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象至为冷酷。
他对百姓、对大臣、对故交、对妻妾,都冷血无情。
唯有在自己的子孙面前,他却满面慈祥,温柔体贴得无以复加。
所以他最近颇为高兴,对韩林的杀心都减少了许多。
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儿子不成器。
从他给子孙的名字排序就可以看出,太子房: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齐王房: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韩林又为自己续了一点时间。
转眼到了三月。
皇宫内。
“传毛骧!”
朱元璋脸色沉下来。
让整个大殿都变得凝重。
很快毛骧便到了。
朱元璋手相互轻轻摩擦着,问道,“最近韩林儿在做啥?”
毛骧匍匐在地上道,“宋国公最近一直除了来皇宫陪太子读书之外,一直是没出过宋国公府。”
朱元璋点了点头,脸色缓和了一些,“听说最近韩林儿又整出一套识字的书?”
毛骧会意一笑,从怀里掏出一本薄薄的书,让内侍递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好奇打开,这才发现就是一套看图识字的书籍。
比如说石,就是画了一个石头,再在旁边写上“石”。
不置可否。
朱元璋觉得很适合大本堂这些年幼皇子学习,于是没有多说什么。
看来韩林儿有用。
朱元璋平日忙,作为一个掌控欲旺盛的人,他每天都忙的不可开交。
所以也不可能天天盯着韩林儿。
这也不过是常规了解韩林儿,一旦有异动,自然是刀剑加身。
看韩林儿最近颇为老实,他也不再关心。
此时的老朱同志,正是准备搞一场文武科取士。
这是新朝第一次科举,朱元璋非常重视。
所以也就让毛骧走了。
另一边。
韩林在上次阴差阳错,把朱标和朱樉等人搞得颇有侠气后。
痛定思痛,决定换一套打法。
那就是消费主义。
通俗而言,那就是忽悠皇子们进行消费升级,变得奢侈。
给他们讲了成为贵族的好处,怎么成为一个贵族。
宣传了一波西方所谓的贵族精神。
让大本堂各位同学大受震撼。
一个个跃跃欲试。
韩林有一种计谋得逞的感觉。
感觉十有八九都没有问题,这一波一定会带坏朱标。
然而很快韩林又可耻的发现这点失败了。
因为皇子们个个本来就有钱,听了韩林的鬼话,什么好玩的好用的都买来消费升级了。
再加上朱元璋对儿子们全是溺爱,也没花多少钱。
大家穿着华丽的衣服搭配着宝石。
晃的韩林头疼。
只是虽然说得上消费主义失败了,但也是薛定谔的失败。
韩林发现朱标的学坏值上升到了三成。
这算是因祸得福了。
韩林仔细了解一下才知道原因。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条道理千古定理,虽然朱元璋对于其他皇子们的奢侈行为没有什么责怪。
然而却对朱标很严格。
一直要朱标节俭起来。
这让12岁的朱标依旧生活很朴素。
尽管表面没有什么反应,但至少他还是个少年。
在兄弟们的珠光宝气的下,活活像一个仆人。
心里自然是不太平衡的。
这让韩林又高兴起来了。
能看到进度条就是爽。
暂时也没有继续进行带坏,因为韩林害怕朱元璋看出来。
过了几日。
大本堂的早课结束后。
朱樉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在休息的时候,开始八卦,“兄弟们,昨天父皇可把我吓坏了。”
朱标等人瞬间被朱樉的话所吸引,韩林也竖起耳朵偷偷听起来。
朱樉接着说,“昨天父皇来母后家里吃完饭后,打开新科进士的名单,当场发火。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
众人都摇摇头。
朱樉压低声音,“这次进士大部分都是南方的,北方人寥寥无几。”
朱棡不太懂,“这有什么?北方被胡人统治了几百年,自然考不过南方的士子,这不很正常吗?”
其他人也纷纷发表意见。
韩林却知道原因,朱元璋之所以发火,确实因为北方人少了,甚至因为这个问题,在死前一年还发动了南北榜案。
本质上这种情况符合规律。
自安史之乱以后,北方持续动荡、南方持发展的结果,这种南北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全面失衡。
自然考不赢南方人。
但是这在政治上是行不通的。
性情多疑朱元璋非常敏感,北方地区仍然有不少读书人死忠于元朝并以元朝遗臣、遗老自居,或「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或「诈死佯狂,求解职事」,总之就是不愿意臣服明朝,「以不忘故国(元朝)也」。
如何笼络北方读书人的心,是朱元璋的政治大事。
这一次考试虽然没有多少北方人真的参加,因为此时北方还在元朝的控制之下,然而这种面向全国的考试,只有区区几个北方人。
还是不太符合朱元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