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主线无关,如果您感兴趣,就当成是书外现实中的思考)
其实仔细想来,李耳是个不错的人,起码他有了大忽悠的本事却没当大忽悠。孔子也是不错的人,他可以当个大忽悠却不去当大忽悠。
古人说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人性非善非恶。其实,只要人性还是人性其本身,不扯虚无缥缈的概念。那么这个问题在另一方面来看,是靠哪个答案都说不清楚了。这个世界恶人也有,善人也有。非善非恶的话又怎么能让他们相信?甚至于当代的某些自作“理中客”的人,也是凭着善念或恶念才会如此。这样的人怎么能称为非善非恶。就算心中的善念和恶念已经完全等同,也只是被它们继续纠缠。
如果以善恶为标准,那么这个世界上就很难有人是“理中客”。和尚和道士离这个概念是最接近的。普通人很难摸到这个门槛。
但是,摸到这个门槛有什么好处??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使我想起李耳的话来。
做事情惊扰了身心,焦虑不安。
如果它没有太大价值,也不是自己的追求或重担,那还是随意而然。至少这样一来立马就会快乐。