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重八请我当皇帝 > 第四十三 御宝诏书

第四十三 御宝诏书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幸好系统的摆烂,这才没有人让孟端发现他的企图。
韩林摇了摇头,不敢去想要是真就几十个部队,刚才自己算是栽了。
“好了,本官先走一步”孟端拱了拱手离开,临走之前叮嘱道,“对了,宋国公还有一件事,皇上让你早点返回应天,御史台的事情很多,切记!”
韩林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嗯,在下下午就回。”
孟端满意颔首,挥挥手,带着兵离开了。
韩林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随后招呼军乐团,“走了,回去!”
在路上韩林不死心问了领土的少校,除了会奏乐以外,还会不会战斗。
那少校十分惭愧,说除了奔跑速度高于常人以外。
对于各种战术动作一窍不通。
得到答案后,韩林也放弃逃跑了念头,此一时彼一时。
而且韩林知晓,就算逃出了这里,恐怕也逃脱不了被抓住的命运。
带着众人回到寺庙,叫来了刘福森,喊他们走人。
刘福森远远就见到韩林带着这五十个人,看着颇为威武。
还以为韩林要跑,连忙召集其他人。
韩林也不多话,带着众人就走。
刘福森走着走着,发现这是回应天的路。
心中焦急。
“主公,这是什么意思?”刘福森看见韩林身后的几十个大汉,疑惑的说道。
“呵呵……”韩林淡然一笑。
“主公,这可是好机会啊!”刘福森急切地说道。
“往哪儿跑?”韩林冷哼一声。
然后把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附耳告诉了刘福森。
“额……”刘福森语塞。
“走吧,赶紧回去!”韩林摆了摆手。
随即带着这群人直接回到了应天府。
回到应天,韩林也不多说。
第二日,便又去御史台摸鱼。
至于军乐团,也没闲着,韩林让他们轻松再就业。
朱元璋不太放心韩林这一突然出现的军乐团。
虽说人数不太多。
但还是派捡校去汴梁一番调查。
一度让韩林颇为紧张,直到系统告诉自己,查不出来的,军乐团的身份不用怕,都做好了,查不出端倪。
韩林这才放心。
朱元璋一番调查后,还真没查出什么不对。
但是又不太放心韩林儿身边有这么一帮人,于是借口军乐团演奏新奇,希望能让他们进宫教教中和韶乐。
所谓中和韶乐用于祭祀、朝会、宴会的皇家音乐。
这种音乐朱元璋的乐队早就会了。
韩林当然懂啥意思,无奈之下,直接打包送给朱元璋,你尽管去学。
朱元璋见韩林如此识趣。
也没再说别的什么。
……
整个应天沉浸在雨中。
这场雨自韩林回到应天时就开始稀稀拉拉地下,一直下了两个多月。
刘伯温半仙之名不复存在。
家人颇为埋怨。
刘伯温却不以为然。
他说这种虚名真的不要再提,功勋盖世,不发一言才是英明的决策。
但这不是刘伯温真实的想法
他现在最切实的想法是,他不中用了,这种想法出于意气。
背后的根源是,朱元璋把他抛弃了。
基本没有再找他谈国家大事。
也不再和他有私人交谈。
他和朱元璋的关系自八年前开始就牢牢绑定在一起。
他像是朱元璋的人生导师,指引着朱元璋走好每一步。
是他让朱元璋从流寇转型为帝王。
但当朱元璋可以独自行动,他已经不需要刘伯温这位导师了。
这让刘伯温的身体变差了。
他早就有病。
至正十三年,因为要招降方国珍,刘伯温被元廷定罪羁管绍兴,一天早上,由于过度悲愤,他突然呕血数升。
于是在这年的八月。
刘伯温再次宣布他老婆死了,要回青田。
韩林这次不劝了。
朱元璋也不拒绝。
但是刘伯温刚走不到一个月。
朱元璋又下了《御宝诏书》。
开头就是我听说同患难而不同富贵的人,得不到别人的辅佐。你我二人同患难过,但有了富贵后,你却走了,你是想让天下人知道我是个“异心”的王八蛋吗?(原文不贴了,不然觉得水字数。)
这简直是强词夺理,瞎子都看到了,刘伯温离开应天表面上是因为丧妻,实际上正是朱元璋默许的。
他现在倒打一耙,指责刘伯温,你老婆去世,你回家奔丧,可奔了一个多月个月也不见回来,你这是什么意思?
至于他如何和刘伯温共患难,他把刘伯温的功劳掰着指头数了一遍,“曩者攻皖城,拔九江,抚饶郡,降洪都,取武昌,平处城之内变,尔多辅焉。”
这些功劳足以厉害,但朱元璋却在这些功劳前加了两个前提。
一是“天下初乱,闻朕亲将金华,旋师建业,尔曾别闾里,忘丘垄,弃妻子,从朕于群雄未定之秋。”,你听到我的威名,马上抛弃妻子,扔了田地,来投靠我。
第二个前提是“尔多辅焉”,也就是说,这些功劳其实都是我的,你不过是我的一个助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