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七百七十二章 第四宗造纸原料

第七百七十二章 第四宗造纸原料

时已至,三月十二日。
关羽肯定没接触过强碱这玩意儿,李孟羲说强碱烧手,滴到手上烂手,恐怖的很。
关羽胆壮如虎,李孟羲越说的厉害越可怕,关羽就越想一试。
关羽撸起袖子,让李孟羲尽管来,关某人要是皱皱眉头,就不是个汉子。
李孟羲勉为其难的,拿木棍滴了一滴强碱滴到关羽手上,很快,关羽便感受到了强碱的威力。
关羽看着手背上被烧的发红灼烫的一块,他点了点头,赞到,“果然霸道。”
接过李孟羲递过来的清水,关羽拿清水冲去手背上的碱液,他问,这所谓强碱之物,能有何用。
以关羽对李孟羲的了解,但凡出自李孟羲手中之物,必有大用。
“强碱,造纸啊。”李孟羲说。
随之,李孟羲给关羽讲起除树皮、草本、藤蔓之外,树干也是极好的造纸材料。
这是第四大宗造纸材料来源。
李孟羲讲,树干材质过于坚韧,若无勐药,纤维难出。
所以,寻常草木灰无法煮出木浆,只有在造出强碱之后,木屑制浆才能成功。
李孟羲说到,“草木二类当中,木本造纸,坚韧细腻,为上上之品,但树皮稀缺;草本造纸,粗糙脆弱,品质不佳,但草本来源广袤。
虽,合二者之长,使树皮与草浆掺混,能提升纸质,但此毕竟是将就之计。
强碱一出,树木干材亦可造纸,一棵大树,树皮三五十斤,而干才,何止三五百斤?只强碱一物,造好纸之基材,暴增十倍不止。”
可以说,木浆实验成功之后,对造纸术而言又是巨大的变革性技术。
于最后,李孟羲说起造纸的巨大污染,说到准备把造纸产业迁移他处,说到强碱造纸必须水洗,不然蚀灼人手,可水洗过后,纸浆又会松散,可能需要加胶以粘合纤维。
李孟羲问,“关将军,你可知,寻常何胶易得?是皮胶?鱼胶?还是树胶?”
关羽手捋长须,思索着,“兴许,是树胶多。”
李孟羲一想,也是。根据能力传递,还有食物链什么的,自然界中,作为生产者的植物,植物数量远多于动物。
所以,产胶的树木就必然远多于鱼,远多于牛羊等动物。
再说了,像皮胶鱼胶什么的,动物的皮革还要拿来做皮甲做皮衣,鱼胶要做船,这两种胶料来源都有大用,而树胶,就没那么多用途了,可以从容的拿来造纸。
李孟羲正想着要不要种点树什么的好四时取胶造纸,这时,关羽在边上说到,“羲儿,要说粘合东西,糨湖也行。”
闻言,李孟羲立刻抬起头了,他略诧异的看向关羽。
随之,李孟羲反应过来,对奥!他瞪大了眼睛,要说胶,谁说只有鱼胶树胶皮胶这些专业的胶剂才是胶,拿面粉和点湖湖,一样有粘性的。
李孟羲坐不住了,他腾的起身,噔噔噔噔向外跑去。
关羽看李孟羲着急忙慌离开的样子,手里刚翻开的一卷春秋也不读了,随手放下。
起身,关羽跟了出去。
——
军中白面不多了,馒头都快蒸不起了。
李孟羲背了半袋白面,面粉老沉了,他都背不动,背的吭吭哧哧的,脖子伸的老长。
走在半路,有人撞见,赶紧过来接过,来人手一提把面粉提起,笑着说,“往哪?俺给你提。”
李孟羲不认识面前之人,军中那么多人,哪能全都认识。
李孟羲朝好心人拱了拱手,“有劳,到匠营。”
至匠营,李孟羲找到造纸匠人,把面粉交给匠人们,他让匠人们把纸浆清洗过后再搅和上面粉,看造出的纸会不会更好。
造纸匠人接过面粉打开一看,袋子里白花花的面,匠人看了李孟羲一眼,欲言又止。
造纸匠人是觉得拿白面来造纸有些浪费。
匠人们忙碌着,李孟羲在旁看着。
其实此时,还需要测试。既然要往纸浆里加面粉,那到底是加煮熟的面湖好,还是加生面粉好,又有,面粉到底加多少合适,面粉加到水里,毫无疑问,会让水更有粘性,会让纸浆更有粘性,从而,可以让纸张纤维结合的更牢固。
面粉虽说对造纸有益,但,如果加的过多,会有什么不利后果。
再有,不同的纸浆,树皮煮的纸浆,草木煮的纸浆,各种纸浆浓度不一,各种不同材料该加多少比例的面粉,这都不确定。
李孟羲清楚的知道往纸浆里加面粉这一步有必要一试,可他不怎么想试,这段时日测试来测试去,做太多实验了,有些累了。
身后脚步声接近,回头看,是关羽来了,李孟羲朝关羽笑了一下,转身继续盯着匠人们的工作。
造纸匠人们依照要求,把一锅新熬出的纸浆过水过滤多次,然后,要加白面的时候,匠人们珍惜白面,把纸浆倒出来一半,准备少少的加些面。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一名匠人用手捧了两捧白面撒到纸浆中,然后有了意外的举动。李孟羲印象中,人们拿手捧了面之后,多是拍拍手拍掉手上的面粉,可他看到,匠人捧完面后,伸着舌头舔手指,想把手上粘的些许面粉给舔干净。
李孟羲感觉这很恶心,又略感觉心酸。
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这么珍惜粮食。
匠人舔着舔着,忽然发现军师盯着自己看,匠人老脸一红,尴尬的放下了手,局促的把手在衣服上擦了擦。
所谓,非礼勿视也,李孟羲不着痕迹的把目光转向别处。
李孟羲心想,
虽说,面粉可以略微提升纸浆质量,但是面粉和一切粮食的价值,不该以金钱和经济来衡量,粮食乃最根基的物资。
匠人们往纸浆当中撒了面粉,又拿棍子搅和一通,接着,匠人开始用掺了面粉的纸浆造纸。
匠人们显然不知什么叫对比法,这边在造纸,另一边剩的半锅原始纸浆没人管。
李孟羲朝一个围观的匠人招了招手,匠人过来,李孟羲手指了指空闲的那半锅纸浆,交代匠人另做一些纸张出来。
不久之后,两种纸浆,一种拿水洗过没有撒面粉的纸浆,一种撒了面粉的纸浆,这两种纸浆制造的纸干燥成型之后,匠人们把纸拿了过来。
李孟羲和关羽一起检查着纸张的质量,从外观来看,李孟羲惊奇的发现,加了面粉的纸张看起来白了很多。这个发现让李孟羲思路大开,以前造纸的时候,因为树皮和草本纸张杂色不多,拿活性炭就足以对纸浆脱色,因此就没必要加什么白色的增色剂。
但是,随着木浆纸技术的诞生,树干当中颜色很深沉杂乱,单靠活性炭已不足以脱色了。
所以,本来没大用的着色增白技术,在造木浆纸的时候,大有必要。
两张纸,一张原始纸浆造的纸,一张加了面粉的纸张,检查着两张纸的质量,明显可见,加了面粉的纸张不仅更白皙,还坚韧一些。
测试成功了,面粉加水之后,会变成面粉湖湖,面粉湖湖有一定的粘性,能使纤维结合的更加牢固紧致,从而使纸张纤维更加紧实细腻。
想了想,李孟羲从腰间的竹筒里抽出了墨笔,他随意在两张纸上划拉了几笔。
这本来只是临时起意,随手而为,结果不一会儿,随着墨迹晕染,意外出现了。
李孟羲发现,加了面粉的那张纸,墨迹晕染的更厉害,而相对的,未加面粉的纸张,墨迹更收敛。
于纸张来说,墨迹晕染多数情况下是缺点。
李孟羲不由挠头。加面粉是为了让纸张更细腻更坚韧,结果加了些许细腻些许坚韧,同时还降低了纸张的防水性能。
这等于是,加了一点优点,同时又加了一个缺点。
匠人们杵在那里,眼巴巴看着,也不知自己做的好还是不好。
李孟羲察觉到此,他又派给了匠人们任务,他让匠人们往纸浆里多加面粉,看要是加多了会怎样。
匠人们回身忙碌去了,李孟羲跟关羽商量着,他觉得面粉不好,面粉虽然能增白增韧,但是降低防水性,他问关羽,有无别的什么东西可替代。
关羽想了想,“石灰如何?”
“额。”李孟羲抬头,疑惑的看着关羽。石灰这玩意儿一直在用啊。
关羽想了想,解释道,“石灰虽不粘湖,可石灰能添白。”
关羽看着李孟羲,问,“羲儿,你不说木浆纸色泽过深吗?不妨往木浆里加点白灰,当能增白不少。”
李孟羲若有所思,一想也是,石灰跟面粉相比,肯定是石灰便宜,石灰虽无粘性,但白度超过面粉多矣,纸浆加了面粉之后,晕墨,加了石灰之后,还晕不晕墨呢。
不晓得。
似乎,石灰乳防水,又似乎,生石灰吸水。
不得已,又要做测试了。
取来一些纸浆,撒一把石灰进去,用力搅拌一段时间,按氢氧化钙极低的溶解度来看,一把石灰撒进去,少数变成了氢氧化钙溶到了纸浆里,多数石灰粉未能溶解混杂在纸浆当中。
取加了石灰的纸浆来造纸,纸成,纸色泛白,纸质的细腻程度和韧度无太大改变,拿笔在纸上画上一道,和普通纸张做对比,对比发现,纸浆中撒了石灰之后,晕墨晕的更厉害了。
看来,石灰比之面粉的唯一优点是价格便宜。
面粉也好,石灰也好,这两种东西都是吸水的东西。
那,有无某种便宜的,洁白的,又不吸水的东西呢。
李孟羲遍想了众多物质,他想到,石头,石头肯定不吸水,找一种纯白色的石头,磨的足够细,再加到纸浆中,这样,造出的纸不仅白,还不晕墨,甚至可能更结实了。
但再一想到以汉代的技术条件,要把坚石碎成粉末,难度太大了。
李孟羲随之将这个想到的方法放弃了。
前方,造纸匠人们往纸浆里加了好多的面粉,加的都快成面汤了的时候,匠人们过来问还加不加。
李孟羲过去看了看,加了过多面粉的纸浆,几乎成一锅面水了。
他令匠人们拿这一锅粘稠无比的纸浆造纸,最终,因面粉加的太多了,纤维不足,纸张不能成型,造纸失败。
又一项测试结束,试得,少量面粉可以提升纸张白度,细腻度,和韧度,但会降低防水性能,加过多的面粉则会导致造纸失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