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221章 兵临城下

第221章 兵临城下

“急什么?”多铎道,“就算要搏,也要搏个大的。”<br/><br/> “就是,你着急个啥?”何洛会也鄙夷的道,“清河到山阳也就几十里地,放着山阳这块肥肉不吃,非要啃清河这块硬骨头,是不是傻?”<br/><br/> 对于多铎特意带上镶蓝旗的用意,何洛会心知肚明。<br/><br/> 说白了,就是拿镶蓝旗充当炮灰,专门用来啃硬骨头的。<br/><br/> 虽说济尔哈朗这头老狐狸很识相,八王议政时很少公然跟皇父摄政王做对,但是政敌终究还是政敌,镶蓝旗该削弱还得削弱。<br/><br/> “何洛会,你说什么呢。”屯齐皱眉道。<br/><br/> 就算你主子都不敢这般对我,何况你这奴才?<br/><br/> “怎么,难道我有说错吗?”何洛会丝毫不把屯齐放眼里,“就连盛京的狗子都知道挑有肉的骨头啃,你连狗子都不如。”<br/><br/> “何洛会你这是找死!”屯齐勃然大怒。<br/><br/> “行了,好处没捞着,你们两个倒先吵起来了。”多铎瞪了何洛会两人一眼,又道,“传令下去,大军绕过清河县,直接去淮安府城!”<br/><br/> 多铎的将令很快下达,两白旗和镶蓝旗的八旗兵及各自的包衣奴才,便从清河县城的南侧绕城而过,直奔七十里外的山阳而去。<br/><br/> 换平时,从清河到山阳还得坐船过河。<br/><br/> 可现在八旗兵却可以直接骑着马过黄河。<br/><br/> 顶多就是在马蹄上包裹麻布做些防滑措施。<br/><br/> ……<br/><br/> 山阳城的地形有点特殊。<br/><br/> 因为运河从城中间穿过,将整座城池分割成了东西两城。<br/><br/> 其中东城面积大些,占了面积的四分之三,西城面积小些,只占四分之一,但是东西两城都有独立的城墙城门。<br/><br/> 其中的西城只有东西两门,东城则有四门。<br/><br/> 其中西城的东门和东城的西门是正对着的。<br/><br/> 两座城门中间,有横跨运河的闸桥相连接。<br/><br/> 城市功能方面,东城是商业区以及平民区,运河码头就设在靠边东城这边。<br/><br/> 西城则是军事、行政区及富人区,除了山阳县衙设在东城外,淮安府衙、河漕总督衙门还有内务府山阳仓都在西城。<br/><br/> 淮安缙绅也大多住在西城。<br/><br/> 山阳城的城墙高度,原本只有不到四丈高,东城的西城墙和西城的东城墙,也就是运河两边的城墙更只有三丈。<br/><br/> 据说是因为当年筑城时,准备让运河改道。<br/><br/> 运河一旦改道的话,两城就能合并为一城,中间的城墙也就没有必要存在,就没有修成跟其他段城墙一般规格。<br/><br/> 但是后来运河改道的事不了了之。<br/><br/> 运河两边的城墙同样没有再增高,而是一直保留了下来。<br/><br/> 阎应元到山阳之后,带着乡勇在训练之余不断加高并且加厚城墙,但也只针对其他段城墙,运河两边的城墙仍旧只有三丈高。<br/><br/> 但是其他段城墙已经增加到六丈。<br/><br/> 以前的官员不把这两段城墙加高,是因为没有钱粮,但是阎应元显然不是,这两段低矮的城墙就是阎应元故意留下给建奴的。<br/><br/> 这是阎应元留给建奴的一颗毒饵。<br/><br/> 冒襄这会带着乡勇正在拆除码头上的泊位。<br/><br/> 因为这些泊位是木料搭建,拆走这些木料不仅可以用于守城作战,而且还能防止被建奴拆了拿去打造攻城器械。<br/><br/> 除了泊位上的木料,城外的民房也被拆光。<br/><br/> 还有山阳城方圆几十里的树木也砍伐殆尽,砍下的树木全部运回山阳城,用来打造滚木等各种器械,用于守城。<br/><br/> 冒襄就没打算给建奴留下任何可用的木料。<br/><br/> 现在山阳城的城墙高度足足有六丈,不打造专门的攻城器械,单凭楯车自带的两三丈高的云梯已经没有什么用。<br/><br/> 所以如果没有木料,建奴攻城就会很麻烦。<br/><br/> 冒襄带人拆除码头,阎应元那边也没闲着。<br/><br/> 阎应元带着几十个乡勇正在东西两城中间的运河冰面上凿冰。<br/><br/> 除了有乡勇在凿冰,还有乡勇将一桶桶的火药从西城运过来。<br/><br/> 按着阎应元的要求,乡勇在运河冰面上凿出了数百个冰窟窿,但不凿穿,每个窟窿中都放进去十斤左右的火药。<br/><br/> 每个冰窟窿还挖了一条冰槽,又在每条冰槽中预先埋入引线。<br/><br/> 这些引线专门用油纸包裹住,在引线上面填回冰屑再少量浇水重新冰封住,这样从外观上就看不出有任何异常。<br/><br/> 所有引线汇聚集到西城东门。<br/><br/> 正忙呢,淮安知府范中杰行色匆匆过来。<br/><br/> “皕亨,辟疆贤弟。”范中杰长长的一揖。<br/><br/> 阎应元和冒襄暂时还没官身,仅只是生员,但是范中杰却不敢有丝毫怠慢,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勤王士子前途无量。<br/><br/> 圣上已经是摆明了要重用勤王士子。<br/><br/> “府尊。”阎应元和冒襄也向着范中杰对揖。<br/><br/> 冒襄跟范中杰虽然师出同门,但是人前还是以府尊相称。<br/><br/> “二位贤弟客气了。”范中杰摆摆手又说道,“是这样的,本府已经按照你们的要求将方圆数十里的百姓都转移进了府城,可是淮安府的情况你们也是知道的,留存的钱粮早就被户部搜刮得所剩无几,所以实在是……”<br/><br/> 转移安置百姓,历来都是费钱费粮的大工程。<br/><br/> 何况这次需要转移安置的百姓多达三十余万。<br/><br/> 阎应元皱眉道:“淮安府的那些缙绅豪族一毛都不拔吗?”<br/><br/> “别提了。”范中杰黑着脸道,“我是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这些缙绅豪族就只肯捐赠区区几十石粮食,最多的也不过百石。”<br/><br/> 冒襄气道:“这些蠢货,覆巢之下没有完卵的道理也不懂吗?”<br/><br/> 范中杰道:“他们恐怕不是不懂,而是觉得守城乃是朝廷和乡勇的职责,与他们这些地方上的缙绅豪族没什么关系。”<br/><br/> 冒襄大怒:“这些人真是没救了,要我说朝廷就不该纵容他们,就该像对待徐州、归德府的缙绅豪强那般对待他们。”<br/><br/> “辟疆贤弟请慎言!”范中杰道。<br/><br/> 范中杰的神情微微有些不太自然,因为范家也是淮安府的豪族。<br/><br/> “府尊忌惮彼辈,我可不怕他们。”冒襄余怒未消的道,“难道我有说错?这些人世世代代吃着南直官田之利,却不愿意为朝廷分担丝毫,彼辈贪婪吝啬至此,还不能说几句?我不仅要说,回头还要奏请圣上,清返淮安府之官田!”<br/><br/> 范中杰眉头微皱,说道:“辟疆贤弟,你这话就有些过了,需知你们冒家也是如皋之名门豪族,如果朝廷也如此待冒家,你肯吗?”<br/><br/> “此事有何不肯?”冒襄把脖子一梗,当面就怼了回去。<br/><br/> 有一说一,此时冒襄内心是真准备拿如皋冒家当祭品的。<br/><br/> 他都已经想好了,待此间事了,就返回如皋亲手清退田亩。<br/><br/> 有句话怎么说的?一个群体的成员,在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又或者说责任感使命感。<br/><br/> 士子营这个群体,就有着很明确的群体目标。<br/><br/> 这个群体目标就是开创亘古以来未有之盛世,重现大唐万邦来朝的盛况,还要让普天下的黎民百姓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能安居乐业。<br/><br/> 为实现这个目标,冒襄不介意拿冒家来献祭。<br/><br/> 因为冒家也是江南缙绅集团的一员,也从江南的五千万亩官田中食了利,而且冒家侵占的官田数额颇为不少。<br/><br/> 范中杰顿时感觉两人有些话不投机。<br/><br/> 当下范中杰只能把话题岔开,说道:“辟疆贤弟,此事先不必说,还是言归正传,此番收入城中的三十万百姓如何安置,口粮又该如何解决?”<br/><br/> 本来这种事情都归路振飞管,路振飞不在就该由范中杰一言而决。<br/><br/>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又有不同,因为崇祯已经下旨,淮安府的守备由勤王士子接管,所以范中杰这知府只有跑腿办事的份。<br/><br/> 大主意,还得阎应元和冒襄说了算。<br/><br/> 冒襄想了想说道:“将河漕总督行辕、府衙和内务府山阳库空着的库房都腾出来,如果还是不够那就征用城中缙绅富户家的宅院。”<br/><br/> “此事没得商量,如若不允,一律以通敌叛国论罪。”<br/><br/> 顿了顿,又说道:“至于口粮,就按之前议定的法子,以工代赈,将每家每户的壮丁或壮年女子都组织起来,帮着运输各种物资,只要参与守城,每日皆可领取一升工食米,如此老幼妇孺人人皆得食,所需工食米皆从内务府山阳库支出。”<br/><br/> 范中杰说这么多,想要的就是这一句,当即带人去支米。<br/><br/> 目送范中杰离开,阎应元忽然冲冒襄竖起大拇指,赞道:“辟疆兄,你无疑是个真正有远见卓识的,不像其他士子只是热血上头。”<br/><br/> “远见卓识?”冒襄闻言愣住,“皕亨兄,你在说什么呢?”<br/><br/> “啊?”阎应元这才反应过来,冒襄其实也跟其他热血上头的士子没有什么区别,当即有些尴尬的摸摸鼻子,转移话题道,“没什么,我是说辟疆兄你有见识,将大明朝廷、将天下黎庶的利益摆在了家族利益之前,令人钦佩。”<br/><br/> “不,不是这个。”冒襄摇头道,“你刚才并不是这个意思。”<br/><br/> “就是这个意思。”阎应元忙道,“辟疆兄,码头快拆完了,你快去看看。”<br/><br/> “你别转移话题,你刚才肯定不是这意思。”冒襄皱眉说道,“皕亨兄你别想骗我,你快些告诉我,刚才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热血上头,谁上头了?”<br/><br/> “咳……”阎应元正在犹豫之时,乡勇队长伍二蛋从冰面上飞速滑过来。<br/><br/> “大人,两位大人,来了,建奴大军来了!”伍二蛋高声喊道,“离这只有十里了!”<br/><br/> 阎应元闻言顿时神情一凛,说道:“辟疆兄,等打完这仗如果我们还活着,我就把刚才那句话的真正含义告诉你,至于现在,就让我们同心协力守住山阳。”<br/><br/> “嗯。”冒襄重重点头。<br/><br/> ……<br/><br/> “王爷,前面这座大城就是山阳。”<br/><br/> 侯方域手指前方雄伟的城池轮廓,一脸热切的道:“此城乃两淮第一大埠,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崇祯这狗皇帝南逃之后,搞了个内务府,又在山阳设了个太仓库,里头囤积了几十万石官粮,还有上百万两的足色银。”<br/><br/> 听到这,多铎和八旗贵族的眼睛顿时间就亮起来。<br/><br/> 多铎道:“侯方域,你知不知道山阳太仓库具体有多少粮食,有多少银子?”<br/><br/> “具体数字是多少小生真不知道。”侯方域摇摇头,又说道,“但是从往来运粮的漕船以及商船判断,至少也有五十万石以上!银子一百万两肯定是有的。”<br/><br/> “那也很不错了,毕竟只是一个仓库而已。”何洛会一脸兴奋的道,“主子,咱们只要拿下这山阳城,南征大军就再也不会有缺粮之虑。”<br/><br/> 多铎轻嗯了一声,又问侯方域道:“你对山阳熟吗?”<br/><br/> “小生对山阳比对徐州更加熟悉。”侯方域连忙道,“因为年前小生在山阳城内足足逗留了将近半年,几乎把东西两城的每条街巷都走了一个遍。”<br/><br/> 这话纯粹是瞎说,把城内的花街柳巷走个遍倒是真的。<br/><br/> 因为当时每天看着李香君在戏台上唱戏,火被勾起来又无处可泄,就只能够到花街柳巷去找窑姐儿,有时候银子不趁手甚至找土娼。<br/><br/> “是吗?”多铎道,“那你就跟本王说说。”<br/><br/> “好的。”侯方域当即振作精神道,“山阳乃千年古城,相传战国时期吴国就已经在此筑城修建运河,不过在当时并没有大运河,修的运河叫邗沟……”<br/><br/> 侯方域说得滔滔不绝,多铎却听得不耐烦。<br/><br/> 这个侯方域废话真多,说话总是说不到重点。<br/><br/> 当下多铎黑着脸打断:“你扯这些没用的做甚?”<br/><br/> “呃啊?”侯方域闻言便愣住,不是你让我说的么?<br/><br/> “啊什么啊?说要点。”多铎道,“说山阳城的城防设施。”<br/><br/> “噢,噢噢。”侯方域如梦方醒,连忙说道,“王爷,这你可算是问对人了,说到山阳的城防设施,小生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因为督造城防设施的士子乃是小生同窗,小生曾经跟着这位同窗全程参与城防设施的营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