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 > 武侠小说 > 杀生道果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文坛登龙,唱谣小儿

第一百二十七章 文坛登龙,唱谣小儿

王远将梳妆盒似的【钱柜】递到桃仙娘的手中,让她负责掌管此宝。<br/><br/> 自己站起身来,看向茫茫雨幕中隔着一条宽广洛水的巨大城池。<br/><br/> 在消弭掉第一波劫气之后,他们虽清楚今日的洛阳城就是一个大漩涡,却也没有急着立刻便战略转移。<br/><br/> 只因覆巢之下焉有完卵?<br/><br/> 最关键的是如果自己连这巢什么时候会倾覆,又是即将向哪个方向倒下去都不清楚。<br/><br/> 以至最后死得不明不白,可就太冤枉了。<br/><br/> 许多没有资格在乱世充当棋手的小门小户之所以来此,差不多也是打得同样的主意。<br/><br/> 真正有资格跟王朝掰一掰手腕的还得是——教门!<br/><br/> 在经历过第一次劫运之后,王远已经深刻意识到。<br/><br/> 得到《小生死簿》修行【地阙金书】的自己,本质上就是天地对立中的一颗过河卒。<br/><br/> 这个世界虽然天地二元,阴阳颠倒,却还没有彻底分出胜负。<br/><br/> 大道的底色不是彻底的白,也不是完全的黑,而是混沌的灰。<br/><br/> 所有修行者和整个世界都像是在走钢丝一样,每多一个人异化堕魔,整个世界就会向着混乱邪异滑落一点。<br/><br/> 如果自己能在破解一次次劫运的过程中,给堕魔的世界对立面不断放血,送他们去三途河中泡一泡澡。<br/><br/> 必然能在道法一飞冲天的同时,让世界获得喘息之机。<br/><br/> 故而,今后自己注定要一路与各种“劫运”共舞。<br/><br/> 特别是在如今刚刚受箓入道还十分弱小,只能在各方势力夹缝中生存的时候。<br/><br/> 若是不辩大势,不明天时,一头扎进某个旋涡里,恐怕奔赴黄泉也无处伸冤。<br/><br/> 此刻,午时已至。<br/><br/> 随着一声声虚幻的低沉龙吟在耳边炸响。<br/><br/> 王远眼前,自从入夏以来就几乎没怎么断过的烟雨中,似乎有什么难以形容的庞然大物猛地翻了一个身。<br/><br/> 在【眼色如绀青相】中显化出来了一鳞半爪。<br/><br/> 那东西又像是一台年久失修的庞大机器,已经有多年不曾动弹。<br/><br/> 如今再次启动,不可避免地发出一阵零件磨合似地刺耳吱呀声。<br/><br/> “这...龙气法禁外显出来的形象,似乎有些眼熟啊?”<br/><br/> 王远掏出那一枚刻着十里桃花源的白玉简,一点心光照下。<br/><br/> 一条背负日月正和“不死树”激烈碰撞的黄龙,顿时映入心底。<br/><br/> 守护万千生民的“龙气法禁”和阴世下土显然大有渊源。<br/><br/> 下一刻。<br/><br/> 吟——!<br/><br/> 不仅仅是洛阳城,整个大炎境内,龙吟之声一声接着一声。<br/><br/> 一时之间,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仙道巨擘、化外妖魔、天官地祇...的瞩目。<br/><br/> 旁人虽然难见京城中枢的大祭是何等样貌。<br/><br/> 但在酝酿了整整半个时辰之后。<br/><br/> 只听龙吟之声忽然转作一个威严的人声:<br/><br/> “诏令:社稷之术!五谷丰登!开!”<br/><br/> 这一道诏令,从京城扩散到九州州城,从州城又扩散到数百府城,从府城又扩散到数千县城....<br/><br/> 一道道肉眼可见的金色光柱,从整个大炎境内的所有大城冲天而起。<br/><br/> 霎时。<br/><br/> 全体炎汉之人渴望五谷丰登的心念,仿佛在这一刻取代了无情的天心,开始拨动风云。<br/><br/> 北方泛滥已久的雨水,随即开始南移,南方干旱的暑气开始步步后退。<br/><br/> 以人心代天心!<br/><br/> 在这一场因小冰河期而导致的异常天灾中,日渐腐朽的朝廷似乎终于让百姓看到了一线曙光!<br/><br/> ......<br/><br/> 随着洛阳上空的乌云渐渐散开。<br/><br/> 大批全副武装,满身血火之气的百战兵卒,在各自的队官指挥下飞速登上了城头,开始严阵以待。<br/><br/> “列队,装药!”<br/><br/> 腰跨长刀短铳的军官们呼和不绝。<br/><br/> 兵卒们闻令竖起火铳,填充火药,弹丸上膛。<br/><br/> 一门门早就被拉上城头的盏口将军炮,也被扯掉防雨罩,对着城外露出了狰狞的炮口。<br/><br/> 显而易见,这些兵卒都不是原本驻守洛阳城的那些腐朽不堪的卫所兵,而是一支经过血火洗练的边军!<br/><br/> 大炎军备主要分成了两部分,京营和边军,大约各占朝廷军事力量的一半。<br/><br/> 至于其他地方卫所上驻扎的军队,既缺乏边军的战争磨砺,又缺乏京营的资源供给,战斗力几乎不值一提。<br/><br/> 事实上,在太平盛世地方卫所太强,对王朝统治来说本就弊大于利。<br/><br/> 皇帝只需牢牢掌握住京营和位于九边的边军,就可以稳固统治。<br/><br/> 神州何处有变,立刻给予雷霆一击!<br/><br/> 其中京营驻扎在京师云京城郊外的天子岭。<br/><br/> 号称:京营一出,四方慑服。<br/><br/> 大炎道兵三十六营中的大部分都隶属于京营,聂红缨和其麾下的一局【白虎锐士】,便是从天子岭出发,一路护卫冬官来此。<br/><br/> 而在半月之前。<br/><br/> 朝廷接到洛阳城中群邪聚集的奏报之后,立刻就近抽调了一只边军前来洛阳防卫。<br/><br/> 除了小部分三十六营【铁骑营】的道兵之外,主体则是一支总数为2700人的火器营。<br/><br/> 配备霹雳炮1800杆(步兵火铳),合用药4500斤,重八钱铅子50万个;<br/><br/> 大连珠炮100杆(多管火铳),合用药400斤;手把口200杆(炮兵防身用手铳);盏口将军80位(野战重炮)。<br/><br/> 足够一场大战所用了。<br/><br/> “壮哉!”<br/><br/> “有此兵锋,邪魔外道不值一提!”<br/><br/> 就连巡城到此的宋知府和崔指挥使,看到此军也不禁心中一松。<br/><br/> 只因普通兵卒在面对【道兵】和术士时,几乎毫无反抗之力。<br/><br/> 所以自从大炎太祖皇帝起兵之初,得到了“太乙玄兵道”的鼎力相助后,便开始大肆发展各种火器。<br/><br/> 时至今日在边军的步兵之中,火器的装备率已经超过了五成。<br/><br/> 也许在野战之时,这些装备着火器的兵卒,依旧只能被机动性极强的非人【道兵】屠杀,但是驻守城池、关塞的时候却有大用。<br/><br/> 最重要的是,养火器远比养【道兵】便宜百倍!<br/><br/> 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到了现在,各地灾荒不绝、起义不断,但大炎王朝的实力依旧是毫无疑问的当世第一。<br/><br/> 有着在正面对决中,扑灭境内任何一家道派本山道观,而自身只是轻伤的恐怖军力。<br/><br/> 否则,外面那些邪魔外道们哪里还需要四处拱火,派人试探虚实?<br/><br/> 早就并肩子一哄而上,将这庞然大物分而食之了。<br/><br/> 城隍庙外。<br/><br/> 为了自家那个不学书画女红,偏偏学了一肚子武略兵法、忠君为民,现在还要学人家仗义死节的死心眼妹子。<br/><br/> 武翼将军聂人熊带着自己三位亲信属下,强忍着“龙气法禁”对道功的剧烈消磨同样守候在了这里。<br/><br/> “唉!红颜巾帼羞煞男儿!”<br/><br/> 看着女将的背影,这黝黑的“熊罴”不知是该欣慰,还是该头疼地深深叹了一口气。<br/><br/> 咚!咚!咚!<br/><br/> 转身就在自家三个属下的头上各自敲了一下,让他们也将觊觎自家妹子的目光给收了回来。<br/><br/> 一墙之隔的城隍庙正殿中。<br/><br/> 白发苍苍的冬官正跪坐在神像之下,默默宁神祷祝,体悟着这龙气枢纽中的细微变化。<br/><br/> 五官灵台郎虽然能够施法,却显然不是会跟龙气剧烈冲突的术士之流。<br/><br/> 而是掌握着一种特殊法门——【文坛登龙术】的【儒士】!<br/><br/> 就跟祝由科的咒禁博士施展祝由术一样,本质上都是在借法。<br/><br/> 只不过咒禁博士的借法对象一般是当地的人鬼城隍,而【文坛登龙术】借的则是“龙气法禁”。<br/><br/> 【社稷之术·五谷丰登】本质上也是大祭酒,借皇帝之手施展的【文坛登龙术】。<br/><br/> 因为施术消耗的是龙气国运,哪怕在国力最鼎盛时能施展此术的人数量极少。<br/><br/> 一般都是出现缺额,才会依次递补,绝对不会滥授术法。<br/><br/> 冬官蓦然睁眼,望着眼前的虚空低喝一声:<br/><br/> “文坛如命将,可以持王钺!大衍易术!<br/><br/> 国运,推!”<br/><br/> 头顶顿时升起一座虚幻的文坛,无穷字符周流往复。<br/><br/>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br/><br/> 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br/><br/> 其中一条条游龙或在田,或在渊,或在天...<br/><br/> 渐渐在空中组成一副六爻卦画。<br/><br/> 【文坛登龙术】正是以一点心光构筑文坛,积累越厚,能力越强。<br/><br/> 冬官出身公羊学派,治的是《春秋公羊解诂》和《易经》,也是整个大炎朝廷最精于此道的数人之一。<br/><br/> 然而,就在卦画成形的同时。<br/><br/> 洛阳城早已经关闭的城门口外,却忽然跳出来了七八个总角小儿,他们齐声唱起一首歌谣:<br/><br/> “冲风冒雨去还归,役役劳身似燕儿;衔得泥来成垒后,到头垒坏复成泥!”<br/><br/> 唱完之后,从门缝儿里钻进城门,一溜烟儿地四散而走。<br/><br/> 随即,同一首歌谣开始盘旋在整个洛阳城的上空。<br/><br/> 似乎这儿在唱,那儿在唱,人人都在唱。<br/><br/> 看到这种古怪的景象,一河之隔的山头上,王远不禁瞳孔一缩。<br/><br/> 桃仙娘更是直接失声惊呼:<br/><br/> “是无解的诡异:唱谣小儿!教门出手了!定是专注造反上千年的无生道!”<br/><br/> 随即,王远头顶的劫气,也在此刻再次开始凝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