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重八请我当皇帝 > 第四十六章 弘文馆

第四十六章 弘文馆

会议一开始。
朱元璋就笑眯眯的说,就拿着刘伯温的手说:“现在大家都老了,就应该回家养老。”
刘伯温正要感动,朱元璋马上就把目光移走了对韩林说道,“宋国公,你在御史台感觉如何?”
韩林道,“陛下,我觉得挺好的。”
朱元璋悠悠道,
“那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我还让你留在御史台?”
韩林一愣,这是啥意思?
朱元璋接着说,“你现在怎么也和其他人一样了?”
韩林忙跪倒,磕头道,“陛下息怒!臣并不是那个意思啊……”
朱元璋打断,“行啦,朕知道了,别说这些废话了。”然后又转向了刘伯温“我看你们都忘记了御史台的工作,最近怎么开始和光同尘了?”
韩林心中苦笑,哪里和光同尘了呀!明明是被你给压制住了,敢反驳吗?
不是你,刘伯温会摆烂?
朱元璋接着说,“既然如此,你就和刘伯温去弘文馆吧。”
韩林一愣,求之不得。这下可算是脱离苦海了!而且弘文馆里面学习的全部都是圣贤书,比他这种做御史要强多了。
刘伯温脸色却微变了,“陛下……”
“就这么决定了。”
刘伯温还待要劝,朱元璋已经挥手示意退朝。
弘文馆的来历并不清白。它诞生于唐朝。
由大唐王朝的秦王爷李世民创设。李世民创设弘文馆堂而皇之的理由是,为了弘扬中国文化。
实际上,弘文馆里聚集了一大批他的幕僚,这些人在他后来发动玄武门之变的谋划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李世民夺取帝位后,弘文馆成了他的秘书处,馆中的学士都是他最得力的秘书。
岁月流逝,弘文馆的政治气息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文学气息。
元朝时,弘文馆销声匿迹,朱元璋恢复弘文馆不久后又废除,因为文学不是朱元璋喜欢的东西。
弘文馆学士其实是个虚得不能再虚的职务,主要的工作就是责任编辑工作,对古籍进行校对。
这样的工作,韩林非常高兴。
但是刘伯温却很高兴。
他最喜欢的职务还是御史中丞。
他在这个职务上没有做什么露脸的事。他总是在办公室里发呆,有时候从早上一直发呆到中午,吃完午饭后,继续发呆,一直到下班。
偶尔有人经过他身旁,看到他微闭着双眼,嘴唇抖动,像是在自言自语。
喜欢搞恶作剧的同僚就会对着他的耳朵突然大叫一声,让其失望的是,刘伯温半天才反应过来,他只是睁了睁眼,慢吞吞地说道:“吓了我一跳。”
到了弘文馆办公,面对着一大批中国文化书籍,他仍然发呆。
和他一起做学士的史学大家危素看到他发呆了几个时辰,就会敲着他的桌子。
马上说:“醒醒,下班啦。”刘伯温马上就站起来,弓着背,一声不响地走出办公室。
如果危素要向他请教学术问题,即使把他的桌子敲烂,他也没有一丝反应。弘文馆的学士们说:“刘基老了,才六十岁的人,精神头儿却像九十。”
刘伯温就是这样的。文武百官们眼中的刘伯温是个对任何事都无动于衷、行将就木的老家伙,不过很快“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刘伯温突然有了反应。
因为有件事真的刺痛了他。
这件事是这样的:朱元璋的“解放军”徐达兵团自解放大都后,一直向西北进军,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妥懽帖睦尔逃回北方后,仍然过着皇帝的生活,但祖宗辛苦创建的家业败在他手上使他抑郁,徐达兵团不停地追击他让他慌,在精神疾病的困扰下,他的身体也随之败坏。
妥懽帖睦尔在应昌病逝。
这一消息在传到应天城,朱元璋和他的文武百官们欣喜若狂,仿佛他们的帝国已统一全球了一样。
朱元璋在群臣疯狂庆贺时,示意众人先停止发疯,因为他有话要讲。
群臣马上安静下来,朱元璋清了清嗓子,在龙椅上坐得笔直,得意扬扬地说:“妥懽帖睦尔在位三十六年,荒淫无度,如今得到这样的下场,也是他的命运。不过这人有个优点,当我们的解放大军逼进大都时,他居然知道天命已定,不战而退,所以我们就给他谥‘顺’,称他为元顺帝吧。”
群臣都认为这是朱元璋最高智慧的结晶之一,一个叫刘炳的御史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拍马屁的机会,从群臣中走出来,正要拍朱元璋,朱元璋突然把脸一沉,像是死了七天准备还魂的人一样,冷冰冰地对刘炳说:“你就不要祝贺了吧,你曾在前朝做过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