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离开综合大楼不久,陈丽丽陪着父亲陈尚来到了此处。
不止如此,如果沈瑜在这里,就会发现,万利拍卖行的几位鉴定师也被请了过来,不过,人家是享受的是上宾的待遇。
大约过了三十分钟,陈丽丽陪着陈尚走出大楼。她担忧的看向父亲。“爸,那一对碗竟然是假的,你就别难受了。”
陈尚看了看女儿,说到:“你是不是以为,我在强装镇定?”
陈丽丽脸上的表情,分明写着你就是如此。
陈尚说道:“那几十万,就当是买了个教训。把一对碗捐出去,就是把麻烦甩开。我没有难受,反而有些高兴。虽然赔了点儿钱,但是,通过这件事,与首都、魔都来得几位专家认识了。平常想认识他们,还得有朋友引荐,如今,直接省了好多环节。”
陈丽丽有些无奈,“爸,您还是要继续搞收藏?”
陈尚停下脚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咱们在这儿稍等一等。”
等了半晌,几位鉴定师陆续走了出来,张鞠一直送到楼下。
看到几人挥手告别,陈尚急忙上去打招呼。
“几位老师,不知道您几位今天有没有空闲时间,我想向几位老师好好请教,在自家小店里备下薄酒小菜。不知道几位愿不愿意拨冗莅临?”
杨老笑着说:“陈老板一片好意,我们也不好拒绝,不过,我们几个到了滨海之后,一直都待在拍卖行那里。没时间出来走走。之前,我们几个还约好了,一起去滨海的几个文物市场转转看看。如果可以的话,您看看什么时间方便?”
陈尚立刻说道:“是吗?那太好了,我必须尽地主之谊,这样,您几位想去哪儿,我安排车,陪着您几位一起去。”
于老师说的:“我们听说你也是收藏家。那正好,咱们一块儿交流交流。”
陈尚听了这话,脸上放光,嘴上急忙谦虚:“不敢当,我哪算得上收藏家呀,就是个爱好者。我立刻安排车,咱去哪个地方?”
杨老说道:“滨海的文物商店和博物馆、文化馆,我们都去过了。听说会前山有邮票和字画交易市场,还有立郡路的文化市场也挺有名。您看看先去哪儿合适?”
陈尚答道:“距离这里最近的就是会前山公园。”
杨老几人略做交流,都同意先去会前山。
陈尚说道:“我安排车,您几位稍后。”他打电话安排了两辆车,带着几人赶奔目的地。
会前山并不高,是被城市包围的小山。
山南有休闲公园,占地面积不大,属于城市中楼宇中的休闲场所。
公园分做了南北两个区域,南面聚集了休闲的人群,北面有许多摊位。
沈瑜走进了公园北区。这里的摊位以邮票交易为主。也有些摊位贩卖纪念章、纪念册,旧书以及字画。
滨海本地的文玩古董市场非常有意思,分成了几个小市场。沿海商业街的文物商店是国营店。立郡路文化市场以私营店和综合摊位为主,种类比较繁杂。除此之外,还有南山市场和会前山公园这样的小市场。
沈瑜记得,前一世曾经看过一些人的传记,在这里买到过一些前清遗老的书法、手札。自己现有的任务,便是要收集这些人的手札墨迹。
他略一打量,发现整个区域约有几十个摊位,摊主们自发把摊位分成两排。
沈瑜没有着急去看东西,先打开了虚拟地图。
在地图上,附近的摊位中,有红点,有蓝点。大部分摊位都有真货,只有极少数两三个摊位,没有真货。
沈瑜粗略分辨,附近有几个卖邮票的摊位,那里几乎没有蓝点。所有的邮票都是明码标价,以现在的价格而言,几乎没有利润空间。
他快速寻找蓝点对应的摊位,记住了几个蓝点的位置,然后走向了一个字画摊子。
字画摊的摊主,是个留着小胡子的中年人,穿着汗衫短裤,踩着一双老式凉鞋。他这个摊子客人不多,有一个人正在看字画。
沈瑜走到摊前停步,目光在打开的卷轴上浏览。摊主把字画卷轴挂了起来,旧书与手札摆在摊子上。
小胡子摊主,看到沈瑜的目光在自己的商品上浏览,立刻开口招呼。
“小伙子,看看吧,我这里有名人字画,也有旧书手扎。咱们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东西,都能在我这儿找到。”
沈瑜表现出自己是不经意路过,随便问问的模样,指向一张书法扇面,说道:“老板,扇面是谁写的?什么价?”
老板看了一眼,说道:“这张可不简单。这是前清遗老--王垿的书法。他晚年在滨海居住期间写的。我要价也不贵,八百元。”
沈瑜摇头,想象自己口袋里没有八百元,做出不敢还价的模样。
老板见沈瑜似乎被这个价格吓退了,立刻说道:“小伙子,你知道王垿吗?
沈瑜表现出年轻人不懂装懂的神态:“我知道。”
摊主心想,果然如此。他解释道:“说起王垿,他可不简单,是前清的高官,当过法部侍郎,也是有名的书法家。不管是首都,还是在滨海,好多店铺的匾额,都是他题写的。”
沈瑜当然知道王旭的履历。
他在做老建筑任务的时候,曾经查过一些前清遗老的资料。
07年,王垿书法的价格并不高。沈瑜用地图验证过,这位摊主的字画,只有那副扇面是真的。他要的价格,比市场价高出许多。
沈瑜拒绝了摊主的推荐,看向了另一侧的旧书。
摊主看到沈瑜没有继续询问字画,当估计是不想买,或者是没钱。他觉得这个年轻人未必是自己的潜在客户,干脆也就不再搭理,开始对另一个客人推荐。
沈瑜早就看好了目标,他轻轻的挪开几本旧书。
这一摞书,有的是刻本,有的是手抄本也有佛经。
他拿起一折薄薄的佛经,翻开后发现,这是一本手抄的心经。
沈瑜仔细分辨纸张,墨迹,符合清末民初的特点。然后分析其字体,这本佛经的字体,有欧阳询、李北海书法的韵味。小楷结字向右上方耸拔,重心偏上偏右,视觉上字有欲向右倒下去之感。造成这种观感的手法有,上大下小,上紧下松,左侧伸展右侧缩短等,加之以运笔爽利果断,笔画刚劲有力,故此,字体虽小,但气势宏阔,英气逼人。
沈瑜看到心经的最后,有蔚若的落款。
他迅速思索,终于由落款想起了一位书法家---吴郁生。这种字体,很像吴郁生以倚侧和险崚著称的特点。
吴郁生,字蔚若,又号钝斋,光绪三年授翰林,历任内阁学士、礼部尚书、四川督学等。宣统时,任邮传部尚书、军机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其擅诗文,工书法,为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擅作正楷和行书。
吴郁生晚年始终保持着低调与矜持。他轻易不为人书写,故其墨迹甚稀,惟独佛缘深厚,数次抄写心经。
通过与所知资料印证,又有地图的保证,沈瑜再无疑问。
他把那本手抄心经拿起来,对摊主询问:“老板,这是本心经怎么卖?”
这时,之前浏览字画的另一位客人离开,摊主生意落空,又把注意力转回到沈瑜这里。
小胡子摊主说道:“这本是清末民初的心经,这保存的不太好。你想买的话,四百一本吧。”
沈瑜笑了,“老板,你本佛经哪里是保存不好啊,受潮的地方太多,有些字都开始模糊了。封皮和底面都破损的太厉害。”
摊主反驳:“小伙子,如果不是保存的不好,这本佛经不是这个价了。”
沈瑜说:“我再挑一挑,有没有更好的?”
摊主看他似乎有买的意思,立刻说道:“下面那几本儿都是佛经,尽管挑。如果买的多,我给你便宜一些。”
沈瑜继续翻看几本佛经,动作非常小心。
因为,这个摊子里最值钱的,就在这堆旧书里。
他拿起另一本手书心经,反复确定这是摊子上最亮的那个蓝点后,眉头一皱。
他用自己的知识判断,这本手书心经,也是清末民初的东西,品相不太好,小楷的字体,有柳体的部分特点。
沈瑜看到手书心经的落款已经模糊,只能隐约看到一个“儒”字。
他心中一惊,突然联想到一个人的名字---溥儒。
如果没猜错,这可是好东西难得的好东西。想到这里,沈瑜心跳加快。
他忍住激动,耐心分析小楷的字体特点。
这本佛经的小楷,用笔意境高古,潇洒劲健,分间布白,错落整齐有致。
这种字体有些像溥儒的字体,虽然略有稚嫩,但是气韵生动,有魏晋二王的风韵和唐人楷书的法度,估计是溥儒书法风格形成之前书写的。
他将两本心经摞起来。
这些旧书里的真品,都已经被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