,开出医嘱,和你一起去。”林琳早就想找时间去完成这件事了。
第二天,周五,疑难病例讨论时间。科室的疑难病例讨论,一向采取主管医生主动提出的方式。换而言之,如果自己感觉手上有诊断和治疗困难的病人,可以提出来,请全科人员一起参与讨论,将问题解决。
这样的方式,其实是非常好的。个别医生,可能会接连收治疑难危重病人,他就可以及时提出来,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这样的医生,进步会很快,能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强。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一些不思进取的医生,哪怕手上有疑难病例,他自己也搞不懂,也不愿意拿出来进行讨论。
这样一来,最惨的,还是病人。带着希望住进来,糊里糊涂地出院。既没有明确的诊断,更不可能有有效的治疗。
谭小敏,就是这样一位医生。每隔一段时间,凌晓云都会点他的名,将他的某个病人拿出来全科讨论。
今天讨论的病人,又是凌晓云点名的,属于谭小敏分管的病人。
谭小敏知道,不管是谁分管的病人,只要林琳认为不对,都会在讨论时直接说出来,而且分析得非常到位。
自从被林琳放倒后,谭小敏终于明白了,自己无论是打架还是在专业上,都不是林琳的对手。他只是希望,在病例讨论时,不要被林琳反驳得哑口无言。所以,对于今天的讨论,谭小敏还是做了他认为最为充分的准备的。
“病人男性,56岁,因为走路欠稳一个月入院。”谭小敏开始向大家介绍病人的病史。
“病人在一个月前,没有明显诱因,开始感觉自己走路不稳。没有头晕,没有肢体麻木、乏力,没有恶心和呕吐。”
“发病前,病人没有任何不适。发病后,病人睡眠好,进食正常,二便正常,饮水没有呛咳。”
“病人生活习惯良好,没有酗酒、抽烟等不良嗜好。家族中没有类似疾病的患者,否认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
“体格检查,心肺和腹部检查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也没有异常,头部CT检查,脑部没有异常改变。”
“病人入院近两周,行走不稳的症状没有改善。目前考虑为神经官能症,治疗上,也按照这个方向进行。今天请主任和各位对该病人进行体查,讨论,并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看来,谭小敏还真是下了一些功夫,以他的能力,做到这个份上,已经是不错了。
这个病人,林琳在昨晚吃完饭后回来看过,这是林琳固定不变的习惯。但凡有疑难病例讨论,他都会提前对病人进行一次独立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详细翻阅病人入院后所做的全部检查。任何一个细节,林琳都不会放过。
昨晚的“功课”,使林琳对这个病人的诊断和接下来的治疗方案,有了基本的判断。当然,他也很善于听取各位医生在讨论时提出的、合理的观点,融入到他的思考中。
谭小敏汇报完,大家跟着凌晓云,来到病人的床边,由凌晓云对病人再进行一次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这个环节,对于林琳而言,是很无趣的。不管是前世的林琳,还是现在的林琳,都是如此。
一大堆医生,围着病人,泛泛地问,泛泛地查,典型的“走过场”。不过,这样做,目的却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告诉病人,主任亲自为你看病来了。
一个小时后,大家回到医生办公室,开始进行“充满火药味”的讨论。
其实,在林琳开来,讨论就是要充满“火药味”,要“檫出火花”,在这“火药味”和“火花”中,才能争辩出一个最接近真相的结果。
“谭医生,请你先谈一下,你对于这个病人的诊断和下一步治疗的看法。”凌晓云知道谭小敏的品性,直接点名,免得他在别人后面“拾人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