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757章 底火番

第757章 底火番

崇祯24年(1651)8月,明军分兵三路,定王朱慈炯率领6个骑兵师西征,同时拿准噶尔部的妇孺做要挟,驱赶准噶尔降军充当先锋。<br/><br/> 西路大军征讨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刚刚立国不久的哈萨克汗国。<br/><br/> 大军西征之前,朱慈炯通过土尔扈特商人阿拜依找了不少哈萨克汗国的带路党,在这点上,朱慈炯已经超越了崇祯,充分利用带路党。<br/><br/> 利用带路党对付游牧民,真是一打一个准。<br/><br/> 原因也很简单,除了像入关前的女真人还处在奴隶社会之外,大多数游牧部落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共主管着诸多的小领主,小领主有自己的牧民、畜群及牧场,遇到外敌入侵或者需要外出打仗时,就召集牧民出征。<br/><br/> 但凡像这样的封建部落,就必定会有矛盾。<br/><br/> 那些心怀不满的小部落领主就是带路党的天然选择。<br/><br/> 阿拜依就替朱慈炯找了两个这样的小部落,各有一千多牧民。<br/><br/> 倒是有一件事情出乎了朱慈炯的预料之外,那就是听闻明军要大举征讨哈萨克,附近的吉尔吉思人和诺盖人居然也召集牧民来帮场子。<br/><br/> 说起来,诺盖人、吉尔吉思人和哈萨克人的血统都是差不多,他们的母系都是中亚地区的土着牧民,而父系则无一例外都是黄金家族,四百年前也曾同属于金帐汗国治下,可四百年时间过去,互相之间早就不再承认亲戚关系,反而沦为了仇人,互相之争为了水草地及牛羊大打出手,是常有的事情。<br/><br/> 听闻明军征讨哈萨克人,诺盖人和吉尔吉思人非但没有半点唇亡齿寒的危机感,反而落井下石,想要从中分一杯羹。<br/><br/> 这些贪图绳头小利的游牧部落根本不知道,一旦明军征服了哈萨克人,等待他们的会是怎样的结果。<br/><br/> ……<br/><br/> 朱慈炯的西路军有6个骑兵师,200多万头牛羊马驼及随军出征的十几万妇孺,还有准噶尔部的三万仆从军,李岩的南路军就只有2个骑兵师,50多万头牛羊马驼,此外,李岩的南路军并没有妇孺,都是单身汉。<br/><br/> 不过崇祯已经向李岩做了许诺。<br/><br/> 等到这两个师征服了和硕特部,占领青藏,可以将和硕特部的牧民全部贬为奴隶,同时将和硕特贵族的妻女赏赐给骑兵师的将士为妻,再然后以这两个骑兵师的将士为基础就地组建青藏镇台。<br/><br/> 青藏镇台的使命,除了保证青藏安全之外,还要负责向南征服尼泊尔等国,最终之目标是协助海军征服南亚的莫卧儿帝国。<br/><br/> ……<br/><br/> 除了朱慈炯的西路军和李岩的南路军之外,还有崇祯的东路军。<br/><br/> 东路军的兵力构成就只有女兵营及禁卫旅,加起来将近一万人。<br/><br/> 说实话,在和硕特汗国还没有被灭掉之前,带着一万人横穿河西走廊还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沙漠中神出鬼没的沙盗不足惧,可是一旦与和硕特的大队骑兵遭遇就麻烦,当然,这个风险并不大,因为按照世界线来看,此时的和硕特汗国刚立国不久,国内并不算安稳,小乘佛教的几个教派仍然还在混战不休。<br/><br/> 最终事实也证明了崇祯的判断。<br/><br/> 从亦力巴里经由土鲁番、哈密,然后挥师杀入河西走廊,驻守在河西走廊的和硕特骑兵只有两千骑,很快就被击溃。<br/><br/> 明军兵不血刃夺回了河西走廊。<br/><br/> 再然后,崇祯留了一个团驻守,继续率军向着西安进发。<br/><br/> 在戈壁滩上走了两个月,大军顺利抵达西安,这时候的西安已经是另外一番光景,再不复李自成统治时的萧条破败。<br/><br/> 最大的变化就是火车站、铁路。<br/><br/> 相比修筑两京铁路之时,参与修筑云西铁路的劳工数量更多了,从之前的将近百万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万,属实夸张。<br/><br/> 【注:有读者质疑两京铁路不可能在两年内修好,其实真可以,近代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用时四年,但是劳工的数量仅仅只有一万多人,两京铁路是将近一百万的劳工,可以多路段同时开工,只要铁料、木料跟得上,两年足够】<br/><br/> 所以云西铁路是从西安、潼关、洛阳、郑州、徐州、山阳及云梯关等地分段建设,将近1300公里的铁路,分成了一百多个标段同时开建。<br/><br/> 当然,在铁路开工之前,南监已经做好了测绘工作。<br/><br/> 早有三年前,南监就已经成立地质科,专门负责国土测绘,捎带着也做铁路测绘,但是铁路建筑商号得给南监报酬。<br/><br/> 言归正传,尽管西安的变化非常之大,但是整个关中仍旧凋敝。<br/><br/> 多年战乱给关中大地造成了严重伤害,不光人口数量大大减少,农业水利设施也遭到极大的破坏,想要完全恢复少说也得几十年。<br/><br/> 崇祯并没有在西安逗留太长时间,巡视完西安附近的几个郊县,崇祯即率领女兵营和禁卫旅再次启程,出潼关经洛阳到徐州,再乘坐火车直接回到了南京。<br/><br/> 大明现在的政治架构已经基本上成熟,政务交由内阁全权处理,内务府则由太子朱慈烺全权负责,崇祯现在只管军事即总司令部。<br/><br/> 还有就是,明军的总司令部设在南京。<br/><br/> 所以大多数时候,崇祯是在南京办工。<br/><br/> 截止现在,大明周边的陆地威胁已经基本铲除,只剩海上威胁。<br/><br/> 严格来说,海上的威胁并不能算威胁,顶多只能算小麻烦而已。<br/><br/> 因为这时候的西方列强并没有多强大,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等老牌海权强国,还是荷兰这个后起之秀,海军的实力并不算强大。<br/><br/> 至于英格兰、法兰西的海军,那就更不值一提。<br/><br/> 所以,崇祯在建设海军时并没有太大的紧迫感,因为时间足够。<br/><br/> 不过,大明的工业机器已经开动起来,还是爆发出强大的动能,所以2500吨周瑜级主力战舰的建造速度其实非常之快,南京的龙江造船厂共有八个船坞,可以同时开工建造十六艘周瑜级驱逐舰。<br/><br/> 到现在为止,海军已经拥有20艘周瑜级驱逐舰。<br/><br/> 再过半年多,就又会有16艘周瑜级驱逐舰入役。<br/><br/> 此外,航运造船银号已在宁波筹建招宝山造船厂。<br/><br/> 招宝山造船厂的船坞比龙江造船的船坞更大更深,可以开建5000吨级驱逐舰,而且留下了扩建的余地,如有必要的话,可以将船坞进行进一步拓宽加深,用来建造万吨以上的大型战列舰,这是未来的长远目标。<br/><br/> 木壳船体到底能造多大,没人说得清。<br/><br/> 但是崇祯觉得万吨木壳船的风险太大。<br/><br/> 所以在木壳船体的时代,造个5000吨级的驱逐舰就差不多了,至于万吨级的战列舰就还是等到解决了电焊的问题之后再来考虑。<br/><br/> 顺便说一句,帕斯卡已经把电“造”出来。<br/><br/> 帕斯卡不光是造出了电,还造出了电灯泡。<br/><br/> 不过由于没有惰性气体,只能在灯泡内充二氧化碳,所以钨丝的寿命非常之短,但即便如此,帕斯卡也兴奋得不行。<br/><br/> 因为帕斯卡感觉一扇全新的大门已经敞开。<br/><br/> 由是,在大明的国土之上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景象,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才刚刚开了个头,以电力应用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接踵而至,当然,到目前为止第二次工业革命还停留在实验室。<br/><br/> 崇祯并没有过多的参与,关键他也不太懂。<br/><br/> 关于物理学的一些常识,崇祯自然是懂的。<br/><br/> 但是要将这些常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装置,那就难。<br/><br/> 崇祯更多的把精力投入到了底火的研制上,自从回到南京之后,就一直跟玻义耳泡在实验室里边,见天的研制底火。<br/><br/> 然后,玻义耳苦苦研制了好几年而不可得的雷酸汞,被一个刚刚加入团队不久的化学科一年级新生无意中造了出来。<br/><br/> 一个很吊诡的事实就是,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是在无意中发现的。<br/><br/> 比如说舍恩拜无意中用抹布擦拭倾酒的硝酸,发现了硝化纤维。<br/><br/> 而雷酸汞的发现,也是这个一年级新生不小心将装有水银的容器打翻,将少许的水银倒进了装有硝酸的容器,因为担心老师责骂就没说。<br/><br/> 然后另一个学生不知情,拿“硝酸”加入另一种原料在加热时爆炸了,所幸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那个学生也只是脸上被破片擦破点皮。<br/><br/> 然后,玻义耳很快就把易爆的雷酸汞制取出来。<br/><br/> 拿着容器中的白末结晶,玻义耳幽幽的问崇祯道:“陛下,您不是跟我说雷酸汞肯定不是硝酸加汞制备的吗?那我手中的晶体是不是雷酸汞?”<br/><br/> 崇祯无言以对,这可真是想当然半瓶子水害死人啊。<br/><br/> 崇祯一直以为,雷酸是跟硝酸完全不一样的一种酸,所以硝酸加汞是绝对不可能制备出雷酸汞的,为此还特意叮嘱玻义耳不必多此一举,玻义耳也是完全信任他,从始至终就没有拿硝酸加汞做试验,结果偏偏就是硝酸加汞造出雷酸汞。<br/><br/> 玻义耳这几年的大好青春就这样被崇祯给活活浪费。<br/><br/> 但是好在雷酸汞已经被发现,底火技术即将要问世。<br/><br/> 有了底火,金属壳体定装子弹及炮弹也就即将问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