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实现商用的可控核聚变,那对全世界的影响,将会是极其巨大的。”徐佑想道。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可控核聚变的意义,甚至要比超导还要更大。
超导虽然能够实现电脑的零损耗运输,但毕竟其意义只是减少能源的损耗,并不能凭空创造能源。
而可控核聚变,则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种方式。
因为可控核聚变所使用的原料,在大海中就可以提取。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掌握了可控核聚变的技术,其需要的原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东日二号建设完工之时,徐佑和林诗一起,来到了东日二号装置的所在地。
之前林诗就参与了东日二号的部分设计工作,这次徐佑肯定是要带林诗一起来的。
经过这些天的建设,东日二号已经以完整的形态,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相比东日一号,东日二号的装置要更加的巨大,预计的发电功率也要远超东日一号。
“老师,我们马上就能看到,真实的东日二号,是否能像我们预测的一样,实现商业化的可控核聚变了。”
“是啊,我们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现在终于要等到结果揭晓的那一幕了。”
即使对于自己的设计充满信心,但最后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徐佑也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毕竟,模拟与现实并无法保证是百分之百的相同,而设计与实际制造,也可能会有一些差别。
待东日二号正式建设完工之后,徐佑、林诗等人一起,对装置进行着严格的检查与测试。
经过严格的检查与测试之后,大家确定整个装置并没有任何的问题,完全符合设计时的各种要求。
随着检查和测试工作的完成,正式进行实验的日子也定下来了。
和之前的登月项目一样,东日二号的发电实验,也有包括央台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进行直播。
相比登月项目,可控核聚变项目虽然没有那么的让人有新奇感和激动感,却是与我们大家更加息息相关的一个项目。
到了东日二号点火实验当天,各个直播间已经提前进行直播,介绍着项目有关的一些信息。
“这一次的东日二号,与上一代的东日一号装置有所不同。东日二号是全世界第一个采用内外磁场的双重磁约束结构的可控核聚变装置。不仅有外部大磁体的磁场,还有内部等离子体自身产生的磁场。通过两种磁场的叠加,让装置对内部的等离子体,有更强的约束能力。”
屏幕中,东日二号可控核聚变装置呈现在了观众们的面前。
因为其特殊的设计,导致东日二号的体积非常巨大,甚至超过了大部分人们的预期。
不过,正是这样内外磁场叠加的方式,才能让东日二号可控核聚变装置拥有更强的磁约束能力,并实现更高的能源转化率。
此时,徐佑和林诗正在控制台前仔细的查看各项数据,进行实验开始前的最后调试。
“五,四,三,二,一……中控系统投入!”
随着项目总指挥的一声令下,东日二号正式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发电实验。
因为核反应装置内的温度非常的高,我们并无法通过肉眼,直观的观察到内部的情况。
但只要在中控屏幕中,能够看到蓝色的火焰,就证明装置放电成功了。
“蓝色的火焰……出现了!”
几乎就在中控系统投入的瞬间,中控屏幕中就显示出了大家期待中的蓝色火焰的光芒。
这证明了,东日二号已经成功实现了放电!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屏幕中出现了蓝色的光芒。这样的情况,就标志着这次实验是成功的,东日二号已经实现了放电!”
随着主持人的介绍,直播间中的观众们,都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心中的喜悦。
徐佑则是很快的冷静了下来,因为单单放电的成功,仅仅是这次实验的一个目标之一。
除此之外,聚变温度,持续放电时间,以及q值等数据,才是徐佑更为关注的。
林诗也知道重点还在后面,跟徐佑一样,紧张的观察着接下来的数据。
“大家可以看到,根据中控屏幕的数据显示,在核聚变装置中央的温度,已经达到了一点六亿摄氏度!这样的温度,已经创造了新的可控核聚变装置的温度!”
对于这样恐怖的温度,普通人早就已经没有任何的概念了。
作为参照,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五千五百摄氏度,而太阳核心的温度也“只有”约为二千万摄氏度而已。
相比之下,东日二号可控核聚变装置,它的中心温度已经远超太阳核心的温度了。
“根据项目组专家提供的信息,想要人为的发生可控核聚变,至少需要一亿摄氏度的温度才可以。理论上,可控核聚变装置内的温度是越高越好的,但高温并不容易获得,且越高的温度,需要核反应装置越优异的保护性能。”
“在东日二号装置设计之初,我们就已经预计到,东日二号能够达到这样高的反应温度。因此,我们为装置配备了特定的核反应保护箱,即使是一点六亿摄氏度的超高温度,也并不会有任何的安全隐患。”
此时此刻,徐佑的注意力都在中控屏幕中的各种数据上。
到现在为止,东日二号已经稳定的运行了超过一千秒的时间。
而核反应装置中央的温度,一直保持在一点六亿摄氏度,并没有特别大的波动。
照这样下去,东日二号不仅要创下最高的核聚变反应温度,同时也要创造新的可控核聚变反应持续时间了。
“我们之所以需要如此高的温度,是为了让氘和氚产生聚变的环境。通过我们的核反应平台,可以实时进行氘氚所有参数的测量。这些原料在海水中就可以提取,理论上来说,一升海水中提取的氘氚所产生的能量,就相当于三升汽油燃烧产生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